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河北邊關武将,可惜先皇早和遼國簽訂盟約,大宋花錢買平安,每年都會“賞賜”遼國大量财物,換的遼國不大舉南侵。
雖然近年來,邊境沒有大的戰事,但小的沖突卻是一直不斷。
遼國不給邊境兵馬糧草,隻是準其越境打草谷,自給自足。因此時常有遼國騎兵越境而來,四下劫掠,因此小股的戰事一直不斷。
董平多次擊殺遼國打草谷的騎兵,因此升爲團練使,守一境平安。可惜好景不長,有一次追殺遼國騎兵,不知不覺帶兵越境,最後斬獲一百多顆首級,大勝而歸。
哪知董平報捷的公文才送出去,遼國便遣使而來,指責宋國縱兵犯境,要求宋國交出帶兵的人,不然便要整軍南下。早被遼國鐵騎吓破膽的朝中文武頓時慌了神,若不是河北衆武将力保他,恐怕樞密院便把董平交給遼國了。但爲了平息遼國怒火,董平的團練使也被免去,責他回京聽調。
董平在京城一住便是一年多,各地即使有了空缺,董平沒有銀錢上下打點,哪能輪到他補缺。
還是後來童貫門人程萬裏到東平府上任,山東、河北群盜并起,東平府前任都監也死于剿賊。童貫自然不會坐視門下丢了官職,曆數京中武将,這才想起勇武過人的董平,點他做了東平府都監。
董平到任後,也不負衆望,整軍備武,很快便掃平地方賊寇,山東、河北群盜也再不敢侵犯東平府。
董平坐在馬上思緒萬千,軍馬行了半日,竟然到了梁山左近。還不等董平吩咐小心,早有士卒禀報,梁山人馬攔住去路。
王倫早就主意呼延灼敗兵的動向,青州求援的人馬哪裏能繞過梁山的眼線。
聽到梁山兵來,董平趕緊指揮列陣,還不等完畢,遠方就出現了梁山的旗幟。
先鋒依然是交過手的披風刀石寶,還有青面獸楊志。中軍還是豎着義薄雲天王倫的旗号,董平一看就火往上撞。
伸手摘下雙槍,董平心道:“待我前去沖他一陣,也殺一殺梁山這幹賊子的銳氣!”
董平沖入陣中,卻見梁山人馬望風而逃,心中不禁一陣得意。馳馬急沖中軍,卻見王倫旗号下,一群人簇擁着一匹白馬,白馬上一人,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卻不是傳說中的王倫又是哪個?
“啊呀!想不到功勞竟在這裏!拿住王倫,勝過剿滅十座青州!”董平心頭火熱,将馬連鞭三鞭,沖得更加快了。
王倫看董平來得急,面上微露驚惶之色,撥馬回身就走。董平哪裏肯舍?拼命趕來。
轉過一排排拒馬,跳過一道道壕溝,王倫突然回頭,大笑道:“董平,你來看!”
一聲梆子響,董平“哎呀”一聲,不由得膽戰心驚!
在董平一百人馬周圍的壕溝裏,突然間鑽上千百頂頭盔來,強弓硬弩,絞得弦“嘎嘎”直響,無數森寒的箭頭,對準了這些中伏的獵物,隻消王倫一聲令下,箭若飛蝗傾瀉而來,這些人一個也活不了。
董平人馬頓時一陣大亂,一百騎你推我擠,亂作一團,就算是董平想要困獸猶鬥地沖一沖,此時也施展不開手腳。
人喧馬嘶中,董平大喝道:“王倫,你隻會擺設這等陰謀詭計,算甚麽英雄好漢?有本事的,上前來與我大戰三百回合!”
上次董平出援祝家莊時,就敗給了梁山人馬。後來他要報仇,程萬裏百般阻撓。如今又被王倫戲耍引入陷阱,暴跳如雷。
王倫看了,大笑道:“董平,豈不知将在智而不在勇,兵貴精而不貴多?你還不服?”
董平亢聲道:“不服不服!一百個不服!”
看着四周弓箭手陣若連山,董平知道今日必然無幸。但大丈夫死則死耳,豈能失了英雄好漢的志氣?索性鐵嘴鋼牙,死硬到底。
董平并沒注意到,在梁山軍陣上,楊林飛奔而來,與王倫傳遞消息。
卻聽大笑聲中,王倫将手中紅旗一招,董平人馬頓時身上寒毛一豎,但想像中的箭如雨發并沒有到來,反而是後方弓箭手左右一分,讓出一條細路。
王倫道:“既然不服,今日且放你回去。回去後,務要勤讀孫吳,苦學韬略,日後陣前休要象此刻一樣,百無一能,隻好犟嘴!”
董平面紅耳赤,大叫道:“王倫!你要殺便殺,何故相戲?!”
王倫卻再不理他,撥馬而走,卻有小溫侯呂方冷笑道:“我家大哥一言既出,驷馬難追,既然說今日放你一條生路,你還想怎的?的話,還有信不過的嗎?”
董平聽了默然。這時他麾下的騎兵已經有人按捺不住,戰戰兢兢地牽着馬往梁山讓開的生路上蹭了過去,果然無人阻攔。
“都監大人,咱們也退出這險地吧!”在身邊之人的勸說下,董平半推半就地離了弓箭的包圍圈。一百人無不長出一口氣,今日真真是兩世爲人啊!
董平遊目四顧,身邊士兵的銳氣,都已折盡,隻好苦笑一聲:“走!去青州!”
一百人巴不得這一聲兒,當下簇擁了董平,灰溜溜地往青州去。
在董平走後不久,王倫帶人依舊遮蔽道路。
跟在身前的石寶不知道王倫的打算,奇道:“眼見就要大敗董平兵馬,何故放他離開!”
王倫伸手一指五裏開外,笑道:“董平有勇無謀,不足爲慮。東昌府張虎騎,才是真正對手!”
原來剛剛在埋伏董平時候,楊林探聽到東昌府張清出馬,于是急忙通知王倫。王倫有心延攬張清,然後打破東平東昌要亂官軍計劃,因而放了董平離去。
不過王倫仍然不放心,叫楊志帶人一路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