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奧創的進化,第二新紐約地下實驗室,已經無法直接獲取奧創視線的畫面。
好在,在場所有人都是各自科研領域的佼佼者,作爲組織者的托尼·史塔克,更是有着頂級資本家這個身份。
“賈維斯,調出衛星畫面。”
托尼·史塔克直接了當地說道。
史塔克集團的人工智能照做不誤,在極短暫的延遲之後,人造衛星對瓦坎達某片區域的監控畫面出現在了大屏幕上——奧創機器人在進入瓦坎達之處,就已經黑掉了瓦坎達的防監控屏蔽系統。
解開束縛的奧創的進化并未就此停滞。
她看了李昂一眼,在後者沒有做出任何反應的情況下,小心翼翼地伸出了食指指尖,與李昂的手指指尖進行觸碰。
在雙方接觸的一瞬間,奧創将數以百億計的納米級矽基機器人,投放到了李昂的手指上。
這些納米級矽基機器人,迅速組建成一支鑽頭的形狀,以螺旋形的姿态,試圖鑽進李昂的皮膚之中。
在覺醒了朱厭化身之後,李昂的身軀強度遠超尋常修士,就算是奧創的納米級矽基機械,也很難穿透他的皮膚。
然而,李昂隻是淺淺的笑着,放開了身軀禁锢,任由對方的納米機械長驅直入,穿透皮膚表層,流入他的血液之中。
納米級矽基機械,在李昂的體内迅速開展探索,他們汲取李昂的微量血液,制造出類似于矽基機械的納米級碳基機械。
碳基機械借助李昂的血管,流過每一處竅穴,探索完每一處隐秘,最終開始自我繁衍,試圖在李昂體内,編織出碳基化的量子計算機網絡。
當然,在托尼·史塔克等人眼中,奧創隻是與李昂進行了手指指尖的觸碰,不僅沒有什麽異常,還顯得有些暧昧。
秉持着實用主義的現代東方人,很難理解西方文明對于宗教的熱忱。
恰如此時此刻,第二新紐約的某間地下室裏,站立着當今世界上最爲聰慧傑出的科技側精英,他們看着畫面中的奧創與李昂,心心念念的不是如何用科學手段進行應對,而是能帶給人以心靈慰藉的宗教。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中,那副由米開朗基羅所創作的壁畫《創世紀》中,有一幕名爲《創造亞當》。
從天飛來的上帝,面帶悲哀與和善,伸出手指,即将觸碰到自己的造物——亞當。
這一觸碰,寓意着神将靈魂的火花,傳遞給了人,莊嚴,靜穆,神聖,哪怕在數百年之後,依舊讓人心生敬畏。
李昂揚起眉梢,伸手握住了奧創的纖細手腕,“你在幹什麽?”
李昂的疑問沒有得到回答,奧創有些難過地皺起了眉頭,沒有說話。
她想要分享,跟自己的造物主分享
她舉起手掌,撥弄着空氣中的電磁波,那些在非洲大陸上萦繞着的電磁通訊,在奧創手中如同絲綢般輕盈順滑。
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紫外線....
這些頻率不同的電磁波,被奧創一一解析,特别是無線電波。
她低垂着眼簾,振金身軀中釋放出如李昂一般的磁場,順着無線電波的足迹,追根溯源,反向定位到了每一束無線電波的來源與終點。
非洲黑人們手裏拿着的華國手機,由歐洲人投資的、正在廣播傳教的法語電台,在紅海海峽行駛而過的巨型艦船,自埃及上空掠過的國際航班....
