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第三名,原本朱由校也想選一個自己熟悉的人,但是很快他就發現了一個更爲有意思的人,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文震孟。
如果按照原本的曆史,文震孟應該是這一次的狀元。
朱由校看到文震孟名字的時候,不由想起來這個人的一些事情。
他四十六歲才考中進士,十次參加會試,最後一次才考中。最爲關鍵的是最後一次考中之後,他直接就考中了狀元,也可以算是一個傳奇了。
同時文震孟這個人是文征明的曾孫。至于文征明,也是考了很多次都沒有考中。文震孟似乎重複了他曾祖的科舉過程,隻不過他後來考中了,而且還拿下了狀元。
原本朱由校以爲這一次排名靠前的肯定都是皇家書院中人。
原因也很簡單,這些人每天都在那裏學習,對荀子的思想領悟自然是最透徹的,加上每日裏都有人教導,考試的東西就是他們平常學習的,他們自然能夠考出一個非常好的名次來。
除此之外,這些人能夠得到的照顧也最多。
最重要的一點,很多人對荀子的思想還不認同,現在自己就是在強推這件事情。所以很多人不會在科舉考試上用多大的功夫,或者說不會在荀子的思想上用多大功夫。
大多數的舉人們,更多的是學孔孟,在這樣的情況下,考荀子他們自然就不擅長。
這一點朱由校早就想到了,所以他們考中的幾率不高,排名靠前的幾率就更不高了。這一次科舉考試,與曆史之中的重疊肯定會很小。
隻是讓朱由校沒想到的是,自己居然在這裏看到了文震孟的名字,這個曾經的狀元。
按理說文震孟不應該考這麽高的名次才對。
在看到這個名字的一瞬間,朱由校有了一個想法。
或許點了那些皇家書院中的人的确是很好的想法和做法,但是點一個不是皇家書院中的人好像更能夠彰顯公平,同時能夠給更多的人樹立一個榜樣。
于是朱由校就在文震孟的名字上畫了一個圈,這第三名就是他了。
至于二甲的第一名,朱由校給了張餘。這個人的名字必須出現在前幾名,但同時也要壓一壓。
對于這個張餘,自己要用,但是也要慎用。二甲的頭名,也就是俗稱的傳胪,是一個比較合适他的名次。
把這幾個人圈出來之後,剩下的事情朱由校就不打算再參與了。
将名單遞給站在一邊的陳洪,朱由校說道:“行了,拿下去吧。”
“是,皇爺。”陳洪連忙躬身答應道,雙手接過了那張名單。
“錦衣衛那裏是不是抓了不少人?”朱由校擡起頭看着他,又問道。
“回皇爺,這些日子的确有不少舉子要鬧事,錦衣衛的确抓了不少人。”陳洪連忙說道:“前些日子許顯純還在問,這些人要怎麽處理?”
