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蘇聯的高炮也都是使用彈夾供彈的,隻能叫做高射炮,不能叫機關炮,它薄弱的連發火力,對付快速的飛機是力不從心的。
到手之後,蘇聯海軍經過測試,證明了這種機關炮性能出色,但是,對蘇聯這種喜歡刷口徑的觀點來看,25毫米的高炮,口徑有些小了,不符合蘇聯對高炮的需求,所以,按照這種高炮的結構,他們又開發出來了45毫米的高射機關炮,稱之爲“72-K”。
口徑大了之後,威力的确是高了,但是同時也意味着高炮自重增加,彈藥攜帶數量減少等種種弊端,于是又進行修改,新型機關炮的口徑被縮小到了37毫米,代号“61-k”型高射炮,1938年10月,“61-K”首門樣炮完成制造。
1939年這種高炮開始定型量産,定名M1939型37毫米高射炮。
從39年開始,這款高炮從加裏甯工廠源源不斷地生産出來,裝備給了蘇維埃的部隊,此時,也是由于德國空軍的刺激,德國空軍的一個個經典的戰例,都是壓在蘇聯軍隊肩頭的重擔。
這種高炮,單門的效果還不是很好,經過摸索之後,四門高炮放在一起,組成一個高炮連,那才是最誇張的。這樣幾種火力射擊,可以防守住周圍的方圓七千米的範圍,足以保護住岸防炮陣地了。
此時,這個高炮連正在緊張地盯着遠處的天空,那裏,德國人的斯圖卡轟炸機,已經飛過來了。
一門高炮,就要有八個炮兵,裝訂各個射擊諸元,稍稍有偏差都會打偏了,現在,每一個人都是精神高度集中。
突然間,視力最好的一名射手發現了情況:“這架斯圖卡沒有攜帶炸彈!”
斯圖卡轟炸機是輕型的,沒有内置彈艙,炸彈隻能挂在外面,而現在的這架斯圖卡,機腹下面空空蕩蕩,什麽都沒有。
糟糕,中計了!
炮兵連的連長扭轉了自己的頭,此時,從己方的後面的雲層裏,突然就鑽出來了一架咆哮的斯圖卡。
“快,快,快,調轉方向!”
幾乎不用連長命令,一炮手開始手忙腳亂地轉動方向轉盤。
整個高炮有兩噸多重,現在需要用手搖轉盤來轉動,那速度當然是不會特别快的。
整個高炮陣地一共布置了兩處,每處有四門高炮,火力密度絕對不低,足夠他們守護好這裏的岸防炮了。
但是剛剛的時候,他們卻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這兩處陣地上的高炮,都被那架飛來的斯圖卡吸引住了,現在,他們要将炮身扭轉一百八十度,是需要時間的。
蘇聯人雖然陣地布置得不錯,可惜還是缺乏實戰經驗啊。
此時,擔負吸引注意的佛朗茨,在接近對方的火力區域的時候,就拉動操作杆,蹬方向舵,向着另一個方向飛行了。
在蘇聯高炮兵們緊張地轉動炮身的同時,那架可怕的斯圖卡轟炸機,已經俯沖了下來。
如果是攻擊敵人的軍艦,那斯圖卡轟炸機必須要盡可能地靠近,甚至要距離目标幾百米的時候才會拉起來,隻有這種情況下,攻擊的精度才會足夠高。
但是,打岸防炮就不同了。
因爲岸防炮是不能動的。
斯圖卡轟炸機在一千五百米高的雲層上俯沖下來,當俯沖到一千米高度上的時候,飛行員已經非常有把握地按動了發射按鈕。
機腹下,一噸重的炸彈飛離了挂架,拖着一股火舌,向着那巨大的岸防炮而去,而此時的斯圖卡,加大油門拉起來,重新鑽進雲層之中。
這就是戰争,最殘酷的戰争,隻有經過幾次戰鬥下來,才會讓這些人在戰鬥中成熟,不要去看那些大模大樣地飛來的飛機,那些籠罩在他們頭頂上的雲層,才是最可怕的。
炮手們還在賣力地轉動着,終于将炮身轉動了過來,此時一炮手已經累得氣喘籲籲,而天空中,那架扔下炸彈來的斯圖卡轟炸機,正在賣力地向着雲層上方鑽去,他們根本就來不及裝訂射擊諸元,隻是茫然地踩動了擊發器。
“嗵嗵,嗵嗵嗵。”炮彈離斯圖卡還有很遠,根本就打不着。
那枚可怕的炸彈,拖着一股熾熱的火焰,從天空中快速地俯沖下來,它幾乎是垂直下來的,在尾部火箭的助推下,幾乎沒有偏離任何的方向,向着岸防炮的頂部,狠狠地撞擊上來。
彈頭穿透了岸防炮炮塔那厚厚的混凝土外殼,一直鑽到了裏面,當撞擊的震動傳到地面上來的時候,所有人都是臉色發白。
“轟!”更加巨大的爆炸聲,就這樣傳來了,整個岸防炮的基座下方,都湧上來一股熾熱的火焰,氣流攜帶着無數的碎片,向着這邊飛過來。
“啊。”一名炮手慘叫着,一塊混凝土碎片,砸到了他的前胸,他驚訝地看着那塊碎片仿佛就像是子彈一樣射入了他身體,沒有感覺到痛,隻看到鮮血在裏面汩汩地流出來。
整個高炮陣地都被波及到了,作爲被攻擊主角的岸防炮,自然也好不到哪裏去。
305毫米的炮管,這還是在一戰之前,克虜伯公司給當時的沙俄建造的,幾十年來,它經曆了風風雨雨,而現在,它卻在一陣巨大的爆炸聲中,從炮塔的基座上分開了。
彎曲的炮管,掉落到了炮塔的十幾米之外,徹底報廢。
中部的炮管,勉強支撐着沒有掉下來,但是卻從炮管内部冒出來了熾熱的火焰,看起來那麽的詭異。
一架斯圖卡在前面吸引注意,另一架從雲層中鑽出來偷襲,德國海軍航空兵一次成功的偷襲,幹掉了蘇聯一座重要的岸防炮,同時也讓蘇聯人意識到了他們和德國人的差距。
其他的岸防炮陣地,在短暫的震驚之中,立刻就改變了戰術,他們的高炮,瞄準了天空中的雲層,甚至向着雲層毫不留情地開炮了。
到處都是硝煙彌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