麥克阿瑟之後又來到了馬尼拉的比利比德監獄,這裏關押着來自巴丹半島的800多名美軍戰俘,他們雖然個個都是瘦骨嶙峋,但仍然還是以立正的姿勢迎接麥克阿瑟的到來。美軍戰俘們默不作聲,似乎是在接受麥克阿瑟的檢閱,唯一的聲音就是偶而有人情不自禁掉淚的哽咽聲。
當麥克阿瑟路過一位衣不遮體、雙腳**的美軍老兵身邊的時候,那個老兵帶着嘶啞的聲音哽咽着說道:“将軍,您終于回來了!”
麥克阿瑟動情地回答道:“對不起,我回來晚了,但畢竟我們還是回來了。我已經盡可能快地趕到這裏來,我将給你們提供所需要的一切醫療照顧,傷愈之後就送你們回國。”
美軍戰俘們的悲慘遭遇,更加激起了麥克阿瑟對小日本的仇恨之前。在離開比利比德監獄之後,麥克阿瑟又向巴石河的前線陣地走過去,他對馬尼拉的街區實在太熟悉了,他穿街走巷,健步如飛,一點也不像即将年滿65歲的老人。
麥克阿瑟最後終于到達了巴石河西岸,河上的所有橋梁都已經被小日本炸毀,東岸的日軍正躲在堅固的工事裏面,不斷地開槍射殺着美軍士兵,他們要讓美國人用他們最優秀的青年人的生命,來換取他們豺狼一樣的狗命和一座凄涼的廢墟。
面對這樣的情況,肯尼中将對麥克阿瑟建議道:“将軍,是否可以讓我的機群摧毀巴石河東岸的一切建築設施?”
麥克阿瑟搖了搖頭拒絕道:“喬治,不用着急。慢慢來,我們隻需要用大炮、用大量的火炮在城牆上面打開缺口。這樣我們的傷亡就可以降到最低程度。”除了需要減少平民的傷亡之外,麥克阿瑟不同意采取空襲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擔心美軍空襲會把馬尼拉飯店炸毀。那裏是麥克阿瑟曾經的家,當初他灰頭土臉地離開馬尼拉的時候,把一切私人物品,從襯衫、鞋子到各種勳章、古董字畫都留在了那裏。麥克阿瑟聽說小日本爲了紀念趕走他的勝利,把馬尼拉飯店建成了一個展覽室,他過去的一切物品都留在那裏沒動。
肯尼中将還是不肯放棄。他對麥克阿瑟勸說道:“将軍,日本佬肯定會死守到底,直至最後一個人,他們會殺死馬尼拉城裏面的所有菲律賓人。”
“是的,他們将戰鬥到最後一個人,而且他們甯願自殺也不願意投降。他們的确會殺死許多平民百姓。但是絕不可能把所有菲律賓人都殺死。因爲我們的部隊将會營救出大部分人。但是我們一旦進行空襲,那麽城裏面就不會再有任何生命了。”不管肯尼中将怎麽說,麥克阿瑟還是不同意空襲。
而且剛開始的時候麥克阿瑟還盡量避免在馬尼拉巷戰之中使用重炮,但是當美軍部隊受到日軍炮火猛烈襲擊的時候,他不得不解除了這種限制。但是麥克阿瑟很快就發現,一旦美軍大炮開火之後,這些猛烈的炮火幾乎能夠摧毀人類所建造出來的任何東西。在馬尼拉戰役之中。大部分建築物都是被美軍炮火所毀壞,而死難的10多萬菲律賓平民百姓則大部分都是被小日本所殺害。
馬尼拉市中心被打得四分五裂,建築物和建築物,房間和房間之間分崩離析,這場戰鬥最終制造出了曆史上最血腥的最壯觀的火葬場之一。“火焰有1000英尺高,而它噴冒出來的大片大片的黑色濃煙則高達2000英尺,甚至還要更高!”一位膽戰心驚的美軍戰地記者用文字記錄下了他在戰鬥開始階段從飛機上面所看到的場景。
在美軍的猛烈炮擊之下,小日本的堅固工事最終被徹底摧毀了。而馬尼拉飯店也在美軍的炮擊之中倒塌了。1月21日,麥克阿瑟跟随美軍部隊沖過巴石河。趕到馬尼拉飯店的時候,親眼目睹這座建築物已經燃起了沖天大火。麥克阿瑟頓時怒不可遏。他就像是發了瘋似地從身旁的一個美軍士兵手裏面奪過來一支湯姆森沖鋒槍,然後立刻沖進飯店裏面,順着樓梯向頂樓跑上去,因爲他當初就住在馬尼拉飯店的頂樓。
麥克阿瑟喘着粗氣跑上了頂樓,但是映入眼簾的除了滿地灰燼之外,其它什麽都沒有了。門口躺着一具剛剛被擊斃的小日本軍官的屍體,被打碎的兩個古董花瓶的碎片就散落在麥克阿瑟的腳邊,這兩個花瓶還是當初裕仁天皇的父親大正天皇送給老麥克阿瑟的禮物。麥克阿瑟事後在自己的回憶錄裏面清楚地記述了自己當時的沮喪落寞心情,他寫道:“對我來說,此時此刻沒有什麽東西是美好的。我可愛的家遭到破壞,我正痛苦地咀嚼着難以下咽的苦果。”
