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一亮,突然分開衆人,走到土堆跟前,擡腳朝土堆踩了過去,土層幾乎将我的大半個小腿埋沒,甚至隔着衣服,我的腿在土層深處還感知到了一些濕潮的氣息。
“不對,這裏泥土很新鮮,而且十分松軟,絕對形成不久。大家幫幫忙,一起動手,把土挖開!”我背着吳勝楠這丫頭,不太方便,便招呼馬沖幾人,取出工具,對着土堆挖弄起來。
這是大家夥生還的希望,所以哪怕是和我很不對付的清河也沒有出言反對,而是拼了命地揮動手裏不趁手的工具,挖掘着土堆。
铛……
一聲脆響發出,也不知誰的工具觸到了什麽,幾人的動作同時一頓,這是金鐵交鳴的聲音,也就是說,土層後面有大塊的金鐵器物,這一發現立刻鼓舞了幾人,所以他們的動作,僅僅是稍稍一頓之後,旋即變得更加迅速。
幾分鍾後,兩扇古樸蒼拙的青銅大門,慢慢出現在我們眼前。
既然門戶出來了,幾人反倒是不着急了,不斷清理着門前堆積的土層,直至将兩扇銅門徹底暴露出來。
“這是……”等馬沖用一塊爛布,将大門上沾到的泥土清理幹淨,我徹底愣住了。
我終于在這地下世界看到了和十二屬相有關聯的地方,眼前的這兩扇銅門正中間,是一個磨盤大的紫色圓盤,圓盤微微突出于大門,像是一個巨大的紐扣,将兩扇銅門扭結在一起。
圓盤中間,是一個臉盤大的小圓盤,被制成了類似于鍾表的三針結構,而圓盤外圈的圓環,則被十分平均地被分成了十二塊,每一塊都雕刻着一個生肖屬相。仔細一看,這十二個生肖屬相雕像,都微微高于圓盤,似乎能上下活動。
“這是什麽東西?”紫陽白眉緊皺,對于眼前這個半古半今的玩意,他總覺得似是而非,像是一種計時工具,又像是一種羅盤法器,但單獨把它當成計時工具或者羅盤法器,似乎又多了些什麽。
“沒工夫研究這玩意,先打開門再說!”清河走上前,想要嘗試破門。
“清河老頭,你想死别拉着大家墊背!”紫惜冷聲道。
“小丫頭你說什麽?”
“我說什麽?老頭你年紀不大,眼神怎麽這麽差,你沒工夫研究的這玩意,就是整個銅門的機關鎖,你看都沒看懂,上去就試,萬一将門永遠鎖死了怎麽辦?”紫惜叉腰問道。
“我……”清河一愣,這一次他還真的無法反駁。
“清遠師兄,圓覺師兄,兩位都是高人,見多識廣,可曾看出些什麽?”紫陽開口問道。
“無量壽佛,龍虎山對于機關消息并不擅長,老道慚愧,一籌莫展啊!”清遠沉聲說道。
“阿彌陀佛,貧僧也未看出什麽規律!”圓覺搖頭道。
紫陽目光一轉,落在我身上,問道:“周師侄,你周家入世多年,千年的積累可謂底蘊深厚,見識廣博尤勝我等,你已經繼承了周家傳承,可有什麽發現?”
我搖了搖頭:“不瞞師叔和幾位前輩,家裏的傳承,并沒有關于這方面的記載,不過這玩意,我倒是看出一些門道了!”
紫陽老眼一亮,喜道:“師侄快說說!”
“這個圓盤,應該是一套簡略的計時工具!”
“呵,我以爲你能說出什麽有意義的見解呢!原來不過如此!”清河冷言冷語道。
“那總強過有些人,連門都找不着!”需要幫忙罵架的時候,哥哥我從來不會感覺孤單,阿文已經挺身而上,諷刺了老牛鼻子一句。
“找到門又有何用?還不是一籌莫展?”清河拂袖道。
“我說清河老頭,你丫的能不能聽我周哥把話說完,一把年紀的人了,連點耐性都沒有,活那啥身上了?”馬沖伸手指了指同門上的狗雕像。
清河立刻瞪眼道:“愣小子,你膽子不小……”
“行了,你要是覺得我的見解沒用,大可置之不理,沒必要在那冷嘲熱諷,隻是有一點,待會我打開門,你不要進去就是了,費那麽多話幹嘛?”我斜了他一眼,冷聲道。
“師侄的意思是,你已經有把握打開門了?”紫陽喜道。
我點了點頭:“算是吧,不過還需要驗證一下!”
“周施主,可否先說與我等聽聽!”圓覺大師問道。
“說說也無妨,我剛剛說這玩意是一個計時工具,其實沒有說完,在我看來,它不但是一個計時工具,也是這兩扇銅門的鎖,也就是說,它是集計時與鎖爲一體的。”
“那要怎麽打開呢?”紫陽皺眉問道。
“在對應的時辰,按下對應的時刻按鈕,應該是打開此門的關鍵!”我解釋道。
圓覺又掃了大門一眼,說道:“恕貧僧眼拙,并未看出這種計時工具是怎麽運轉的!”
紫陽也搖頭說:“老道也沒看出什麽門道,這東西看着和機械表的十分秒三針相似,但如果我們把十二生肖雕像,換成對應的十二個數字,再輔以三針的位置,似乎和現在的時間對不上啊!”
我笑道:“師叔,大師,你們着相了!”
“怎麽說?”兩人問道。
“兩位看到類似時、分、秒的三針,就想着把這玩意朝機械表靠攏,還把十二生肖換成對應的數字,其實已經誤入歧路。這個圓盤上,從來就沒有時、分、秒這三種刻度,它隻有十二個區間,并沒有細分。我想,圓盤上的十二個雕像,完全沒必要換算成什麽數字,它有自己古老的寓意所在,這個計時工具是按照我們自己那一套古老的計時方式來運轉的,它最小的計時單位,應該是時辰。最長的這根針,轉一圈,對應的是一天一夜,十二個時辰!”
紫陽驚道:“你是說,這裏代表的是年月日時,類似生辰八字一樣的計時工具?可是……不對啊,這裏隻有三個針?”
我故作神秘地笑道:“是三根針就對了!”
“怎麽說?”幾人齊聲問道。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