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振邦本來不想接受這個任務的,他們又不是前進要塞的守備部隊,憑什麽陪它走到最後?他很懷疑是不是因爲軍部不知道怎麽安排他們這個編制,所以才想到這種方法來拖延。
本來還想說憑借這個機會,争取把部隊的駐地移到繁華一點的地方,不用像現在這樣半死不活。
直到軍部的專員來到了突擊艦,與陸振邦一深談後,他才無奈的同意了。至于軍總的專員和陸振邦談了什麽,張啓帆不知道。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地面突擊隊将随着前進要塞,轉移至環太陽工業區,直到要塞被完全修複。
環太陽工業區是位于水星與太陽之間,由無數大型船舶,建造平台,太空造物所組成的人造建築集群帶。
這裏集中了整個太陽系能耗較大的工業産業。
工業生産需要消耗巨大的能源和原料。什麽地方的能源最充足?當然是時刻向外放射無窮無盡熱量與光芒的恒星,它就像一個懸挂在虛空中的巨大核聚變發動機。
人類進入太空時代後,能源的消耗呈幾何倍數的增長,傳統的能量生産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人類的巨大消耗。
爲了獲取廉價,高效。安全,潔淨。取之不盡的能源,人類把目光放到了恒星上。
太陽能不是什麽新式能源,它最大的優點,是不要錢。
但是地球上,因爲有大氣的遮蔽,太陽能獲取的速度非常慢。于是人類采取了最簡單粗暴的方式,把能源工廠搬到太空中去。
距離恒星太遠?那就搬到太陽的旁邊去。
于是以船舶爲主體的能源生産工廠,一口氣搬到了如今這個位置。成爲了距離太陽最近的人造物。
如果技術允許的話,能源工廠恨不得建到太陽表面上去。之所以停留在這個距離,是因爲太陽帆的質量,隻能承受這個距離的光和熱。
停駐了飛船,張開太陽帆。一張太陽帆不夠,建兩張。兩張不夠,建三張。就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能源工廠的商人們用太陽帆,把幾百萬公裏的一片虛空遮蔽了起來。
源源不斷生産出來的能量塊,用過大型貨運飛船運送到太陽系的每一個角落,給人類提供廉價高效的能源。
如今的人類社會,能給所有人提供最基本保障,廉價的能源功不可沒。
最耗能的能源工廠最先在這片區域紮根了。随之而來的。是高耗能的冶煉,造船,it等等産業。
一座大型的星聯網服務器,一天消耗的能源,足夠地球時代全球人類用一個月了。這樣的服務器,隻有太陽能供得起。
冶煉行業在這裏紮根了。那制造業要不要跟進?造船廠在這裏紮根了,那配套工廠要不要跟進?
至于工業生産所消耗的水,可以通過循環系統來解決。
而這些工廠或者制造平台,可以直接停駐在太陽帆的後面,通過太陽帆來阻擋恒星的光熱。
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環太陽工業區成了爲太陽系工業産生聚集帶,幾乎所有的工業産品,都是由這裏生産,并運往太陽系的各大行星和聚居點。
隻有這種地方,才有足夠的人手和設備,來維修前進要塞。
在一百多艘拖船的拖拽下,曆時四十天,前進要塞終于被拖到了環太陽工業區。
從飛船的舷窗裏,張啓帆看到太陽的光影中,出現了一大片黑色的陰影。随着距離的接近,這片陰影越來越大,越來越寬,越來越長,最後遮蔽了整個太陽。
隻有少量的光芒,從陰影的縫隙中透過來,映亮了這些陰影的輪廓,自然都是一張張巨大如天幕般的太陽帆。
在太陽帆的陰影裏,一艘艘巨大的飛船,平台,船塢,工廠,人造天體等等,緊密的停靠在一起,四能八達的中空管道,如同道路一樣把這些人造物聯系到一起,形成宛如一體的龐大太空建築群。
原本無比龐大的前進要塞,來到這些建築群前,立刻顯得非常渺小,就像萬噸巨輪旁邊的小舢闆。
再跟那遮天蔽日的太陽帆一比,就連舢闆都做不了了。延綿幾百萬公裏的太陽帆,像一片遼闊的海洋,無論前進要塞還是工業區建築群,都隻是海洋之中的小魚而已。
太陽帆的邊緣,張啓帆看到了一排巨大的太空牧場。
前進要塞沒發生災難之前,張啓帆原本打算建一個生肉培育工廠來賺錢的,所以他詳細的研究過太空牧場的資料。
那一排太空牧場,從外表看過去,就像一個圓柱形的罐頭,底面的直徑比前進要塞還在大。
每一個牧場都有幾十上百層,以中心軸爲自轉軸不斷的自轉,通過自旋來在内部模拟重力。
每一層都種植大量的牧草,放養通過基因改良的牲畜。
圓柱形牧場的兩個底面都是透明度可控的濾光玻璃,可以調節透光度和過濾有害射線,讓裏面的牧畜可以接照自然光的照射。
太空牧場的旁邊,是一排太空農場。農場是正方體的形狀,不需要提供重力,所以不用自轉。
它的通體都是濾光玻璃建造,裏面是一塊塊,一層層,一片片的培植闆。
這些培植闆根據種植作物的不同,可以自動調節間隔,方向,培質。也可以自動播種,灑水,收割等等。
環太陽工業區擁有十億人口,他們的日常所耗費的食物,全由這些牧場農場種植出來。甚至還有多餘的凍肉和真空包裝蔬菜外運。
這裏才是人類工業文明的最高成就,這裏才是人類強大力量的根源。
這一切一切,看得張啓帆心潮澎湃,心裏不由自主的升起一個想法,如果發生戰争,必須先毀掉這裏。
就在這時,艦橋裏切入了一道通訊:“嘿,鄉巴佬們,歡迎來到文明世界。”
ps:手殘黨,本來想說加更的,誰知道碼到這個時候,撐不住了,睡覺去,謝謝飛行acv,08a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