1月27日,馬尼拉全城被美軍徹底攻占,但是小日本在撤出馬尼拉之前,進行了一場慘絕人寰、駭人聽聞的“馬尼拉大屠殺”。日軍燒毀了巴石河東岸的所有教堂和圖書館,他們還把城裏面所有的菲律賓人集中起來,按性别分開排列在街上,将男子用機關槍射殺,女子則在肆意**之後射殺,對于那些來不及殺害的無辜百姓則用手榴彈進行殺害。在整個馬尼拉戰役期間,日軍陣亡人數大約爲12000人,美軍陣亡1020人,負傷5565人,馬尼拉平民的傷亡人數則在10萬人到15萬人之間。
27日上午11點鍾的時候,麥克阿瑟和菲律賓總統奧斯梅納在一大批高級軍官的陪同之下,緩緩步入了在戰火之中奇迹般地幸存下來的菲律賓總統府——馬拉卡南宮。馬拉卡南宮始建于1802年,至今已有143年的曆史,它最初隻是一個西班牙殖民者貴族的别墅。并沒有名字,看上去也并不怎麽巍峨雄偉。但卻是一座清靜秀麗和富有曆史性的行宮。傳說當初在巴石河上面打漁的菲律賓漁民将這座他們時時可以望見的華麗建築稱之爲“馬拉卡南”,意思是“貴族居住的地方”,後來“馬拉卡南”這個稱呼便一直延續至今。
馬拉卡南宮最早爲西班牙貴族湯路易斯?洛恰所有,後來洛恰又把它賣給了埃利奧特?巴克馬斯特上校,1825年巴克馬斯特上校又把它轉賣給了西班牙政府。西班牙政府用巨款對馬拉卡南宮加以修繕之後,從1847年起将它作爲接待來訪的西班牙海軍将領、外交官和其他高級官員的俱樂部,不久之後又把它改爲政府官員的避暑莊園。1863年。馬尼拉發生大地震,西班牙總督府被損毀,于是便遷到了馬拉卡南宮,從此以後,這個清靜的别墅就成爲了西班牙總督的官邸。美西戰争之時,美國于1898年占領了菲律賓。從此馬拉卡南宮又成爲了美國總督的官邸。1935年。當時的菲律賓總統曼努埃爾?奎松搬進了馬拉卡南宮,從此以後這裏就成爲了菲律賓曆屆總統的總統官邸。盡管地震、台風曾經對馬拉卡南宮造成多次破壞,但是戰亂卻沒有損害過它。在太平洋戰争中,日軍占領馬尼拉時期,隻有一顆流彈的彈片曾經擦過馬拉卡南宮的牆壁。
就是馬拉卡南宮這個非常具有曆史意義的地方,菲律賓政府舉行了光複儀式,在儀式開始的時候。頭戴菲律賓陸軍元帥帽,身着卡其布軍便服,鼻子上面架着一副太陽鏡的麥克阿瑟首先站在了麥克風面前,就像當初在萊特島一樣,他發表了重返馬尼拉的演講:“女士們,先生們,馬尼拉居民們,美軍官兵們。全體菲律賓國民們:3年多的歲月過去了,它們是苦難的歲月、鬥争的歲月和犧牲的歲月……自從我把我們的部隊和裝備從這座美麗的城市撤走之後。它就成爲一座不設防的開放城市,它的教堂、博物館和文化中心都因此得以在大戰之中保存下來。從而免遭戰争的殘酷洗劫……然而敵人卻毫無人性,我原來過高地估計他們在絕望的困獸之鬥中,會對這些文明的象征略加保護而不予摧毀,因爲這樣做沒有任何防禦價值……不過大家可以放心,這些化爲灰燼的建築我們都将會按照它們的原樣予以重建。”
麥克阿瑟講得很慢,不時停頓一下,他努力但是徒勞無功地克制着自己的感情:“當時我們的軍隊隻不過是一支很小的力量,但是我們并沒有放棄,我們一直在努力戰鬥,試圖阻攔敵人鋪天蓋地的進攻……這種鬥争并沒有白費!上帝确實在保佑我們的軍隊,3年以來,在盟國的支持之下,我們嚴陣以待,終于扭轉了戰争的局勢……美國是一個信守諾言的國家!”
麥克阿瑟接着轉頭來對着菲律賓總統奧斯梅納說道:“總統先生,請全力以赴,擔負起你的責任,率領國民們重建家園吧。我代表美國政府在此莊嚴聲明,我們将把菲律賓憲法所規定的一切權利和責任交還給菲律賓共和國政府。你們重獲解放的國家必将在自由世界大家庭之中獲得它的榮譽和地位,你們的首都雖然被摧殘得滿目瘡痍,但是最終也必将恢複到它原有的地位,它将成爲東方民主的堡壘……”講到這裏的時候,麥克阿瑟已經不能自已,滾燙的熱淚從他的雙頰落下,他停頓了好大一會兒,整個會場都鴉雀無聲,靜靜地等待着他繼續演講。麥克阿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些爲這一時刻的到來而陣亡在叢林、礁盤、珊瑚礁、岩穴和大海之中的美軍将士們,他們再也看不到戰争結束的那一天了。麥克阿瑟輕輕地拭去臉頰的熱淚,用蒼老而又嘶啞的聲音結束了他激動卻又痛苦的演講:“我謙卑地、虔誠地感謝全能的上帝,感謝他賜予我們軍隊以偉大的勝利。我請求在場的各位跟我一起,高聲頌念禱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