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内從事汽車制造的企業多是國企,都是合資公司,上汽、一汽自然最有名氣,另外還有夏利、江南、龍騰、飛躍等等,這些企業跟原來的金牌汽車公司一樣,是和國外公司合作,最多的是島國,其次還有法國以及意大利等等。
合作方式就是引進對方的組裝生産線和發動機,這也是當下最普遍的合作方式。
這種合作方式是最省錢的方式,不需要去研究什麽核心技術,隻要把對方的發動機完美的裝到車身上就可以了。
當然,雖然是最省錢的方式也是相對的,汽車企業本身投入就大,簡簡單單的一套生産線也得千萬人民币,劉琅花了一億五千萬美元從路華集團買了一套發動機生産線,這種行爲在其他企業家眼裏簡直是“喪心病狂”的舉動,就是國企也很少這麽幹,真的是幹不起呀!
正是因爲對資金的要求太大,所以全國範圍内敢做汽車的企業都是以國企爲主體。
不過凡事都有意外,還真的有家民營企業在今年對外宣稱要做汽車了,就是浙省的立吉公司。
劉琅知道吉立集團,在前世,這家集團就是國内著名的汽車制造商,十五年後還成功的收購了瑞典知名品牌沃爾沃,震動了全世界。
劉琅做汽車,這些國企恐怕是指望不上,說白了你要是成功了那就會和他們搶生意,算是“斷人财路”了。
振興國家汽車産業這種口号是沒錯的,但如果具體到企業身上,那麽利益就會比口号現實的多,這就是企業的逐利性,當改革與現實利益發生沖突時,企業往往會選擇現實,就是國企也不可能幸免,除非國家主管部門下令才有可能強迫企業,但這還有一個風險問題,萬一改革失敗怎麽辦?
國家之所以要實行改革開放的大戰略,是因爲老百姓已經吃不上飯了,不改革就要“死”,是迫不得已的改革。
而現在那些國企不僅僅沒有吃不上飯,還活的滋潤,這個時候你讓他們改革,誰會聽你的?就是高層們也不會輕易下這個命令,他們也要考慮利益。
在前世,真正能夠沉下心來做汽車的隻有寥寥兩三家企業,都是民營企業,吉立就是其中一家。
十多年後吉立也算是成功了,但也可以說沒成功,成功是指他們擁有了一個完全自主的品牌,實現了年産二十多萬輛的成績,相當的不錯,但沒成功的是核心技術還是沒有完全掌握,尤其是發動機,依舊是進口技術,這是吉立公司最大的一個敗筆。
可不管怎麽說,劉琅還是非常尊敬吉立公司,特别是這家企業的董事長李樹先,因爲他敢于人先。
這位李樹先有着江浙人經商的傳統,在八十年初期依靠一台照相機開啓了創業生涯。
他通過爲遊客拍照賺錢,積攢了一些錢後又又在八四年建立了一家小公司,制作冰箱零件,
配件越賣越好,李家兄弟等人幹脆自己成立了北極電冰箱廠,與一衆國營企業競争而不落下風,有傳聞稱其銷售額一度達到了四千萬萬元。
但好景不長,他的冰箱廠廠長沒當兩年,北極電冰箱廠就因爲國家定點生産冰箱的政策而被迫關閉,冰箱廠關門後,他跑到大學上學,算是給自己充充電,而那時他才二十三四歲。
九十年代海南撤市變省,随即有了海南大開發,一輪炒房熱潮洶湧襲來,那一年也是國家地産元年,後來的數名地産大亨跑到了海南炒地皮,就此賺下了第一桶金李樹先也跟着入場,他看到兩萬家房地産公司在這片土地上搏殺後心驚肉跳,九三年海南房地産泡沫破裂後,他看得沒那麽明白,千萬資産化作了一棟棟爛尾樓,不知多少人還不起錢跑路的跑路坐牢的坐牢。
這件事對李樹先最大的意義在于,賠得太痛,讓他死了投機這條心,安心地做他的制造業去了。
李樹先一開始想到了造摩托,通過仿制一輛本田摩托,造出了自己的“華田”,但與冰箱一樣,沒有生産資質成爲造摩托的難題。
摸爬滾打多年後,李樹先這次知道該如何處理——找了一家效益不好的國有摩托車廠挂靠,成功地開辦起了自己的吉立摩托,并讓吉立摩托成爲一方霸主。
但李樹先最想造的還是汽車,更高級,也能掙更多的錢。
爲此她多次在港島購買了奔馳等豪車,拆了裝,裝了拆,試圖弄明白造車的技術,乃至于弄來紅旗的發動機、底盤,安上奔馳的外殼,打造出了“吉立一号”。
但改裝車和真正的造車有質的區别,他兄弟們勸其實際一點,但李樹先卻回應了那句讓他被奉爲“汽車瘋子”的狂言——“在我看來,汽車不過就是四個輪子加兩個沙發。”
一直到九七年,李樹先到德銀市考察,與德銀市監獄旗下的德銀汽車廠簽訂了合約,合資成立了“吉立波音汽車有限公司”。
這名字太搞笑了,又是汽車又是飛機的,不過這家汽車公司的生産許可中,隻能造輕型客車,也就是兩廂小車。
好在,車總算是可以造了。借來一張“客車準生證”後,吉立在浙省臨海開始建設生産基地,第二年就完工,後來德銀汽車廠被他買下,這張客車準生證收歸吉立所有。
造出的車雖然價格低廉,但無論是在品質還是在性能上,都隻是剛剛入門,連及格都算不上,各個部件都是拼湊出來的,隻是拼湊效果好一些,另外外觀也是模仿爲主,比如模仿過夏力。
拼出來的車賣不就去,爲了提升品牌形象,在二零零年推出了中國第一跑——吉立美人豹。
這款請來意大利設計師操刀的跑車在外觀上确實改觀不少,但卻無跑車之實,動力孱弱,還不到1一百馬力,盡管打出了售價十餘萬的低價牌,購買者仍是少之又少。
吉立這次提升品牌形象的嘗試也僅僅是嘗試而已,真正有質的飛躍,還得從吉立開啓海外并購開始。
二零零一年,國家加入wto,對世界經濟的開放程度上了一個檔次,同樣對民營資本也放開了更多限制,吉立終于被列入國家汽車生産目錄中。
曾經讓李樹先頭疼的政策終于開始爲其護航,一直打着擦邊球的吉立成爲了事實與法理上的民營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