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王倫還謙遜,不肯多說,但是擋不住張仲熊不住追問。王倫隻好把後世看到的一些兵書戰例稍加改變講給張仲熊聽。張仲熊畢竟受時代限制,哪裏有王倫知道的多。
王倫侃侃而談從軍制建設到旗鼓号令,從戰術戰法到地形後勤,使張仲熊聽得如癡如醉。往常對于這些東西,張仲熊隻有一個模糊的概念,現在有王倫講解他如撥雲見日一般。
終于到了張府,張仲熊把王倫帶進客廳,意猶未盡的說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往後希望王兄常來走動。”
雖然之前與張仲熊有過不快,但是張仲熊也算幫過自己,通過這次交談也覺得這人可交。王倫謙遜的回答道:“張兄謬贊了,我這隻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能與張兄相交王倫求之不得!”
張仲熊吩咐下人,給王倫上茶,然後說道:“我這也是挂個閑職,比不得我大哥在西軍真刀真槍。”
王倫喝了口茶,心想原來張叔夜的長子在西軍任職,隻是不知道是什麽地方。
這時有下人前來禀報,“二少爺,老爺早就吩咐了,客人來了帶到小校場去找他。”
張仲熊見怪不怪,對着王倫說道:“走吧,我們去校場。”
張叔夜現今雖然身爲徽猷閣待制,濟州知州,地地道道的文官身份。但他曾在西北戍邊
喜于兵事,尤其善射,閑暇之餘也試試身手,活動筋骨。
說是小校場,其實沒有多大,寬隻有十幾步,長倒是有一百四五十步。場地上放着兩把石鎖,一個武器架子上有刀槍劍戟。
王倫跟着張仲熊來到校場上,看見校場中一位老者正在張弓搭箭。正是濟州知州張叔夜,隻見他戴着一頂綠緞子繡花頭巾,身上同樣穿一件綠緞大繡花戰袍,紅坎披肩,紅色紮袖,一條軟金帶勒腰,腳穿一雙銀底綠緞靴。
“嗖”的一聲,這一箭正中靶心。
張仲熊這做兒子的乖覺,當先向張叔夜行禮。“父親大人神技!”
王倫也來到跟前向張叔夜作了一個揖道:“見過張大人!”
張叔夜點點頭,說道:“不須多禮!”
接着張叔夜把手中的弓箭交給了張仲熊,張仲熊有心賣弄,拿着弓箭向後走。
剛剛張叔夜射箭大約在八十步左右,王倫看張仲熊一直走也不停,心道倒要看看他的射術。
張叔夜見張仲熊在自己跟前賣弄,有些不自然,也怕他在王倫面前出醜,開口提醒道:“已經有一百步了!”
張仲熊卻微微一笑,說道:“還是再遠些吧!”一直走到一百二十步上才停下。
隻見張仲熊屏氣凝神,眼睛盯着箭靶,從一個面變成一個點,一箭射出,正正好好中在紅心。
張仲熊看着自己的老子得意洋洋,伸手一丢把弓箭給了王倫。“王兄也試試身手!”
王倫原本跟着張仲熊觀看箭術,沒想到張仲熊讓自己射箭。推脫道:“這我卻是不熟的。”
在後世王倫也去過射箭俱樂部,騎馬俱樂部之類的,但那都是娛樂。現在這個時代的弓馬可都是實實在在的,他還沒有試過。
張仲熊隻當王倫謙虛,說道:“王兄可不要藏拙,射一箭也是無妨!”
張叔夜看着王倫若有所思,也勸道:“就射一箭,讓我看看!”
見張叔夜開口,王倫這回不好推辭,隻得試試。王倫首先試了試這張鐵胎弓的力量,雙手一拉,估量這弓有一石以上。這已經不低了,是張硬弓。按宋朝軍制,“弓射一石五鬥”就屬于一流武士,有資格入選禦前“班直”,做皇帝的貼身侍衛。
從箭壺中取出一隻箭,搭在弓身上,王倫吐氣開聲将鐵胎弓拉了個滿月。一旁張仲熊看得驚奇,張叔夜也連連點頭。
“嗖”這一箭急速而出正中箭靶上。
不過有些遺憾,沒有正中靶心。王倫生出好勝之心,調整了下身姿,又拿出了一支箭。身心合一,弓如滿月,一箭射出不偏不倚正中靶心。
王倫找到狀态,毫不停留,一連又射了三箭都中在靶心。
張叔夜拍着手當先叫好,“好!好箭法!”
射箭臨敵不過三四發,王倫一口氣射了五箭讓張叔夜刮目相看。
這時王倫才驚醒自己的無狀,向張叔夜一拱手。“比不得大人出使遼國的神射,威震異域,爲國揚威。”
王倫提到的是張叔夜平身得意之事,早年他被賜進士出身,官居右司員外郎。之後奉命出使遼國,與遼人比射箭,首先命中目标。遼人驚詫,想他所引的弓。張叔夜以無前例爲由拒絕。
“陳年舊事罷了!”張叔夜擺擺手,然後問王倫道:“我看你初時并不精通,而後三發接中這時爲何?”
王倫實話實說道:“這些年許久不練,有些生疏了。”
張仲熊隻道是王倫謙虛,開玩笑道:“這要是生疏,那我這箭術就更不夠看了。”
王倫把手中的鐵胎弓雙手遞向張叔夜,要物歸原主,說道:“也多虧了大人這張好弓。”
張叔夜把手一推,說道:“這張弓就送給你了!”
王倫聽到張叔夜的話很是意外,這張上好的鐵胎弓制弓需幹、角、筋、膠、絲、漆六種上好材料。收集費力不說,造弓也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
王倫剛要推謝,張叔夜又說出了一句讓王倫驚訝的話來。“我打算舉薦你參加今年的武舉!”
宋朝軍隊兵器以弓弩爲主,弓弩兵在宋軍中占六成以上,由于弓弩是主要兵器,所以宋朝時衡量一個人的武藝,都是以臂力作爲第一标準的,即看能挽開多少鬥的弓.
這時王倫才明白張叔夜爲何要考教自己的射術,在武舉考試中射箭一項是重中之重.
張叔夜給自己指出了另一條道路,王倫激動莫名。“王倫愧受了,多謝大人!”王倫誠心實意感謝張叔夜,一揖到底。
文官不成武官也不錯,畢竟沒多久北宋就要滅亡,有權有兵才是王道。
張叔夜受了王倫這一禮,說道:“原本這舉人之位,你能考中,可是……”停頓了下,張叔夜沒有說下去。
王倫知道張叔夜沒有說出的話,其實這也在他意料之中。
“聽二郎和我說了你的策論還有你的武藝,所以我才生出了這樣的想法。”張叔夜繼續說道。“文武都是一樣,爲國效力,你不要讓我失望!”
張叔夜口中的二郎自然是張仲熊,他鐵定心爲國薦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