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縱然如此,那些如今操縱着大漢命運的大員們,祢衡還是一無所知,概無所聞,就如那袁楊,他還知曉乃是日後袁紹袁術與楊修的家族,可是那張濟,許馘又是何等人?張濟不是張秀之兄長,董卓帳下大将麽?爲何董卓尚未聞名,卻有張濟執掌帷幄之内,把持廟堂,使得士子豪族怨恨?
隻恨往日讀書少。
走在往返途中,祢衡卻是在思考該如何行事,祢衡隻是位未有及冠之稚子,又無甚麽官身,更非名士,即知廟堂禍患,也無力伐之,無力更之,既如此,當今之路,也隻是不斷擴充己方之力,私下安濟遊民,爲之後亂世所備,祢衡已然放棄了改變亂世之打算,連後世并未聞名之輩都足以使得祢衡之志落空,更妄談日後張角董卓之徒?
與其螳臂當車,不如全力擴張祢家之勢,使得無懼亂世便可,祢衡在心裏做好準備,又經過了數日的勞頓,方才抵達臨沂,而此刻,縣内政務卻是混亂不堪,未有國淵下達命令,縣丞之能不足以處置事項,而各鄉亭裏之事物遞交與縣衙多日,未有定奪者,使得縣衙之内未有執事者。
當祢衡趕來之時,縣衙之内衆人喜悅不已,祢衡尚才入府,縣丞便立刻前來拜訪,祢衡與路途勞頓,大郎卻是直接将縣丞攔與府外,不許其擾了祢衡歇息,祢衡與寝内休息了兩日,方才出門,而祢衡大小事物,有大郎與張世平管制,倒也未有甚麽大礙,一切皆如往常,隻是聚賢樓内士子日益減少,使得祢家小有虧損。
祢衡正與書房之内與大郎商議擴充家奴之事,便見門前有人小跑而入,險些倒在祢衡面前,祢衡擡頭望去,卻是那臨沂縣丞,此刻他滿臉憂愁,雙眼之中滿是擔憂,無力的歎息着,整了整衣冠,方才給祢衡行禮言語道:“拜見少君,臨沂之民,還望少君憐憫相助。”
“天子雖未派遣新令,卻也有汝等衆多官吏在内,有何事況需稚童相助?”
“少君有所不知,自從國令辭官,又有十數位官吏怨恨難息,因而辭官離去,縱連縣尉亦離去,如今臨沂縣衙,猶如空府,内上無執令之官,下無執行之吏,政事難以處,隻怕再繼數日,臨沂民心渙散,生大事端!”縣丞一邊抹淚,一邊悲苦的言語道,祢衡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臨沂之内官吏相繼辭官而去,才導緻臨沂之内政務混亂。
祢衡有些淡然的吃了一口茶,眯着眼睛問道:“君既爲國師所重用提拔,何不随之辭官而去,卻來此處相求?”
聽聞此言,縣丞卻是一愣,氣得臉色都有些漲紅,渾身微微顫抖起來,見到其如此之模樣,祢衡周圍那些門客自然都是怒目而視,與臨沂之内,區區縣丞又何以抵得過臨沂少君之勢,翻手之間便可殺之,縣丞有些痛楚的言語道:“少君可當吾貪戀權勢?”,他看了看周圍那些門客,言道:“國令對吾懷提名之恩,自然是不敢忘卻,隻是若是在下也随之辭官,此些門客當可護得少君周全否?”
“尋死!”門客怒,拔劍。
縣丞卻是未有懼色,怒目而視。
“好極,國師頗有識人之明也!”,祢衡卻是突兀笑了起來,起身朝着縣丞随意行了禮,雖然不少官吏辭官而去,可是彼之心思,祢衡卻是知曉的,少數或是爲國淵之蒙冤而辭,卻有更多是爲己之名也,而縣丞此人,卻是真官吏也,爲民而行,此人,當敬之。
看到祢衡此等模樣,那些門客也都紛紛收劍,縣丞也是有些愣神,祢衡笑着言語道:“吾倒是願助臨沂老少,隻是不知,何以助之?”,縣丞連忙說道:“少君可親往縣衙之内,以己之名,發告書,言之臨沂今日之苦,好叫官吏複職,如此,臨沂之士定爲君而動,民心當爲君而甯也。”
祢衡想了想,方才點點頭,如今在臨沂之内,似乎也唯有自己才能号召全體官吏重新複職,祢衡亦然能明顯的感覺到亂世之氣息,若是此時臨沂之内出了甚麽差錯,成爲太平軍的糧倉,那無疑是最緻命的禍端,看到祢衡同意,縣丞無疑是欣喜的,祢衡便令家奴準備車馬,準備外行。
不時,家奴便牽出寶駒,祢衡上馬,縣丞卻是徒步跟在祢衡之邊,又有數位門客擁護在左右,出門之後,便引得百姓退避,不時有士子或遊俠拱手作揖,祢衡也是紛紛回禮,在家族觀念甚重的漢朝,鄉土之情也被看得極重,若是日後祢衡設立自己武裝,青州之民便會是祢衡之劍,而臨沂之民自然将是劍之利刃!
當來到縣衙之内,縣衙之中僅剩官吏都已出門迎接,偌大縣衙,此刻卻是空空如也,祢衡無奈的走進了縣衙,而自然有不少百姓望見此景,祢衡入内,便直奔書房,縣丞爲之準備筆墨,祢衡便提筆奮書,不過多時,縣衙之官吏便将一項通告挂與城内,連抄數本,教與群民知。
又有更卒接通告傳與各鄉亭裏。
“衡告臨沂士書,奸邪當道,乃至縣令蒙冤,群士爲忿,去職還鄉,而臨沂之内,内外無吏爲使,上下不通,政事淆亂,萬望士以國民爲重......”,祢衡此篇通告便是奉勸各位士子回縣衙複職,而此篇通告也陸續被傳到臨沂各地,縣衙之内有士子大聲誦讀着,百姓們傾耳聽聞,鄉野裏,鄉紳豪族召集百姓,爲之誦讀。
倒不是鄉紳豪族有意告之群民,而是此乃縣衙之規,通告須鄉紳告知群民,隻群民不識字,而鄉紳掌握對下的解釋權,因而使得鄉紳豪族權勢滔天,威霸一方。
在通告下發之後,數日裏,便有不少官吏相繼趕來,先行拜見少君,而後便開始忙碌起來,各行其職,一切又如往常,而縣丞之能頗良,縱無國淵爲令,亦然使得政令調和,秩序井然。
注①:知識權掌握在豪族手裏,鄉裏三老,所謂三老在漢初是由人們自己推薦出品德高尚的人來解決鄉裏問題,後來成爲管轄鄉裏教育的官,再後來連訴訟争鋒都由三老執掌,而三老的執掌者成爲豪族,因而在鄉裏,他們能随意解釋朝廷州縣命令,很多命令都是古體,有多重意義,他們便随意解釋,權力實在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