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大雱險些一口茶噴了出來。媽的知道汴京人傻錢多,卻沒想到資金過剩的他們到了這樣的地步?
總歸是大雱早前保守了,沒參考到古代人對待新奇事務的熱心。然後,也弱估了東京的市場消化能力。畢竟,類似這樣集中了全地球近兩成的錢以及四成權貴的城市,後世是絕對不可能有的。
所以這方面相反大雱才受到後世模式的制約沒想清楚,以至于被葉無雙稀裏糊塗下亂拳打死老司機,率先弄了個新奇的玩意成功了。
“想愕然您就愕然吧,坦白說當時在京城時候我也覺得她胡鬧,卻不想現在帶起了那麽大動靜。”葉先生道。
“好吧……她的确有些想法,真被她弄成型了。好在樊樓股權我也有,且我開發的機器和傳動系統賣得掉我也高興。”王雱隻得這麽說了。
葉慶華松了一口氣的道:“那就好,這才是小王大人該有的胸襟,我也就放心了。下面咱們談一下葉某人此行的目的,短期内,你能賣多少台蒸汽機給我?”
王雱卻有自己的難處,“老實說我真想賣,但拿不出太多來,且現在主要供應生産用機……”
葉慶華強勢打斷道:“明人面前不說暗話。葉某相當清楚大人的實際情況,不就想加價提機對吧?要說呢,理論上這個宋夏戰争即将爆發的時刻,你即便需要産能,但鑒于你撫甯縣的财政能力有限,投入機器增産則需要你給予大幅的工業補貼,葉某沒說錯吧?所以機器用的越多,理論上你的财政壓力越大,加上糧食補貼,蜂窩煤補貼等等,又加上戰争陰雲籠罩,你心裏清楚,一但開戰撫甯縣是守不住的,最終你隻有撤退一條出路。那麽現在,大人你沒說實話,這個時候你雖然不做戰争預測,但不會繼續重金投入帶不走的項目了。”
“葉某有說錯嗎?”葉慶華微微一笑。
王雱自來也沒打算能忽悠這人的,于是隻得點點頭承認了。
葉慶華又道:“葉某還聽說,大人以機器來生産機器,研發出了很神奇的鍛錘系統,可以極大緩解人工壓力,現在葉某人掌握的數據,你西北機械廠似乎一月有能兩台蒸汽機的産能,應該不虛吧?”
“額好吧你接着說。”王雱又點了點頭,現在已經熟悉了流程,實際的生産速度還會比這略快些呢。
到此葉慶華舔舔嘴皮道:“葉家主營從來都不是這些,但是被你影響,葉某已經看到了一些未來情景:一切都會颠覆。所以葉某希望拿走你手裏一半的産能,現在就下訂單一百二十台機器,不限定交付期限,但西北機械廠産能的一半要給我,并且定死兩萬貫價格,不能昧着良心加價?”
卧槽!
王雱再次一口茶水噴了出來,這麽大手筆的采購,果然啊,大雱懷疑葉家真有些印度人血統。
忍住興奮的表情不露出來,王雱試着道:“葉先生知道樊樓用不了那麽多的對吧?”
葉慶華道:“那當然,我沒那麽蠢陪着葉無雙胡鬧。樊樓講究的是新奇和饑渴營銷,有個兩三台機器做噱頭也就差不多了。且那樣的娛樂抛開蒸汽機的神奇性不說,完全可以用人力和牛馬代替,所以很快,那些嘗鮮人又會去喜歡其他了。這根本不是可持續的長法。”
王雱微微點頭,總歸葉慶華不是葉無雙,雖然算個“印度阿三”卻不糊塗。
葉慶華接着道:“所以葉某真正的打算是把機器用于其他領域,直接生産我沒興趣,喜歡倒手,想率先開發一些機器代替人力的系統出來,若能坐擁你手裏一半機器産能,我葉家就是這個領域的先行者了。”
王雱又道:“除了樊樓哪類業務,現在機器不具備商業應用的效費比你知道的吧?”
