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怎樣,俺老孫的拳頭豈是那些凡人能承受的了得,萬一打死了那個怎麽辦,出家人慈悲爲懷,哪怕自己死了,也不能傷害别人,師傅,徒兒沒想到你是這種自私自利的人,就好像剛才那個小和尚說的,你的慈悲心被狗吃了!”
孫悟空停止念經,一臉憤怒的說道。
玄奘聞言再次進入蒙圈狀态,悟空現在變得比他還像出家人,這讓他怎麽當師傅。
“師傅,你傷得太重了,俺老孫本來想到天上,向太上老君求一顆仙丹”
說到這裏,孫悟空突然停了下來。
渾身痛楚的玄奘聞言眼睛一亮,隻要有仙丹,他很快就可以恢複。
孫悟空歎息了一聲,話鋒一轉。
“但是,老孫又想到,太上老君的仙丹應該給更需要的人,師傅身爲一個慈悲爲懷的出家人,想必是先他人,後自己的,師傅你說是不是?”
“這,呃,是,是。”
玄奘快心碎了,貧僧爲什麽有一個這麽慈悲的徒弟,以前,不是這樣的。
“師傅,你傷的太重了,身上的骨頭大部分都斷了,是楚道長用了一口仙氣,護住了你半條命,現在仙氣快消耗盡了,你活不了多久了,安息吧,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爲母說法。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
孫悟空又念起了地藏經。
玄奘閉上了眼睛,不知道爲什麽,他突然很想哭!
忽然,天際傳來梵音高唱,長達千裏的彩虹橫跨天宇,手提竹籃的觀音,緩緩飛來。
這樣造型的觀音與之前不同,沒猜錯的話,應該是正以提籃觀音的身份在某個地方顯聖。得知玄奘性命垂危,急忙趕來。
看到玄奘傷成這樣,觀音原本溫和的目光有些肅然。
“悟空,爲何不阻止僧人毆打你師傅?”
孫悟空把剛才的理由又說了一遍。
“菩薩,俺老孫的拳頭豈是那些凡人能承受的了得,萬一打死了那個怎麽辦,出家人慈悲爲懷,哪怕自己死了,也不能傷害别人”
一向微笑如風,從容不迫的觀音愣住了,這猴子還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嘛,這話是他能說出來的!
“悟空,你過來,貧僧給你看看,是不是緊箍傷到你的元神了。”
顯然,觀音誤以爲緊箍把孫悟空的腦子弄壞掉了。
“菩薩,俺老孫很好,不用看”
孫悟空連連搖頭。
“菩,菩薩,你,你應該是給小僧看看,小僧很,很不好。”
快斷氣的玄奘,拼了最後一口氣,提醒把他忘了的菩薩。
“貧僧真是忘了,罪過罪過!”
觀音菩薩擡手從羊脂玉淨瓶裏吸出半滴楊枝玉露,彈了過去,正好落在玄奘的身上。
拿楊枝玉露救玄奘簡直是暴殄天物,效果也很明顯。
一陣噼裏啪啦的聲響從玄奘體内發出,那些斷裂的骨頭和經脈,重新長了出來。
不久,玄奘身上雖然血淋淋,身體卻已經完全好了。
“多謝菩薩搭救”
衣衫褴褛的玄奘起身,溫文爾雅的施禮。
觀音菩薩目光掃過玄奘、随意丢在地上的行禮,語氣溫和的問道:“玄奘,貧僧送你的錦斓袈裟呢?”
玄奘才想起來錦斓袈裟的事,回頭朝觀音院裏看了一眼,十分慚愧的說:“小僧昨日把錦斓袈裟借給了金池長老,一場大火,想必已經燒成了灰燼。”
觀音菩薩微微搖頭。
“錦斓袈裟,水火不侵,不會焚毀。”
說罷,觀音菩薩,一步出現在觀音院裏,看着正在清理的廢墟,眼睛中透着疑惑。
正幹活的僧人們,陡然看到他們信奉的觀音菩薩真身出現,懵了一陣後,全都跪在了地上。
“拜見菩薩”
“拜見菩薩”
……
觀音菩薩望着衆多信徒,輕歎了一口氣,說道:“出家人,六根不淨,生出貪念,當有此報,你們不可學金池。”
“謹遵菩薩法旨”
“謹遵菩薩法旨”
……
衆人連忙答應。
觀音菩薩颔首了一下,身影消失,僅過了兩個呼吸的功夫,出現在寺廟門口,十步外,多了一頭小山一樣的黑熊,一條兩丈多長的白色大蟒蛇,一件放在錦盒裏的錦斓袈裟。
原來,這觀音院附近有座黑風嶺,上面有兩隻妖怪,一隻叫黑熊怪,是頭修煉了五百年的熊精,一隻叫白衣秀士,實際上是條修煉了三百多年的白蛇。
他們半夜施法,攝走了金池長老手裏的錦斓袈裟,以爲神不知鬼不覺,沒想到會把觀音菩薩這樣頂尖的人物,牽扯進來。
“孽畜,偷盜寶物,知罪否?”
觀音菩薩神色威嚴。
黑熊精、白蛇精磕頭如蒜,把責任都推給了他們的好友金池長老。
“菩薩容禀,小妖隻是替金池那個貪婪之徒保管寶物。”
“小妖一看就知道這是高僧之物,豈敢自專,這一夜,在洞府裏翹首以待高僧來取,沒想到高僧沒到,被菩薩攝了來。”
觀音菩薩慈悲不假,卻不是可以愚弄的。
“孽畜狡猾,絕非善類!”
八個字讓黑熊精、白蛇精心中一涼,接着一股浩大的力量碾壓過來,黑熊精、白蛇精的一身法力散去,變成了普通的熊、蛇。
可憐幾百年的修行,就這麽一下子沒了,原著中,黑熊精仗着外貌憨厚,在菩薩那裏混一個編制,現在,因爲多了句嘴,什麽都沒有了,說不定那天就被一個妖獸吞了!
“去”
菩薩心念一動,熊、蛇消失不見。
一旁等待已久的玄奘,上前表示感謝。
“多謝菩薩,爲小僧尋回錦斓袈裟”
觀音菩薩點點頭,目光掃了一下孫悟空。
“玄奘,不過短短幾日,你就讓昔日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擁有了慈悲之心,不錯不錯。”
剛才觀音菩薩探查了孫悟空的元神,發現沒有損壞之處,便以爲這是玄奘調教的好。
如果她用先天神算推算一下,就會發現是楚峰教的,不過一般情況下,重視因果的佛教中人,都不太喜歡推算發生或沒發生的事。
“他”
玄奘看着悟空心情複雜,雖說他天天講慈悲,可這猴子變化的也太大了,他有點接受不了。
“此間事了,貧僧去矣”
本來就是臨時趕來的提籃觀音,身影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