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線任務:參加軒轅國王壽宴。”
聽到這次進入的課文世界居然是《鏡花緣》,唐甯頓時大吃一驚,忍不住問道:“《鏡花緣》?什麽時候課本裏面有《鏡花緣》的節選了?”
其實也難怪唐甯吃驚,因爲《鏡花緣》雖然也是名著,但看過的人非常少,絕大多數人對他的印象可能都是來自于動畫片,而不巧的是這部動畫片跟《魔方大廈》一起被列爲大家的童年陰影,尤其是兩面國那一段......
不過唐甯對于這本書的印象還是很不錯的,因爲他第一次接觸這本書看到的是葉至善先生改寫的兒童版《鏡花緣》---《海外奇遊記》,因爲是兒童版,所以裏面将那些李汝珍炫學問的描寫全部删除或者弱化,而保留了裏面周遊海外各國的有趣情節,因此當唐甯長大之後接觸正版《鏡花緣》的時候,即便看到很多不太喜歡的情節,也并沒有因此而棄書。
就在唐甯胡思亂想的時候,忽然他聽到耳畔傳來一個男人焦急和關切的呼聲:“妹夫、妹夫,你怎麽了?”
按照郭老師的邏輯推理,“這有妹夫必然得有妹妹”,也就是說自己這次是穿到了一個有媳婦的人身上,而呼喚自己的則應該是妻子的哥哥。
唐甯一探查記憶,心中低呼一聲,有意思啊、我居然穿到了唐敖的身上,而且還是剛剛坐船起航前往海外的時刻。
唐敖之所以要去海外,其實是爲了散心和避世。因爲這次科舉考試,唐敖考上了探花。探花是什麽?那就是全國第三啊!而且還是三年一次全國考試的全國第三,現在一個省的高考狀元就牛的不行,那您想想全國第三是個什麽概念?(由此推斷“一門七進士、小李三探花”的李家得顯赫到什麽程度......)
可惜因爲唐敖有個結拜兄弟叫做駱賓王,沒錯就是七歲寫“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的那個駱賓王,可惜這家夥雖然有才華,但偏偏跟人造反,還寫了一篇專罵武則天的《爲徐敬業讨武瞾檄》,盡管這篇檄文是罵武則天的,但他的文采卻爲武則天所歎服,甚至感慨道“宰相安得失此人?”
但不論武則天再怎麽欣賞駱賓王的文采,但反賊畢竟是反賊,可他這麽一反,就把唐敖給連累了。
于是當時關于如何處置唐敖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爲既然唐敖與反賊頭目駱賓王爲結義兄弟那就得把他抓起來;另一派則認爲,唐敖雖然與駱賓王是結義兄弟,但并沒有參加謀反行動,所以申斥一下,讓他主動聲明與駱賓王劃清界限就行了。
最後武則天說道,可憐讀書人十年寒窗苦,就不抓他了,隻除去他這次的探花名頭,但還保留他讀書人的身份,等到下屆再參考吧。
雖然武則天是覺得這樣非常寬宏大量了,但對于唐敖來說這還是無法接受的,因爲在得知自己考上探花的時候,他就已經激動不已的将喜訊發給了嶺南老家,你現在一下子就給我取消了,讓我怎麽有臉回老家?
而且這家夥本身就不太喜歡讀書,平時就喜歡四處遊曆、看各種閑書,這次遇到這種打擊,就更加沒有學習的勁頭了,可不回家又不行,帶的那點錢早就花的差不多了。
好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專門經營海外貿易的大舅哥林之洋正要乘船出海,于是他就順着跟了過去,但沒想到一到大海,就将他颠簸的七暈八素,于是唐甯就來了。
知曉了這一番來龍去脈,唐甯便蘇醒睜開眼睛對林之洋答道:“舅兄,我沒事兒了,剛才隻是一時不适應罷了。”
“沒事兒就好、沒事兒就好,我真怕你出個三長兩短,那我回去可怎麽跟我妹子交代?”林之洋長舒一口氣說道。
又聊了一會兒,唐甯便打算到甲闆上活動活動,然後便看到遠處有一巍峨大山,于是向林之洋問道:“舅兄,這是什麽山啊?”
林之洋想了一下,然後答道:“這是東口山,乃是東荒第一大嶺,妹夫要是喜歡的話,咱們就上去看看。”
唐甯可是記得這東口山上好東西不少,于是立刻點頭答道:“那就有勞舅兄了。對了,我聽說這海外名山上都有很多奇花異草、奇珍異獸,到時候還請舅兄多多指教。”
聽到唐甯這麽說,林之洋有些苦惱的說道:“哎呀,這方面我知道的也不是很多啊。”但随即他的腦中靈光一閃:“對了,咱們船上有位老舵公,這麽多年一直四處遊曆、見多識廣,基本上海外的野鳥怪獸、異草奇花就沒有他不知道的,一會兒我把他叫過來,你有什麽不認識的就問他!”
唐甯一聽,心道這肯定就是多九公啊,果不其然,沒過幾分鍾一個身材魁梧健壯、頭發花白的老頭就走了過來,向林之洋問道:“東家找我有事兒?”
林之洋指了指唐甯向多九公介紹道:“這是我妹夫,一會兒要去東口山開開眼界,到時候有什麽不認識沒見過的東西,還請九公幫忙講解一下。”然後轉頭對唐甯說道:“這就是我剛才提到的多九公,咱們全船最博學多聞的人!”
聽到林之洋這麽說,多九公連忙謙虛道:“東家可不能這麽說,唐老爺那可是本屆的探花,在這樣的大家面前,小老兒這點見識可不敢拿出來獻醜,還請唐老爺多多指教才是。”
PS:說句題外話,《鏡花緣》一直被稱爲中國的《格列佛遊記》,但事實上《格列佛遊記》這本書絕對絕對不适合給孩子看,隻是不知道爲什麽偏偏《格列佛遊記》的兒童版還非常的多,難道就因爲有小人國、巨人國的描寫?拜托你們看看原著然後再決定改編好不好?
PS2:其實最早最早我用的主角名字并不是唐甯,而是唐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