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它的最高速度,幾乎達到了30節。
這種高速、重防禦的設計針對的假想敵就是德國的“德意志級裝甲艦”以及當時列強海軍正在研制建造的巡洋艦。可以說,這種戰艦是符合戰列巡洋艦的作戰特點的,隻是法國海軍依舊稱爲戰列艦。
這艘戰艦,在37年的時候才完工,絕對的法國主力的戰艦,此時,就停泊在米爾斯克比爾港口,是法國在北非的駐軍的旗艦。
按說,已經夜深了,正是人睡得正熟的時候,但是,就在這艘旗艦上,法國海軍的分艦隊司令馬塞爾-布魯諾-讓蘇爾将軍,卻毫無睡意。
他聽着自己的手下傳來的報告,英國海軍上校霍蘭,想要蹬上這艘軍艦,和讓蘇爾将軍進行一次會晤。
讓蘇爾當然知道自己的老朋友前來,究竟是什麽意思,但是,他卻遲遲無法響應,他的手裏,還拿着另一條命令。
達爾朗将軍命令,所有的法國海軍艦隊的各級指揮官,都不得和英國人有任何的聯系。
沉思了半響,他說道:“讓霍蘭上校回去吧,我沒有時間見他。”
此時,霍蘭上校乘坐的驅逐艦,幾乎就停靠在了他的戰列艦的旁邊。
“讓蘇爾将軍,不願意見我?”這邊的驅逐艦上,霍蘭上校本來打算下船,蹬上對方的船隻的,卻聽到了這樣一個回答。
不願意見自己!這種情況,霍蘭上校倒沒有想到,本來,他有一大堆的勸誡的,希望讓蘇爾将軍能夠帶領艦隊,投靠英國海軍,可惜,現在,他根本就見不到讓蘇爾将軍,也就沒法再說什麽了。
怎麽辦?
想了想,霍蘭上校從自己的公文包裏,拿出了一份文件:“請将這份文件,轉交給讓蘇爾将軍,告訴他,我們的這次會面,非常重要,關系到法國海軍的命運。”
這是由倫敦海軍部發出的一份措辭謹嚴的函件,由英王陛下親自下達的。
“前幾天,雷諾總理已經答應,将全部的軍艦開動到英國港口去,現在,在内閣會議上,已經做出了決斷:法國艦隊應加入英國海軍行列,否則就自行鑿沉。”
當看到這裏的時候,讓蘇爾将軍,已經感覺到自己的眼前一片火花直冒了,法國海軍的命運,爲何要由英國的内閣會議來決斷?英國人,把己方看成什麽了?看成他們自己的了?
這些可惡的英國人!
在後世,對發生在米爾斯克比爾港口的事件,進行過一番分析,就有軍事觀察家認爲,英國人太着急了,胃口也太大了。
如果英國海軍不是吞并法國海軍,而是和法國海軍協同作戰,那麽,法國人,說不定還會接受。
但是,英國人的潛意識裏,就一直把法國海軍當做他們的脔肉了,這才是悲劇最終爆發的原因,畢竟,法國人,也是高傲的了。
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讓蘇爾将軍繼續看下去。
“雖然法國現政府可以認爲,他們和德國與意大利的停戰條件和這些承諾是調和一緻的,但英王陛下政府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相信德國和意大利會在對他們認爲适當的時候奪取法國艦隊,并用來對英國和它的盟國進行作戰。”
“迄今爲止,我們曾經是你們的戰友,不能坐視你們上好的艦隻落入敵人德國或意大利的掌握。我們決心戰鬥到底,如果我們戰勝了——我們認爲我們是能夠戰勝的——我們決不忘記法國曾是我們的盟友,我們的利益就是法國的利益,我們的共同敵人是德國。如果我們戰勝,我們莊嚴宣布,我們一定要恢複法國的光榮和領土。”
看到這裏,讓蘇爾将軍的手,已經緊緊地握在了一起,英國人,現在還在說這些鬼話!
雖然下層的普通人還不知道,但是,讓蘇爾将軍是清楚的,英國人爲了把他們的遠征軍撤出去,甚至不惜讓法國軍隊來當誘餌!讓法國軍隊去敦刻爾克,而英國人卻在加萊港口準備突圍!
朋友,就是用來背叛的,關鍵的時候,正好踩着朋友的屍體爬出陷阱,這就是英國人的一貫做法!
他們還會幫助恢複法國的光榮和領土?如果真的有這麽一天,那法蘭西,恐怕也會成爲英國的附庸!
他忍住了将這個信函撕碎的沖動,繼續往下看。
“爲了這一目的,我們就要保證法國海軍最精銳的艦隻不會被敵人用來攻打我們。所以,在米爾斯克比爾的法國艦隊,必須根據下列辦法之一行事:”
1、和我們一起航行,繼續爲取得對德國和意大利戰争的勝利而戰。
2、裁減船員,在我們的監督之下開往英國港口。裁減的船員應盡早遣返。
3、那麽就裁減船員,随同我們一起開住西印度群島的一個法國港口,例如馬提尼克群島,在那裏完全按我們的要求解除艦隻的武裝,或者交給美國妥爲保管,直到戰争結束,船員則可先行遣返。
這裏的每一個辦法,幾乎都是高高在上的态度來制定的,你們法國艦隊,必須要這麽做!
而且,看到下面,讓蘇爾将軍就更加憤怒了。
“如果你拒絕這些公平合理的建議,那麽,我謹以最深的歉意,要求你們在六小時以内把你們的艦隻鑿沉。最後,如果你們未能遵照上述辦法行事,那麽,我隻好根據英王陛下政府的命令,使用一切必要的力量,阻止你們的艦隻落入德國或意大利之手。”
“公平合理,這些英國佬,還覺得這樣的條件,是公平合理?”讓蘇爾将軍自言自語地說道:“現在,我即使不見我的老朋友,也知道他會是什麽态度了。”
還有必要見面嗎?
“将軍,那我們該怎麽回複英國人?”讓蘇爾将軍的一旁,敦刻爾克号的艦長問到。
己方如何回複?讓蘇爾将軍的眼睛,望着遠處的海面,說道:“發電報回法國,向貝當元帥,達爾朗将軍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