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琅聽到這個消息也很吃驚,現在才是九零年,世界上對于汽車的需求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别的不說,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對汽車的需求就超過了三千萬輛。
這是什麽概念?整個世界所有的車企全年的總産量也就兩百多萬輛而已,這還隻是一個中國而已,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他們對汽車的需求雖然沒有中國這麽誇張,但也是千萬級别的,也就是說,在未來二十年内,單單這兩大發展中國家就可以消化掉整個世界車企的總産量。
在劉琅的印象中電動企業最早是在下個世紀一十年底才逐漸出現的,當然,電動汽車的出現不是偶然的,一定是經過了數年的研發,隻是劉琅想不到在九零年大衆公司就開始研發這種新能源汽車,确實是高瞻遠矚。
在未來,新能源汽車技術最成熟的其實還是風田公司,他們的新能源技術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劉琅還記得二十多年後,在其他國家還在爲電動汽車技術不斷鑽研的時候,風田公司已經開發出氫能源動力汽車,這種技術更爲玄幻,其核心是分離出氫氣電子形成電流進而驅動汽車,排出的廢物竟然是純淨水,另外這種汽車不僅僅隻是汽車,還具有自帶發電機的功能,充一次電可以爲一棟房屋提供電力,絕對是未來智能時代的産物。
大衆公司給所有人上了一次震撼的課程,江波濤作爲工業部部長看到的是中德兩國的巨大差距,當然,現在國家也在奮起直追,比如滬市大衆公司的車間也是極具現代化氣息的,汽車的組裝工序也即便上不由工人來進行了,可是中國有幾家滬市大衆公司?也就這麽一家而已,在看看德國,無論是高大上的汽車企業還是最基礎的軸承零件,基本上已經實現了自動化,這是全方面的差距。
中國和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是很大,但是再大也要奮力追趕,其實江波濤對國家如何發展工業已經有了非常完整的計劃,很簡單,就是通過購買國外的産品不斷提升質量,逼迫國内的市場升級換代,其實江波濤還有另外一個想法,那就是國家放開對工業企業的準入門檻,也就是所謂的“引狼入室”方案,這曾經是國家針對工業發展的一個候選方案,目的就是引進外國高科技技術倒逼國内企業升級換代。
隻是這個方案提出後就被大多數人給否決了,倒不是覺得不好,而是還不到時機,如果現在大規模引入國外的工業,那麽國内九成以上的企業都面臨着破産的危險,工業企業是國家的命脈,絕對不能讓國外企業染指。
當然,國家還是會逐漸放寬一些準入政策,讓少部分企業進入國内,讓國内的企業感受到一點壓力就可以了。
劉琅對這個引狼入室計劃也不贊同,不過他的想法跟官方不同,在他看來,這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核心問題還是産權,一家直接面對市場的國有企業不管你如何給他壓力,他也不會跟上時代的步伐,道理很簡單,這樣的企業負責人是不會有那種生死存亡的壓力。
當國企的負責人管理的企業面臨改革時有兩種選擇,一是不改革等死,這種局面雖然必死無疑,但是這位負責人不會有任何的錯誤,第二種是選擇改革,這又有兩種可能的後果,改革成功企業起死回生,負責人成爲了勞模,各種榮譽紛至沓來,不過他得不到多少錢,因爲企業是國家的,這種結果還是很不錯的,起碼他得到榮譽了,但是另外一個結果就糟糕多了,那就是改革失敗,企業完蛋,這個結果誰會承擔?顯然就是這位負責人。
這是一種博弈,負責人不作爲當然會失敗,但是失敗了不會受到多少懲罰,負責人大有作爲,成功了得不到相應的報酬,失敗了還要倒黴入獄,如何選擇自然不言而喻。
要是換成個人企業就完全不同了,不改革是死,改革失敗了是死,改革成功了那就會一封沖天,三條路中兩條路都是死,隻有一條路能活,怎麽選擇還用說嗎?
這就是爲什麽說中國的市場經濟其實就是産權的改革,隻有明确産權才能真正釋放企業的活力,才能逐漸适應市場經濟,這是企業的内在規律,不是靠權力能夠限制的。
國家也知道其中的道理,改革開發十二年了,十二年來國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量的企業讓市場活躍起來,其中不乏大型的國企,但相比較私人企業來說,國企的發展速度顯然是不夠快,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健力保公司和格美空調廠,這兩家企業的發展太迅速了,格美空調廠還好理解,畢竟他們掌握着國内最核心的壓縮機技術,同類企業想和他抗衡都沒有資格,健力保公司就不同了,他們的産品是飲料,飲料不是壟斷産品,可能健力保的口味與其他飲料不同,但未必就比其他飲料強多少,甚至有的人還不喜歡他們的口味呢。
但是現在國産飲料市場上健力保占據了百分之四十的份額,健力保這個運動員舉起整個地球的标志别說是在首都了,就是在阜城都處處可見,李經天的戰略就是市場,他敢拿出公司一年甚至兩年的利潤投放到廣告市場,國有飲料企業誰敢拿出這麽多錢投在廣告裏?沒有作用怎麽辦?
從健力保就能看出私有企業和共有企業内在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