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根據鍋的大小、材質、厚薄乃至使用年限分别針對處理烹饪不同的食材來選擇柴禾——當然柴的品質、幹濕程度、火力大小也同樣重要。
林愁打記事兒起,記憶中最多的畫面大概就是老爹那兩條走來走去的粗壯短腿兒以及前方紅通通熱得要命的竈膛。
雖說在竈台前偷吃什麽的最方便不過,然而明光的炎熱天氣再加上廚房的油、煙,導緻小時候林愁的臉經常會麻麻賴賴猶如土豆一般,有時還會裂開一道道幹巴巴的血口子,那種滿臉生疼又有點緊巴巴的癢的滋味可是相當的折磨人。
最後往往要等到勾股巷子裏的住戶集資殺一口豬的時候,林老爹就會将煮透晾涼後的豬下颌骨牙槽的部分敲開,裏面會是滿滿的一汪透着脂香肉香的半凝固狀油脂,塗個兩三次,效果立竿見影。
小時候林愁覺得賊神奇。
覺得豬這種神奇的生物活個幾百年肯定能在牙槽骨裏修煉出兩顆内丹來,人吃了長生不老包治百病的那種。
尤其是當臉上塗滿豬油散發着一股子豬頭肉香味的小林小朋友走在巷子裏被小夥伴兒們用一種迫不及待的神情注視的同時還在吞咽口水,這種時候小林小朋友就感覺自己的推測尤其正确——聽說老久以前有個姓唐的和尚就享受過同等待遇。
咳,扯遠了...
手持大勺的林老爹在火候這種問題上到達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比如他煮毛豆的時候就會要求用柴必須是幹掉的黃豆杆,還美其名曰:應景兒。
敢問您應的是“相煎何太急”的景麽?老年人就是矯情的不行!
嗯,當林愁在水晶世界夜以繼日的煮過許多次豆子之後發現,豆杆燃燒的溫度和火力什麽的,别說還真是挺适合煮毛豆的...
巨大的鍋中,熊掌上塗抹層層粘稠甜蜜的野蜂蜜早已消失,仿佛沁入了熊掌中一般,使其表面漸漸變得油潤、晶瑩。
熊掌的顔色酷似吊在房梁上幾年的老火腿,肉和皮都被熏到發黑的感覺——實際上現在最外面這一層半軟不硬的皮也需要撕掉才好。
一是爲了美觀,二是爲了更好的泡發。
這層厚厚的皮是腳掌下的第二層,那個硬度和韌性可想而知,況且有這層皮拘束着,熊掌的膨脹程度根本達不到應有的水準。
以大災變前的普通熊掌來說,經過一到兩年幹制封存的熊掌完美泡發烹饪過後,大小最少要在原有的1.5以上。
至于說去掉這層硬皮的方式也夠簡單,無論蒸、煮還是烤,隻要有足夠的耐心,很容易就可以完完整整的将這層硬皮剔除,更别提林愁還有寒鐵刀這種作弊利器。
剔除硬皮後,林愁将熊掌按在案闆上,不厭其煩的一遍遍的清理硬皮下殘留的脈狀脂肪,将之徹底清洗幹淨。
熊掌很肥、極肥,所以本身并不需要過多的油脂來增加口感,待林愁将脂肪清理幹淨,才用寒鐵刀将五根鍘刀一樣的趾爪連根卸掉。
“啧...”
這玩意是狩獵者團隊的最愛,要是手頭闊綽的,沒準還能找爐山高老頭給打造幾把趁手的武器,對提升實力的幫助不是一點兩點。
林愁把它們随手丢到一旁,仔細的觀察起前前後後已經被剝掉好幾層皮的熊掌。
熊掌整體看上去是油黃色,質地宛如一塊果凍般晶瑩,甚至還能看透不及兩寸深的内部構造,虬辄粗大的筋絡似乎在訴說着它曾經是怎樣一頭龐然大物。
按照正常的步驟來說,進行到這裏就該要給熊掌剔骨了。
剔掉大多數骨頭隻保留掌指肚下面的一節小骨,或以輔料填充或幹脆不填充,還要維持熊掌的形狀絲毫不變,說來也是很大一門功課——整雞整鴨去骨還可以熟能生巧,這熊掌剔骨你讓人上哪兒熟去?
不過林愁并沒有剔骨,反而用酒和蜜糖在熊掌上塗了薄薄一層,風幹過後入油鍋反複炸了三次。
經蜜糖着色又下鍋油炸的熊掌表面出現許多油泡,宛如朵朵小花兒,原本那種烏蒙蒙的老火腿色頓時變成了深深的棕紅透金的感覺,沒了趾爪沒了粗砺的外皮和令人焦躁的深色調,這隻鼓鼓囊囊的胖手看起來居然有那麽一絲絲雍容和可愛。
待黃大山回到廚房,驚得大呼小叫,
“诶诶?咋個意思...這特麽還是我剛剛看到的那隻熊掌麽...嘶...這味兒可真香...還甜絲絲的...”
林愁面無表情,
“沒想到你這濃眉大眼的也是個顔狗。”
所以說,每個胖子都是潛力股。
就跟這隻熊掌一樣,沒準兒扒掉幾層皮去掉幾層肉之後就給你來個華麗到你都不敢認的變身。
林愁折騰着将事先汆上的榛雞湯弄進炖熊掌的大鍋裏,再将熊掌放入,擺上少得可憐的幾片蔥姜。
黃大山說,
“咋不抹蜜了?”
林愁撥弄着竈膛裏的火,
“之前是爲了發熊掌,不然是炖不透的,這會兒熊掌已經發好了,再摸蜜可就要進味兒了,齁甜的怎麽吃?”
黃大山就在那嘿嘿的笑。
“笑你妹!把那邊的榛雞放鍋裏,再吊一鍋湯出來。”
“哦...”
熊掌反複在榛雞湯中煮過三次,每鍋湯不多不少3個小時,每次都需更換新湯,可把黃大山給心疼壞了——那可都是彩虹榛雞啊,他長這麽大就沒見過這麽能敗家的!
炖到第三次出鍋時,熊掌早已悄然軟化,放在那裏顫顫巍巍的撲鼻香,油脂一滴滴的由表面沁出,将滴未滴。
至于炖過熊掌的後鍋内剩餘的榛雞湯早就看不出原本的清亮的樣子,表面厚厚一層灰撲撲的油脂。
黃大山很想趁現在就撲上去狠狠啃兩口,然而考慮到剛剛自己都給什麽人發了無線電,默默的又将這個危險的念頭嚼碎吞進了肚子。
山爺說道,
“然後呢?”
“等它涼透...”林愁瞄了一眼時間,“得先把猴頭湯篦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