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五人還要到首都參加爲期兩個月的德語強化培訓,盡量在兩個月内把德語水平提升上去,當然,他們不是劉琅,兩個月時間學一門語言是不可能的事情,起碼他們要做到了解這門語言的讀法,好在他們去的是工廠,不是學校,兩個國家的語言雖然不通,但在工藝技法上還是一樣的,另外在德國劉琅也會聘請當地的留學生每天爲他們補習語言。
表面上看隻是十五個人去德國學習,好像花費不高,但實際上支出要比所有人想象的都多,爲此劉琅已經讓王振東籌備一個北方工業集團駐德國的辦事處,在那裏派駐兩位員工專門協調一切事宜。
事情十五個人定下後也不遲疑,立刻趕往首都,劉琅已經讓駐首都辦事處的人聯系了外國語大學,到時候他們将接受兩個月的全封閉學習。
先是語言學習,然後是到德國進行工作,這種壓力其實比他們在國内還要大,這就是挑戰,敢于接受挑戰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完成挑戰,他們這幾個人也知道自己身上的重擔有多重,如果他們順利完成,回到公司後必定會委以重任,甚至成爲帶頭人,以後就是公司的高級專家,伴随而來的就是巨大的财富,财富還隻是一方面,關鍵還是對公司的作用,劉琅告訴他們,隻要能把對方的技術學到手,哪怕隻有五成,那對于公司來說就是一個大功勞,公司未來的生死存亡就在他們手中了,連劉琅都這麽說,他們甚至産生了一種使命感,覺得如果完成不了期望那就沒臉回來了,所以這十五個都帶着“視死如歸”的信念,不成功便成仁!
這十五位“壯士”爲了北方工業集團的榮譽與未來前往德國,其他人當然還得努力工作,今年的任務可真是不少,除了要完成年初下達的任務外還得爲安德魯斯公司生産多個型号的零部件,不過劉琅還要做更多的工作,工業部要在阜城召開一個全國數控機床下遊産業工作部署會議,到時候江波濤将親自前來,同時全國三十多家規模企業都要來參會。
原來工業部在阜城組織會議時不少的企業都不怎麽在乎,覺得阜城太小,北方工業集團也沒有支柱性的工業産品,撐不起一個行業給他的重任,說白了就是看不起他們,但是現在不同了,“探索一号”的橫空出世讓北方工業集團成了全國最耀眼的明星企業,甭管什麽“十八羅漢”還是大型國企,他們都服服帖帖,你不服也不行,機械行業就是如此,誰能造出更先進的設備誰就牛,不要覺得我是一家擁有超過千人的大型國企就厲害了,比的又不是誰人多,那麽多人都幹不出個數控機床丢不丢臉?
他們還真不丢臉,說實話,北方工業集團制造出第一台國産機床引起了全國範圍内的熱議,人們在贊揚之後也有了一些其他聲音,其中一個觀點就是爲什麽這第一台國産機床是一家私有企業制造出來的呢?爲什麽不是沈城機床廠?爲什麽不是金陵機床廠?爲什麽不是漢口機床廠?我們國家不是有大名鼎鼎的“十八羅漢”嗎?爲什麽這十八家機床廠沒有制造出來?
所謂的“十八羅漢”指的是建國初成立的十八家基礎機床企業,這十八家機床廠在新中國初期名噪一時,各領風騷,爲我國工業制造的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比如沈城第一機床廠被稱爲降龍羅漢;哈市第一機床廠被稱爲探手羅漢;沈城第二機床廠被稱爲坐鹿羅漢;沈城第三機床廠被稱爲舉缽羅漢;首都第一機床廠被稱爲過江羅漢。
從建國初期到七十年代末期,這十八家機床廠絕對是國内機床行業的大哥級人物,甚至在七十年代初期一些機床廠就開始研制自動化車床,這其實已經可以列爲數控機床了,但是後來因爲種種原因并沒有最終成功,可是也培養了大量的産業工人。
很多人都很納悶,這些實力強大的機床廠爲什麽沒有制造出西方發達國家的數控機床。
真正的原因隻有業内人士才明白,所謂的自動化車床并不太難,但關鍵是達到什麽精度,還有控制系統的準确性,制造一個拖拉機軸承與制造一個轎車軸承一樣嗎?雙方差着好幾個等級呢。
“探索一号”的鑽頭半徑隻有零點五毫米,偏差範圍在零點一毫米左右,幾乎比頭發絲的直徑還要小,這種精度讓所有人感到窒息,而且“探索一号”的控制性系統相當的強大,可以實現三百六十度無死角運轉,理論來說可以制造任何有規則形狀的軸承。
精度和強大的控制才是數控機床的根本,看似容易,實際背後的技術太複雜了,材料、打磨工藝,設計等等等等,總之是太複雜了,反正就是造不出來。
正是因爲專家們非常了制造解數控機床的難度,所以當北方工業集團制造出了“探索一号”時很多人并不相信,覺得對方是個騙子,是在忽悠外行,但随着時間的發展,尤其是工業部将“探索一号”帶到了首都,讓那些專家們親眼見到、親手摸到這台機床。
直到這時他們才真正确認這是真的,就算芯片是外國貨,但那種設計和蘊含的工藝技法完全是國産化,跟西方的機床有着根本性的差異,這種技術讓他們徹底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