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尋了一處小店吃了早點,正要回去卻見一處茶館好生熱鬧。周邊人流也是都聚集過來,呼朋引伴,好似有什麽事情。
“走啊!正盛茶館來了個神仙!”王倫不遠,有兩人正在說起這事。
“什麽神仙,怕不是混吃混喝的假道士!”
“嘿……開始我也不信,不過他能化水成冰,隔空取茶這是不錯的!”兩人越說越遠,轉眼間進了茶樓。
“哥哥,我們也去看看!”王倫身後,廣惠向王倫提議道。
左右無事,距離回山還早,王倫便答應一聲,“好,我們看看去!”
“仁宗嘉祐三年春,江南瘟疫流行,不久便傳至東西二京。坐鎮南衙的開封知府包青天,取出自己的俸銀,施舍湯藥,卻無濟于事,病人越來越多。仁宗天子無奈,采取大臣的建議,親手書寫聖旨一道,降禦香一炷,欽差内外提點殿前太尉洪信爲天使,前往江西龍虎山,宣請張天師星夜來朝,祈禳瘟疫。”
“洪信領了聖旨,帶了數十名随從,直奔江西信州貴溪縣。不止一日,洪信一行人馬來到信州,大小官員迎接了,次日陪同洪太尉來到龍虎山下。龍虎山上清宮的住持率領衆弟子,鳴鍾擊鼓,香花燈燭,把洪信一行迎到山上。來到三清殿,洪信請出聖旨,不見當代龍虎山天師,便開口問道:天師在何處?請他來接聖旨。”
王倫幾人進了茶館一看,卻是一位道人正在說書。若是平常太平時節,倒也有說書人在茶館說書,但是都是些曆史掌故。也就是三國、隋唐,沒有新意,這次講的卻是本朝故事,因此來的人很多。
王倫三人找了個位置坐下,這才看清楚此人的樣貌。頭戴九宮玄冠,身穿八卦羽氅。黃絲縧飄漾仙風,玉拂塵端凝法相。腰系雜色彩絲縧,背上松紋古銅劍。白肉腳襯着多耳麻鞋,綿囊手拿着鼈殼扇子。八字眉,一雙杏子眼;四方口,海下三绺長髯。望中識瑤島儀容,行處顯蓬萊氣象。
“哪裏來的道人,竟然知道這等故事!”王倫心中有所一問,隻好繼續聽下去。
“那龍虎山的主持回答道:回禀太尉大人,這代天師号曰虛靖天師,性情清高,住在山頂的茅庵裏,不在本宮太尉洪信一見求見不成便問如何是好,那主持說道:天子要救萬民,隻有請太尉齋戒沐浴,自背聖旨,焚燒禦香,步行上山叩拜天師,方可得見。洪太尉雖然心中不願,可是身負皇命,隻得依着主持。”
“第二天天不亮,衆道士便伺候洪太尉香湯沐浴,換了布衣麻鞋,吃了素齋,用黃布包了聖旨,背在背上,手提銀香爐,燒着禦香,指明路徑,送他上山。洪信口誦天尊寶号,獨自登山,翻了兩三個山頭,走了約有二三裏路,已經腳酸腿軟,心中有些不快。就在這時,忽聽雷鳴般一聲大吼,從松樹後跳出一隻猛虎來。洪信驚叫一聲,跌倒在地。那隻猛虎望着他,咆哮一陣,往後山跳了下去……”
“回到上清宮,洪信埋怨衆道士不該騙他上山,幾乎葬身虎口蛇腹。住持卻說,那虎和蛇都是天師試探他的心誠不誠的,而那位小道童就是天師。既然天師已知聖上宣召,此時早已去了,請太尉寬住幾日,遊玩一番。随後,住持設素筵宴請太尉,飲酌至晚。次日早膳後,住持和衆道士陪同洪信遊山。洪信遊覽了各處宮殿,最後來到右廊的一所殿宇前,隻見殿門上用胳膊粗的大鎖鎖着,檐前匾上寫着伏魔之殿四個金字。洪信問:這是什麽殿?住持說:這是大唐洞玄國師封鎖魔王的,每一代天師都要加一道封皮,使子子孫孫不得妄開。洪信說:我要看看魔王是什麽模樣。住持慌忙說:太尉,這殿絕不能開。太尉動了怒,說:你們不讓我看,回到朝廷,我就向皇上說你們違背聖旨,不讓我見天師,假稱鎮鎖魔王,妖言惑衆,把你們都充軍到邊遠軍州受苦!”
“住持被逼不過,隻好叫來幾個火工道人,砸開鐵鎖,打開殿門。洪信走進去,裏面黑沉沉不見一物。他命從人點起十多個火把,見殿中一個巨大的石龜馱着一通石碑,碑上刻有四個大字:遇洪而開。洪信說:你們不讓我看,卻不知幾百年前就已注定教我開看。你們多給我喚幾個人來,用鋤頭鐵鍬把它挖開!住持慌忙相勸,怎能勸得下?太尉命衆人搬開石龜,掘有三四尺深,見有一塊青石闆。衆人撬開石闆,洪信探頭一看,是個黑洞洞的萬丈地穴。突然,地**一陣雷鳴似的響亮,一道黑氣沖出來,掀塌了半個殿角,直沖到半天雲霄,散作百十道金光,往四面八方去了。衆人大吃一驚,抱頭鼠竄。洪信目瞪口呆,再不敢待下去,慌忙收拾行裝,帶着從人下山。”
說完那道人歎了口氣,念出一首詩句,道:“千古幽局一旦開,天罡地煞出泉台。自來無事多生事,本爲禳災卻惹災。”
等這道人講完,有人忍不住問道:“不知道長仙鄉何處,尊姓大名?”這卻是問出了在場所有人的問題。
那道人拂了下浮塵,打了個稽首,道:“貧道薊州九宮縣人氏,拜二仙山紫虛觀羅真人爲師,道号一清先生,人稱入雲龍公孫勝的便是!”
聽到這裏,王倫眼睛放光,卻是他!難怪!
“原來是二仙山的道長,對這事情如此清楚,我還以爲是龍虎山的天師呢!”
那茶館又有人道:“幸虧你是個道長,若是旁人說這些怕不被抓走!”
那前朝仁宗皇帝說事,又是妖魔鬼怪的,确實犯忌諱。不過,當今天子信奉道教,自稱道君皇帝,朝廷對道人也是多有優待的。公孫勝如此講,倒是不怕人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