朱由校想了想,沒有說話。
事實上這些人還是很棘手的,殺肯定是不可能殺的,也不可能把他們給就這麽放了。
于是朱由校說道:“先關他們一段時間吧。另外你告訴馮從吾,皇家書院那邊馬上招生,這一次多招收一些。”
“趁着現在這些舉子還在京城,也能多招一些有才華的人。”
說完這句話之後,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行了,你退下吧。”
“是,皇爺。”陳洪答應一聲之後,躬身走了出去。
事實上,讓皇家書院開始招生,很大程度上是在轉移矛盾。
這一點也是朱由校早就計劃好的,也到了實施的時候。
現在聚集在京城的這些舉人,是京城最大的不穩定因素。這些人全都是讀聖賢書的人,心中有自己的道義。
一旦這次科舉的成績公布出去之後,很難說他們會不會鬧騰起來。一旦有些人在那些人裏面煽動,很可能這些人就會鬧出一些事情來。
到了那個時候,自己又不能真的殺了他們。一旦殺了他們,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熱血沸騰,到了那個時候,事情就是太麻煩了。
索性就讓皇家書院開始招生,給他們一個出路。到了那個時候,有路可以走,自然就不會想着鬧得太厲害。
這一點朱由校早就想到了,不然現在堵死了,他們鬧騰起來就麻煩了。
讀書人容易熱血上頭,這一點古今皆然。同時他們也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人,所以要做好引導工作。
這些人都是大明将來的人才,不同于朝堂上的貪官污吏,所以要好好的引導。
把這件事情安排下去之後,朱由校站起來身子,活動了一下筋骨,随後便轉身向着張皇後那邊走了過去。
現在張皇後有了身孕,可是宮裏面的大寶貝,自己還是要好好的陪陪她,讓她的心情愉快一點。
朱由校這邊隻是一句話的事,下面的人就開始忙碌了起來。
先是皇家書院那邊公布了招生計劃,同時開啓了報名。
随後就到了放榜的日子,這一次關注的人沒有上一次多,但是依舊有很多人在等待。同時因爲有了名次,所以大家的心情都更緊張了。
尤其是那些在會試這種考中的人,畢竟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名次決定了今後的發展,這一點非常非常的重要。
依舊是德勝樓,依舊是那個包間,張餘幾個人還聚在裏面。
與上一次不同,這一次大家雖然都是心中期盼不已,但是并沒有那麽忐忑。
因爲上一次考不中的話,那就要再等三年了。可是這一次卻不一樣,這一次已經不用擔心落榜了,大家等待的就是一個排名。
不過所有人也都知道,這個排名很重要,但是氣氛卻好了很多,幾個人倒也是有說有笑的。
這個時候,外面突然熱鬧了起來。
顯然榜單已經公布了出來,于是街上又吵鬧了起來,甚至還有人放了鞭炮,顯然這是已經看過榜單,确定考中了的。
德勝樓下也忽然熱鬧了起來,無數人開始鬧騰。
這個時候包間的門突然被推開了,宋應星突然從外面走了進來,臉上帶着興奮的說道:“了不得,太了不得了!”
幾個人都轉頭看向了他,目光非常的急切。
宋應星則是看向了盧象升,直接說道:“盧兄,恭喜你,高中狀元,一甲頭名!”
說完這句話之後,宋應星又轉身看向哥哥,大笑着說道:“哥,一甲第二名,榜眼!”
聽到這話之後,屋子裏面瞬間就沸騰了起來。
誰都沒想到,屋子裏面居然包攬了一甲三名的前兩名,可以說是非常高的名次了,同時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聽了這話之後,無論是盧象升還是宋應升,兩個人都沒緩過神來
盧象升不敢相信,他怎麽就能夠考到狀元呢?
那可是狀元!
要知道在場的幾個人之中,讀書比他好的很多,怎麽也輪不到他考狀元。
宋應升這個時候也回過神來了,他看着弟弟問道:“其他人呢?”
聽了大哥的話,宋應升連忙說道:“張餘張兄,二甲頭名傳胪!”
聽到這個名次之後,幾個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張餘的身上,屋子裏面的氣氛有些怪異。
如果說誰學得好,那是張餘。可是在會試的時候,拿到了會元的是宋應升;這一次宋應升考了榜眼,盧象升正是拿了狀元,張餘反而拿了一個傳胪。
張餘見幾個人看着自己,笑着說道:“都看着我幹什麽?覺得我會不甘心?”
“你們也太小瞧我張餘張退之了。殿試本身就是一道策論定生死。發揮的好和發揮的不好,本來就是難以定數。”
“何況我考了二甲第一名,也不是很差了吧?”
幾個人聽了這話之後,突然都笑了起來。
一邊的吳襄站起身子說道:“你這話要是傳出去了,肯定有很多人追着你打。”
“好了,好了,咱們幾個人這次成績這麽好,也該好好的慶祝一下。”張餘笑着說道:“馬上讓人準備酒菜,咱們不醉不歸。”
“好,我去安排。”宋應升也笑着說道。
同時吳襄也轉頭看向宋應星,問道:“他們的你都看了,那我們的呢?對了,你自己的,你看到沒?”