葉慶華淡淡的道:“知道,但我總體上信任你,蒸汽機會越來越高效、越來越便宜是基本的規律和方向,譬如你當年搞的養殖業。”
王雱點頭道,“的确我自己推演了一個定律,即每年把蒸汽機生産成本降低兩成、重量不變的情況下輸出性能提高兩成,使用壽命提高兩成,如果這個‘王雱定律沒被輕易打斷,那麽展望下去,蒸汽機遲早會迎來商用的環境。”
“我等的就是這個點。”葉慶華微微一笑。
“但有個問題,你提前訂一百二十台,且定死了價格。也就是說,你不能享受到往後成熟技術帶來的價格便宜了?”王雱又提醒道。
葉慶華道:“但我也定死了你手裏一半的産能不是嗎?也就說,在可以預見的那個盈利拐點前,除了你自用的外,基本隻會是我才大量擁有這機器,我這算是用金錢換時間,以便在這機器大量鋪開前,研發出我自己比别人先進的生産系統。定死兩萬貫價格所産生的風險,是爲了這時期近乎獨家的開發環境買單,所以你我這是買定離手,簡不簡單?”
到此王雱一拍桌子道:“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簡單,既然這些要點葉先生都考慮到了,那麽這筆生意成了。一百二十台機器、二百四十萬貫價值訂單,訂金兩成需要現在就付清,且訂金不參與抵抗機器的價格,往後每次交付機器需要付清每批機器的全靠,直至完成全部協議訂單後,西北機械廠會反還你現在支付的兩成訂金,外加年百分之五的利息。”
前景當然有,但敢一次性玩這麽大,出手就是一百二十台機器,真的隻有葉家有這樣的家底和眼界敢賭了。
下一代機器肯定會更便宜更好,但葉慶華卻仍舊“加價提車”,以兩萬價格固定購買,換取他比别人更慘充裕的研發周期。
媽的這就牛逼了,直接把撫甯縣的财政能力提升了兩個量級,可以做的事真的多了。
且這隻是機器采購。至于其他那些配套東西,就像後世的美帝或毛子賣給印度人的戰艦戰機那樣,實物本身的采購産值并沒有多大,但配套系統的供應、人員培訓,保修期過後的維護,這部分的産值就喪心病狂了。
遠的不說,後世大雱的大伯他們廠裏早期引進的德國機器,保修期過後的維護和故障處理真是坑死人。說起來都是淚,圖紙有,技術工人也有,但把機器扯散修理後,再裝起來就是運行不正常,最後承擔了高額的費用後,從德國飛兩個技術工人過來一下午組裝起來,就特麽正常了。
思路都是一樣的,但那個年代國内的總裝工藝,無法吃透到達一定精度的機器。也就是說機器太嬌貴,适應不了當時國内頂尖工人的累積誤差标準。于是那個年代,國内自己的機器都走毛子路線,大抵風格就是傻大粗。
因爲傻大粗的東西容錯率高,需要的總裝工藝标準低很多。
将來葉慶華手裏的這些機器也一樣,不排除他自己能很快逆向分解,研發出他自己的系統和機器來,但就如同九十年代土共被洋鬼子大量賺走技術附加值一樣,葉慶華到一定時候也會面臨大量的維護需求,那個基本隻有王雱手裏的團隊能解決所有的維護總裝流程,于是,王雱也就能從葉慶華的手裏,大量拿走這樣的利潤,最終又把賺到的利潤,投入去研發十萬噸級戰列艦用的輪機和傳統總成。
到此一來,在這樣的相互YY間,于這撫甯縣寒碜的縣衙,奸臣和奸商一緻達成了大宋除軍備項目外,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采購協議。
這對于葉慶華是一個機會也是風險,算是對賭協議。但對于王雱和撫甯縣真特麽的鳥槍換炮了。撫甯縣也就區區一萬零幾百人,現在就接到了二百四十萬貫的訂單。
以這樣的價格大批量生産蒸汽機,早期的研發費用連根毛都不算。順便,技術工人的工資其實也沒有想象的高,最後蒸汽機是一堆鐵,就算是繳納給李參鐵稅後,又能有多少真實成本?
所以技術就是一切,這一筆,真的算是賺狠了。
這麽一想開去,大雱自己心口都薄涼薄涼的,如果真把這筆訂單的利潤做入今年報表,連天下第一的開封縣都超越的話,這相當于有人上報“畝産一億斤”。
所以大雱牛起來自己都怕。真有誰報畝産一億斤,就算是真的,也等于是找死有沒有。
所以今年的報表該怎麽做,隻有找耿天骘大會計想辦法了,驚喜可以有,但不能把整個京城一起吓出心髒病來不是,那太不厚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