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間,衆人休息,都是修道之人,倒是對這外界的氣候感覺不大。盡管峰頂風大,但是衆人休息之時也都在打坐靜心,出奇的一緻。
主席台上的四位大師則與張天師交流着。
慧通禅師一臉慈祥,手握念珠,不時看向遠處站在外圍觀看風景的陸銘。
陸銘不是道士,此次交流大會都是道門中人,所以都身着道服,陸銘着運動服飾,怎麽看起來都是那麽的格格不入。陸銘也是深知此點,也是實在疏忽,并沒有從天師那裏要來一套道服着身,顯得太過明顯。所以,中午時分,用過午餐,他就在外圍眺望風景,并沒有在衆人這裏打坐休息。
毛小天也沒有上前搭話,所以也是清淨。
張天師看到慧通禅師不時望向陸銘,心中也知曉自己疏忽了。
張天師對慧通禅師道:“大師在看何處?”
慧通禅師微笑點頭,說道:“阿彌陀佛,貧僧在看那一人一景,又或者非人非景。”
“慧通禅師何出此言?”玄學協會的一位大師道。
說話的這位大師是玄學協會的副會長,名喚周玄。旁邊的那位副會長,名喚令狐陽。而坐在張天師身旁的則是玄學協會的會長,名喚文太一。
慧通禅師擡手指了指陸銘,又在空中畫了一個圈,“這就是一人一景。”
周玄又笑着問道:“那禅師所說的非人非景又是指什麽呢?”
慧通禅師又指了指陸銘,微笑着說道:“此人亦人非人,自然也就亦景非景了。”
文太一看了看陸銘,眉頭皺了一下,随即又舒展開,對張天師問道:“張天師,這位年輕人應該不是龍虎山的弟子吧?”
張天師點了點頭,也不隐瞞,說道:“實不相瞞,此子的确非我龍虎山之人,但卻與我龍虎山緣分頗深,如今更是在我龍虎山修習。此次,受本座相邀,以我龍虎山弟子的身份參加此次交流大會。”
“原來如此。”文太一自語道。
事實上,不僅慧通禅師覺得陸銘不凡,文太一也是看出了陸銘與其他弟子不一樣的氣勢,那種融入大自然的境界可不是什麽人都能做到的。
慧通禅師剛才所言就是因爲陸銘此時感悟這圭峰,有一種相融相惜之感,這才被禅師說成一人一景,非人非景。
或許其他人不明白此話何意,但是文太一作爲玄學協會的會長,修行高深,造詣頗高,也看出了陸銘此時感悟圭峰,盡然如此快的融入其中,這才有非人非景之說。
一人一景是外在,這自不必說。而非人非景說的是,陸銘融于自然,此時已不算是人,而這本是死物的圭峰之景卻猶如活了一般,也不算是景了。
文太一看了看陸銘又問道:“敢問天師,不知此子是何來曆?”
張天師笑了笑,并未言語。四人也就明白了其中的含義,這是張天師刻意隐瞞,不願意透漏這可以與那圭峰融爲一體之人的來曆和身份。既然張天師不便相告,文太一等人也不再繼續追問。
正所謂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能與圭峰相呼應,也隻能說明此人與大自然親近,并不能證明他在其他方面也有所造詣。如此交流大會,幾人正好看看這位來曆神秘的年輕人能取得什麽樣的成績。
陸銘不知身後張天師五人的談話,他如今身心舒暢,心靈清澈,感覺這圭峰似乎與自己就像魚入深水,頗感舒适,有一種都不願意離開的感覺。
午間時間頗短,各派弟子都在打坐中度過,陸銘卻在舒适的大自然懷抱中度過。
大會繼續,所有參加比試的弟子都早已寫好了那七處風水之地的答案放置在了桌子上。
李德仁大師來到張天師五人面前,說道:“張天師,文會長,慧通禅師,周副會長,令狐副會長,評鑒可以開始了。”
五人同時起身,點了點頭向主席台下走去。
評鑒并不需要按照抽簽順序進行,隻需要從廣場一頭依次向後開始即可。
第一位本應該是龍虎山,隻是爲了公平起見,五人從後向前開始,這樣最後一位才能輪到龍虎山。
二十八個門派,每個門派又都有十幾名弟子參加比試,張天師、文太一等五人會将這些弟子寫下的答案分析,再将他們的評鑒寫在他們的答案旁。交流大會本就是切磋交流學習的大會,自然所有弟子都需要知道他們的不足,這就體現了天師和四位大師評鑒的重要性。
時間慢慢流逝,陸銘坐在座位上,看着下方張天師和四位大師忙碌着寫下評鑒。要知道這五位要寫的評鑒足有幾百份,也是一件苦差事。所以衆人都安靜的等待着,表示了足夠的尊重。
七處風水之地的答案其實是固定的,風**名不會有二。隻是這些門下弟子所看出的東西就不相同了。要知道這些弟子不僅要寫出自己堪輿出的風**名,還要寫出自己看出的一切,如何判斷而出等等相關内容。所以,才加大了五位大師評鑒的時間。不然,隻需要直接公布七處風**的名稱即可。
當然,重點是五位大師也可以從這些弟子的答案中看出他們對堪輿風水之術的造詣,才可以知曉他們的在風水堪輿之上的綜合能力。
一下午的時間,慢慢的流逝着。終于,五位大師走到了龍虎山弟子的位置。
事實上,這五位最感興趣的還是陸銘的答案。中午就已經存了想看看這位神秘年輕人綜合能力的想法,自然不會錯過評鑒他寫下的七處風**堪輿的答案。
隻是在五人看到陸銘的答案時,都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五人相互看了看,又相互點了點頭,最後竟然沒有在陸銘的答案上寫下任何評鑒的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