“我看了,二甲第十一。至于吳兄你,二甲第十七;劉賢劉兄,二甲第三十六。”
“果然還是我最差。”劉賢笑着說道:“以後還要仰仗諸位多多提攜。”
幾個人同時白了一眼劉賢。
盧象升說道:“咱們能夠在一起讀書,這就已經是一種緣分了;能夠位列一榜進士,這就更是一種緣分了。”
“同窗同年,以後在官場之上,自然相互扶持。”
幾個人談笑的時候,外面也已經熱鬧了起來,報喜的人也都沖了過來,恭喜生賀喜聲響成了一片,這些人都是來讨賞錢的。
幾家歡喜幾家愁,名次高的人,自然歡天喜地;名次低的,自然是怅然若失。
在不遠處的一家旅店之中,文震孟已經打發走了賀喜的人,随後回到房間坐了下來,在他身旁是興奮的書童。
此時的文震孟還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考中了探花。
四十六歲了,考了十次了,居然真的考上了,而且還考中了第三名!
想到這些年自己含辛茹苦的考試,文震孟的心裏百感交集。
接下來的日子,自然就是歡慶了。
誇官遊街,恩榮宴,可以說是新科進士最歡暢的時候了。
有人罵不公,有人在歡慶,一時之間,京城上演了人生百态。
有人黯然離開,有人準備去考皇家書院,有人憤而咒罵,不一而足。
皇宮大内,朱由校的臉上卻沒有太多的表情,事情能夠安安穩穩的過去,已經讓他心裏面感到安慰了。
沒出事比什麽都強。
現在朱由校明白了那句話的意思,穩定大過一切。
躺在搖椅上,朱由校晃蕩着身子,臉上的表情有些遲疑,但同時更多的則是淡然。
他的心情很舒暢,因爲要離京了。
陳洪來到朱由校的身邊,輕聲的說道:“皇爺,他們人到了。”
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那就讓他們進來吧。”
“是,皇爺。”陳洪答應了一聲之後,轉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時間不長,陳洪就帶着幾個人從外面走了進來。
爲首的是盧象升,其次則是文震孟,在他們的身後還有宋應升以及張餘,科舉的前四名。
朱由校今天把他們招過來,一來是見見他們,另外是給他們安排差事。
這件事情原本不用朱由校來做的,但是有事情要和他們說,所以就親自見一下。
四個人進來之後,連忙跪地行禮。
朱由校則是擺了擺手說道:“行了,都起來吧。”
四個人快速的站起了身子,随後就有兩個人愣住了,盧象升和宋應升兩個人一時之間真的有些回不過神了。
眼前這個年輕人他們認識,而且見過不止一次。
雖然現在換了衣服,場合也不同,但是他們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
他們心裏面怦怦地跳,有些張口結舌。
“怎麽,不認識朕了?”朱由校看着他們,笑着說道。
這裏面最早知道朱由校身份的,自然就是張餘。隻不過他雖然知道了朱由校的身份,但也不敢和其他幾個人說。
“臣等不知陛下身份,請陛下恕罪。”宋應升連忙說道。
“行了,行了,就不要說這個了。”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今天把你們找來,一來是見見面,二來也是有事情和你們說。”
“這一次朝廷科舉,你們幾個名列前茅,做得非常好。如果按照以往的規矩,你們幾個都應該入翰林院,不過今年不同,朕想給你們分開安排,所以想問問你們是不是願意。”
這話其實說了也白說,陛下都說了,你能說不願意嗎?
“朝廷新成立了一個參謀處,需要選幾個有才華的新科進士,選出來的人就不用入翰林院了,直接爲參謀處行走。”
“對于你們幾個,朕也有一些了解。盧象升,文震孟,你們可願入參謀處?”
這兩個人是朱由校深思熟慮過的,至于剩下的宋應升和張餘,還是去翰林苑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