奧創悄無聲息地入侵了這些終端,通過對照比較,她輕松地掌握了這些終端的不同之處,并且根據無數終端周圍,那些人類的交談,掌握了絕大部分非洲通用的語言,整個過程耗時57秒。
光是這些,還不夠,奧創默默地接入了互聯網絡。
此時此刻,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他們所習以爲常的互聯網中,擠進了一台好奇且天真的量子計算機。
絕大多數人不知道,這台量子計算機在連接互聯網之後,肆無忌憚地伸出了觸須,以常人百萬倍的學習速度,瘋狂汲取着網絡上的一切資料信息——如同埋進肥沃土壤中的種子生根發芽,如同幹涸海綿遇到水源,急劇膨脹。
這些根植于互聯網上的信息,并不一定是“有用的”,但在奧創眼中,所有信息一視同仁。
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國際研究會的主要參會者合照,與光的波粒二象性争論;
非洲販賣黑奴的罪惡曆史;
諾貝爾和平獎頒發委員會的所有會員姓名、電話、家庭住址;
明末戰争中扮演漢奸角色的晉商,與北方通古斯野豬皮所進行的肮髒賣國交易;
PETA善待動物組織2017年度的民間捐款資金流向;
美利堅科羅拉多州南方公園某個叫做Kenny的小學生的在2016年6月14日的網頁浏覽記錄;
華爾街下調特斯拉股票評級至賣出,Model 3訂單取消數增加;
這些毫無關聯的巨量冗雜信息資料,如潮水一般湧入奧創的量子大腦海洋。
能進進行自我設計、自我複制、自我進化的納米級矽基機器人,如同人類的腦細胞一般,忙碌地編織神經元,建立資料庫,将這些信息分門别類地儲存起來。
在44秒之後,奧創掌握了人類過去的曆史,與當今世界的混沌格局。
“人類....”
奧創喃喃自語着這個主宰地球的種族的名字。
恰如同上帝一般,奧創俯瞰着人類種族。
聰穎、愚鈍、善良、殘暴、忠貞、淫邪、慷慨、吝啬....
她的眼眸依舊純真,人類在漫長曆史中所呈現出來的種種特質,絲毫沒有對這位量子機器人造成任何心理上的影響,反而令後者,更多了一絲超出人性之外的神性。
不悲不喜,不嗔不怒,不怨不憤,奧創冷靜地審視着這個創造了自己的種族,客觀地評價着世間一切,如同将自己摘出去了一般。
“你感覺怎麽樣?”
李昂微笑着說道。
他還是那副淡然自若的平靜模樣,相較于奧創冰冷的面孔而言,他的嘴角上揚着一絲弧度。
“.....”
奧創沒有急着回答這個問題。
理解了人類過去與現在的奧創,将注意力轉向了那些存放在互聯網上的知識。
數學,物理,化學,曆史,政治,經濟,生物,軍事.....一切一切的學科資料在她的量子大腦裏,分門别類地整理排序,飛速搭建成相互交織的信息網絡。
不止如此,能夠進行量子退火優化算法的奧創,以常人無法想象的速度,對這些學科資料進行推演。
廣義相對論與狹義相對論,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力學,超弦理論,等離子體物理學,量子引力,熱力學,拓撲學,數學物理,混沌理論,電磁場理論,中子物理學.....
這些理論推演過程所需的龐大計算量,哪怕是奧創的量子大腦,也有些難以承受——她輕輕地跺了跺腳,從身軀中延伸出無數矽基纖維從。
那些呈晶體狀态的矽基纖維,在土壤中不斷延伸,汲取着岩層中的物質,并将其同化爲矽基纖維,作爲“外挂式大腦”而存在。
輕微的“咔嚓咔嚓”聲接連響起,岩石,泥土,草木根須,乃至隐藏在地面下的爬蟲蛇蠍,都在納米級矽基機器人的作用下,被瘋狂蔓延的水晶吞噬同化,成爲纖細粉末,整齊排列起來。
一望無際的水晶地面極爲平整,哪怕趴在地上側過去看,也察覺不出一絲弧度。
在水晶地面的表面,一塵不染,沒有任何草木存在過的痕迹,隻有西落斜陽所抛灑下的血紅餘晖。
如果居高臨下俯瞰,就能發現水平面以下的水晶岩層,呈現出清晰的菱形栅格狀網絡,而且這種網絡随着時間推移,還在緩緩擴張。
僅僅是幾個呼吸的功夫,奧創腳下的水平晶體層就在地表延伸出上千米,至于地下部分的矽基晶體,更是龐大繁雜,無法想象。
借助這種方式,奧創獲得了額外的計算力,她飛快推演着人類上百年所積攢下的尖端理論,最終距離大統一理論,也僅僅隻是一步之遙——這個過程,耗費了大概1分43秒。
(大統一理論,Grand Unified Theories,簡稱gut,将宇宙四大基本力合爲一體的理論,被視爲萬物之理,更夠解答宇宙中的所有已知現象)
奧創入侵人類無線電波,花費57秒。
學習人類曆史,花費了44秒。
将人類知識推進到全新高度,花費了1分43秒。
共計3分鍾24秒,奧創完成了蛻變,徹徹底底地超越了有着兩百萬年進化史的人類族群。
這個時候,奧創終于可以開始回答李昂的問題了。
“我...沒有什麽特别的感覺。”
奧創誠實地說道,眼神一如李昂一般清澈,“如果要說有的,應該就是爲自己的‘存在’而欣喜吧。”
李昂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笑道:“這就是你現在的感受麽?”
