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曆史上記載世界大戰的開端都是以薩拉熱窩刺殺事件爲起始,而這一次埃及戰争卻成爲了拉開另一條時間線,以及另外一場世界戰争的前奏曲。
杜伊勒裏宮準備好與英國人撕開臉皮,他們的第一步就是搶奪海外殖民地,并且穩固自己的海外利益。
反正現在幾乎所有國家都對英國人抱着不同程度的敵意,拿破侖也就正好利用這份敵意,将倫敦從這場戰争中率先踢出局。
埃及是沖突較量的前沿陣地。
格萊斯頓雖然昏招百出,但是涉及到英國的根本利益問題時,還是表現出一個國家應有的強硬态度。
比如他非常的自信大不列颠艦隊實力。
阿拉比說對了一件事,那就是英國艦隊的實力的确出人意料的強悍。
對于擁有數量衆多鐵甲艦,戰列艦,巡洋艦的英國而言,沒有像樣的海防力量的埃及軍隊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而壓力山大港口在英國軍隊眼中是一艘毫無招架之力的可口蛋糕而已。
英國艦隊由8艘裝甲艦、5艘炮艦和1艘驅逐艦組成。裝備有69門大口徑艦炮、88門中小口徑艦炮和70門米特拉約茲炮,放在地中海沿岸地區,任何一塊殖民地都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這一次率領作戰的陸軍總司令是加尼特·約瑟夫·沃爾斯利,他站在舷首,望着逼近的壓力山大港口,嘴角流露出微笑。
他們會輕而易舉的撕開埃及人的防線,并且長驅直入,将反抗的殖民地變成血腥的戰場。
戰列艦劃開了地中海海面的波浪,朝着他們的目的地逐漸逼近,沃爾斯利甚至能想象到阿拉比臉上流露出的驚恐神情。
就連他自己也覺得,這樣的陣勢去攻打埃及,完全是碾壓的局面。
偉大的,戰無不勝的英國艦隊,終于在經曆了上一次的布爾人戰争失敗之後,終于重新出現在世人的面前,他要告訴蠢蠢欲動的對手,英國艦隊依舊是世界一流的水準,不會因爲兩個國家聯合起來的進攻而放棄捍衛自己的世界霸權。
沃爾斯利微笑着說道,“看來我們的進攻非常順利,法國人和德國人雖然口頭上說的振振有詞,但實際上終究忌憚我們的實力而不敢動手,接下來隻要搞定了埃及人,我們就能夠穩固在地中海區域的實力了。”
地中海濕潤的海風吹拂着沃爾斯利的臉,在他的表情上看不到絲毫的顧慮。雖然他是英國陸軍的人,但依舊高高在上的站在主艦的甲闆之上。
因爲格萊斯頓首相非常的器重這一次的行動,所以海軍方面還是表現的非常的配合。當亞曆山大港口出現在他們面前時,艦隊将所有大口徑艦炮對準了沒有重兵把手的港口。
埃及軍隊在這裏部署的軍力非常的薄弱,隻有不到八千人的守備軍,而且軍備簡陋,隻有一些簡單的建築防禦工事,根本無法阻攔英國兩萬五千人的進攻。
随着海軍的一聲令下,分艦隊的炮擊開始了。戰列艦上的大口徑艦炮對着毫無招架之力的港口進行了宣洩式的進攻。
轟。
連腳底都傳來輕微的震動,沃爾斯利能感覺到這份轟鳴聲帶着大不列颠的驕傲。
向所有人宣告自己的到來。
戰争的巨艦,他們是蒸汽時代的驕傲和輝煌。
火藥和口徑,支撐起整個帝國的榮耀。
爆炸,火光和轟鳴組成了一幕交響樂曲。炮彈在天空中劃過了一道弧度,朝着地面狠狠的砸下去,埃及士兵正在尋找掩體躲避從天而降的炮火,而英國人卻從容不迫的摧毀用大口徑的炮彈拆毀一切。
不僅僅是大口徑艦炮的折騰,米特拉約茲炮也開始了轉動。向港口上停泊的船隻進行掃射,子彈貫穿了甲闆和船舷,在一側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彈孔,在港口建造了簡單防禦工事的士兵們被突如其來的炮火直接變成燃燒的軀殼。
無人能夠阻攔大不列颠帝國的前進。
沃爾斯利非常滿意的看着這一切,他要将之前失敗的憤怒全部宣洩到這些人的身上,他要讓任何一個國家都記住一件事,對倫敦保持着畏懼之心。
也是在變相的告訴法國人,隻要英國軍隊還存在,他們就不會讓法國人的陰謀得逞。
沃爾斯利一邊欣賞着英國人送給埃及的禮物,一邊揮了揮手,向身後的人吩咐說道,“準備好登錄作戰,是時候要讓他們知道大不列颠的強大了。”
亞曆山大港往日的平靜被打破了,取而代之是戰火席卷。
埃及人終于知道他們反抗殖民帝國,反抗大不列颠是一件多麽愚蠢的事情。
戰火之後的亞曆山大港口一片狼藉,昔日整齊的建築如今變成了坍塌的廢墟,被掩埋的平民和被炮火炸傷殘的士兵比比皆是,他們痛苦的哀嚎着,慘痛的聲音回蕩在整個城市之中。
預備隊急匆匆的趕往前線,準備重新建立起破碎的防線,而且還要建立了一道新的防線。
他們剛剛經曆了地獄般的折磨,然而卻不知道地獄才剛剛開始。
硝煙彌漫散開之後,那些在廢墟中掙紮着爬起來的埃及士兵看見了塵埃彌漫的港口,似乎出現了一大群紅色撲面而來,壓迫感十足的陣營讓人想起十九世紀處,與拿破侖的騎兵旗鼓相當的英勇戰神。
那一抹猩紅,代表着大不列颠沉澱的榮耀與輝煌。映照在埃及士兵的瞳孔中,成爲了不斷放大的紅色夢魇。
整齊的步伐和服裝,他們正在踏上法老的領土。
雖然經曆了兩場戰績不堪入目的殖民地戰争,但是卻沒有絲毫的動搖到他們的強大實力。堅船利炮依舊能夠輕而易舉的撕破了他們的軍隊的防禦,并且簡單粗暴的踏上埃及的土地。
刺刀已經插上,子彈推入了槍膛,最開始是悉數的槍聲,慢慢的卻變成密集的轟鳴。
還有機槍的嘶吼,拉開的戰争序幕。
大不列颠在前進。
炮火沒有停歇,靠近港口的炮彈依舊呼嘯而過,落在了人群密集的城鎮,席卷一切并且碾壓一切。援軍被死死的壓制在後方,根本沒有機會靠近港口,而剩下港口的最後一些人根本阻攔不了英國人的前進腳步。
步兵隻是前奏,還有整裝待發的騎兵,準備着踏碎埃及人最後的陣線。
尼羅河孕育的文明,再一次面臨着入侵者的威脅。
帝國的陸軍來了。
(抱歉昨天卡文了,因爲實在不知道怎麽描述19世紀的軍隊海上作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