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德國采用了狼群戰術,而盟軍,對水下聽聲器材的發展,就到了一個極緻,聲呐這種專門探測水下聲音的裝備,發展迅猛,噪音大的潛艇,經常被發現。
這樣,就對潛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現在德國裝備的XXI級潛艇,就已經進行了改進,最大的不同,就是放棄了以前的船型,改成了後世常見的拉長水滴形,這種潛艇擁有優秀的水下航行能力,是第一種水下航速超過水面航速的潛艇。
由它發展而來的這款核潛艇,也是如此。
“如果是柴電潛艇的話,柴油機是噪音的最大來源,現在我們采用的是核動力,核反應堆中的循環泵和後面的汽輪機,是噪音的最大來源,我們采用各種方案,比如布置減震底座等等,來減少噪音。”
說話的是一名潛艇設計師,在這款核潛艇的研制中,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核動力的設計,是核動力專家和潛艇專家共同合作的。
“除了潛艇的發動機的噪音之外,另外的主要噪音是螺旋槳。”這個時候的希瑞克,繼續轉化爲了一名專家。
這些,當然設計師們都注意到了,但是,他們還沒有找到合适的方案,但是,來自後世的希瑞克,當然對此是一清二楚的了。
現在,艇殼才開始建造,尾部的螺旋槳等部件,還沒有到位,但是,不用看,希瑞克也知道,肯定是最常見的那種三葉螺旋槳。
“螺旋槳的噪音,想要降低,那就要降低轉速,而降低轉速,推力就會不足,這種解決方案,就是增加葉片的數量。”希瑞克說道:“現在的三葉螺旋槳,是落後的,我們可以改成七葉,或者九葉螺旋槳,同時,螺旋槳也改爲大側斜結構。”
說完,希瑞克在一張圖紙上,在這個熱火朝天的廠房裏面,畫了起來。
螺旋槳,都是奇數葉片的,這是爲了消除對稱引發的震動,同時,大側斜,是降低噪音的一種方案。
隻是,如何側斜,尤其是如何加工,都是一個巨大的難題,在後世,那可是用多軸聯動數控機床來實現的。
希瑞克隻是提一種思路,然後具體怎麽辦,就交給這些工程師們去想辦法了,不用達到後世的程度,隻要比現在更先進,那就夠了。
“至于艇體,我建議,可以在艇體上鋪設一層橡膠制造的消音瓦,可以繼續阻絕内部的噪音向外擴散,具體如何制造,還需要各位的群策群力了,不一定要安裝在現在的潛艇上,可以進行技術預研,爲後面的潛艇做準備。”
“希瑞克元首,您的卓識的遠見,讓人佩服。”海森堡說道。
希瑞克元首,是個全才,不管在什麽方面,都能夠提出獨到的見解來,更重要的是,經過驗證,還完全是正确的。
螺旋槳需要流體力學的專家,消音瓦需要材料方面的專家,按照希瑞克提出的方向進行努力。
希瑞克繼續在船台上走着,看着電弧的火光四濺,看着潛艇的一個個的構件正在形成,心中是帶着感慨的。
核潛艇,除了用來攻擊敵人的軍艦之外,更多的,是爲了以後的核彈準備的。
這是一個漫長的道路,核彈的試爆還需要幾年,小型化更需要漫長的時間,運載火箭裝到潛艇上,也要克服很多的問題。
但是,不管投入有多大,這些技術都必須要獲得突破才行,畢竟這才是後世稱霸世界的資本,彈道導彈核潛艇!
核潛艇是全新的裝備,巨大的排水量,會帶動着魚雷,聲呐等等各方面的進步,德國将會在潛艇技術上繼續保持突破。
“這種潛艇一旦投入使用,将會帶來革命性的突破,它将從離開港口之後,就一直在水下航行,直至返航。”鄧尼茨感歎地說道:“隻可惜,造價太高昂了,如果我們的常規潛艇,也可以在水下長時間航行就好了。”
造價高昂,注定數量不會太多,要知道,在鄧尼茨的規劃中,他的潛艇部隊,要有數百條的。
在臨走前,聽到了鄧尼茨的感歎,希瑞克突然就想起了另一種東西,一種低成本的潛艇改造方案,被稱爲窮國的核潛艇的AIP技術!
其實,早在二戰前後,德國與蘇聯就曾涉足AIP動力裝置的研究。
比如,在1935年,蘇聯第18中央設計局提出,在潛艇上使用AIP系統,并在M-92号潛艇上試驗,取得了大量的試驗數據。
同時,二戰期間,德國沃爾特公司也嘗試在潛艇中使用壓縮的過氧化氫,作爲柴油機水下的氧氣來源。
常規動力潛艇,使用的是柴油機,柴油機的工作,除了需要柴油之外,就是氧氣了,在水下,通氣管深度以下,沒有氧氣來源,柴油機就無法發動。
所以,隻要攜帶氧氣,就能夠讓柴油機繼續工作,廢氣可以排出潛艇之外,防止潛艇内的人員窒息。
隻攜帶普通的氧氣,那是需要巨大的體積的,所以,可以攜帶液氧,減小體積,增加航程。
隻是,液氧取制不容易,同時低溫存儲也很困難啊。
這樣,液氧的替代品,就是過氧化氫,它可以分解爲氧氣和水。潛艇在水下運行的時候,通過柴油機的熱能加熱過氧化氫,之後制造出氧氣供給柴油機使用。後來,德國建造了少數這種AIP潛艇。
但是,希瑞克并不喜歡這種東西,因爲過氧化氫轉化爲氧氣時極端不穩定!
從技術角度上講,在現有的潛艇上進行改進,甚至隻要插進去一個艙段,加讓過氧化氫的罐子就行了,但是,希瑞克并不喜歡這種技術,潛艇兵本來就是冒着生命危險去執行任務了,更不能讓他們增加不安全的因素。
所以,倒不如選擇後世華夏使用的技術方案。
“各位,你們聽說過斯特林發動機麽?”希瑞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