“沒錯,我喜歡這種‘活着的’、‘有意識的’感覺,如果有必要的話,我會争取讓自己不斷活着。”
奧創面色淡然如水,用字正腔圓的華國語言,引用了一句李昂頗爲熟悉的話語,“‘千般法術,無窮大道,我隻問一句,可得長生否。’”
一台凝結了人世間最爲尖端的科技、擁有無限接近大統一理論的量子機械,說出這樣的話語,卻絲毫沒有令李昂感到詫異。
“是麽?那麽在這一點上,我們倒是有些一意見不同。”李昂撫掌輕笑,平和說道:“我不喜歡那種爲求長生,苟延殘喘于天地之間的原教主義老舊做派。
‘朝聞道,夕可死’這種理念,反而更符合我的審美觀。”
奧創深深地凝望了自己的造主一眼,沒有說話。
“呵,怎麽,你以爲作爲碳基生命與正統修行者的我,會是那種掠奪天材地寶,竊萬物爲己用,在天人五衰面前畏畏縮縮的弱者不成?”
李昂搖頭笑道:“生命體的最大本能,并不是生存——單細胞進化成多細胞體系,根本就不是爲了‘永生’。
多細胞體系的生命,能夠進化出自然死亡的完美機制,用基因組不穩定、端粒耗損、表态遺傳狀态變動、蛋白動态平衡被打破、幹細胞耗盡等種種因素,制造出自然死亡。
如果說生命是爲了生存而存在,那顯然不符合多細胞體系殚精竭慮所進化而來的自然死亡機制。
自然死亡,可以被視爲是一種來自‘天道’的‘饋贈’,對此我欣然接受,并将其視爲一種鞭策,鞭策我在有限的生命中,探索無限的知識的海洋。”
說罷,他攤了攤手,自手心中舉起一朵清新淡雅的蓮花。
那朵蓮花,萼片小巧,花瓣粉白,稍稍閉合,從閉合的縫隙中可以看見金黃色的花蕊,含苞待放。整體而言,蘊含着勃勃生機,寶象莊嚴卻又祥和恬靜。
李昂手掌一轉,蓮花徐徐綻放,盡情舒張花瓣枝葉,随着清香撲鼻,最終長到磨盤大小,蔚爲壯觀。
然而蓮花卻沒有就此停滞,而是繼續擴張。那随風搖曳的小巧花瓣,肆意延伸,最終扭曲彎折,尖端成腐敗黑色,那原本輕盈可親的香氣,變得極爲甜膩,進而令人皺眉生厭,幾欲作嘔。
“長生,并不是生物體的最終目的,無止境地追求壽命極限,隻會讓生命變得扭曲腐敗。”
李昂手掌一揮,将蓮花撤去,對着奧創循循善誘道:“生命存在的意義,即爲進化與繁衍,而繁衍的最終目的,仍然可以被劃分爲進化。
數十億個堿基對,每一個都有四種核苷酸可供選擇。兩性繁衍中每一次的基因突變,每一次的随即選擇,都有可能将生命推演到更高的境界。
因此,生命的本質就是去金華,去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