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趙耀國沒有讓特魯尼等太久。
在公布了“國家新能源戰略”規劃之後,趙耀國就對巴鐵、波斯、沙地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贊比亞、坦桑尼亞與錫蘭進行了國事訪問。雖然在每個國家也就呆了兩三天,但是一圈走下來,怎麽也要大半個月。
在趙耀國搭乘元首專機前往巴鐵首都的時候,遠航艦隊已經回到了本土軍港。
次日,趙耀國跟巴鐵總理進行正式會晤。又過了一天,趙耀國與巴鐵總理共同出席了華夏企業在巴投資簽字儀式。在這一百多份投資協議得到落實後,華夏企業在巴鐵投資将達到三千億華元。按照華夏當局公布的官方資料,在接下來的十年之内,華夏當局繼續爲在巴投資企業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建立以“華巴經濟走廊”爲中心樞紐的南亞工業帶。巴鐵當局也對此表示了高度歡迎,不但爲在巴投資的華夏企業提供一切政策上的便利,還将加強安全保護措施。用巴鐵總理的話來說,巴鐵即将迎來一個黃金發展時期,巴鐵将在華夏的無私幫助之下成爲南亞最強國。
當然,這不止是巴鐵總理的認識,而是兩億多巴鐵民衆的共同認識。
在過去,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華夏隻能爲巴鐵提供基本安全保障。現在,華夏已經發展起來,開始幫助巴鐵搞經濟建設。連最底層的巴鐵民衆都知道,隻有華夏會真心誠意的幫助巴鐵,也隻有華夏會提供無私的援助。更重要的是,華夏已經在現代化建設中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奇迹,而且華夏也是二戰之後唯一由農業國轉變爲工業國的大國,更是當今全球第一工業國。有華夏自身做的榜樣,上到總理、下到平民,所有的巴鐵人都相信,巴鐵能夠借助騰飛的華夏實現工業化。
其實,在援巴項目上就體現了出來。
由華夏當局承擔的援巴項目以教育、醫療、衛生等關系民計民生的基礎建設爲主,而且主要以人員方面的援助爲主,即華夏将在未來十到二十年之内,通過政府資助的方式鼓勵華夏人員去巴鐵從事教育與醫療事業。此外,華夏還将以遞增的方式爲巴鐵學子提供留學深造的機會,最終達到每年十萬名。
顯然,任何國家在現代化的道路上都得以培養人才爲先。
當然,也隻有巴鐵得到了華夏無私的,而且是全力支持。
在波斯,趙耀國跟波斯總統商讨的主要是投資問題,即華夏企業在波斯的油田開采中所占的份額。
到了沙地國,趙耀國談的同樣是能源,即希望與沙地國的關系能夠穩健發展。
要知道,在花旗大力發展頁岩油之後,華夏在過去的十多年裏一直是沙地國的第一石油出口對象國。
在非洲的三個國家,趙耀國談的依然是發展,不過提供的援助并不是很大,至少比不上巴鐵。
訪問的最後一站,即錫蘭,趙耀國主要談的是安全問題。
當然,錫蘭與巴鐵早已結成聯盟,而且錫蘭本來就是一個彈丸小國,所以經濟發展的問題根本不需要趙耀國親自過問。
趙耀國的這一輪出訪,已經表明了華夏的戰略布局。
很明顯,所謂的“國家新能源戰略”就是一個搞基礎建設的幌子,華夏依然需要從中東産油國大量進口使用,要不然趙耀國也不會去波斯與沙地國,還努力跟這兩個相互仇視的國家保持友好關系。華夏還需要産自非洲的資源,特别是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礦産,趙耀國才去了三個非洲國家。隻是,不管是中東的石油、還是非洲的礦産,都需要經印度洋運回華夏,也就需要确保戰略航線的安全,所以趙耀國去了錫蘭,而且談的就是安全問題,也許他已經跟錫蘭總統在建設海軍基地的問題上達成了協議。可以說,趙耀國的此輪外交訪問就是圍繞着能源、礦産等戰略物資進行。他所做的這些努力是要鞏固海外資源産地,爲華夏的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用克雷格的話來說,繞來繞去,華夏依然無法回避能源安全的問題。
隻不過,這還不夠全面。
“表面上,趙耀國是在爲華夏的能源與礦産安全做努力,但是往更深層次看,趙耀國的這一輪訪問也是在爲建立一個以華夏爲核心的經濟圈做鋪墊。”特魯尼是商人,看待事物的目光跟政治家完全不同。“雖然我們的《減稅法案》還沒有正式實施,而且要幾年之後才會産生影響,但是趙耀國非常清楚,在《減稅法案》的影響之下,由我們發起的‘發達國家俱樂部’就将發揮出威力。到那個時候,華夏需要考慮的不隻是如何獲取能源與礦産,還有如何保住海外市場。相對而言,後者更重要,因爲隻要跟波斯與伊萬國保持友好關系,華夏就能獲得必須的石油與天然氣。對于正快速發展,而且日益強大華夏企業來說,失去海外市場是一場巨大災難。”
“問題是,CIA送來的情報怎麽解釋?”克雷格問了一句。
“你是說華夏發展核能的那份情報?”在克雷格點頭之後,特魯尼才說道,“顯然,這隻是備不時之需。”
“可是……”
“還有,那隻是情報,對吧?”
克雷格歎了口氣,沒有跟總統争辯,隻是他覺得那不止是一份普通的情報。
就在幾天前,CIA送來了一份情報,在華夏的“國家新能源戰略”規劃中,準确說是第二階段,華夏将在國内建立一百座兩千兆瓦級核電站,撞機量相當于十座三峽電站,而且實際發電量是此兩倍以上,因爲核電站不會受氣候影響。隻要這一規劃得到落實,那麽十年之後,華夏國内用電将有一半由核電提供。也正是在這個基礎之上,華夏将提前建設覆蓋全國的超高壓電網,還會同步推廣電動汽車等新能源交通工具,以此大幅度降低對化石能源的需求。隻是,該情報中沒有提到相關投入會是多麽巨大。隻是建造一百座兩千兆瓦級核電站就需要數十萬億,而改造電網,建造面向電動汽車的充電站,以及相關領域的建設恐怕連一百萬億都打不住。
華夏當局有這麽多錢嗎?
還有,在十年之内抽出如此多的資源搞基礎建設,華夏的經濟會受到多大影響?
顯然,這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單純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如果華夏在十年之内拿出上百萬億、甚至是數百萬億的資金搞基礎建設,其國民經濟必然崩潰。雖然華夏的經濟總量已經十分龐大,國民生産總值即将到一百萬億,但是要拿出十分之一以上的社會總産值去搞基礎建設,在和平時期是絕對不敢想像的事情。
正是如此,特魯尼才覺得那份情報不可信,甚至認爲是華夏當局故意放出的煙幕彈。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CIA提供的情報沒有問題,那麽在十年之後,華夏對進口能源的需求将會大幅度降低,還有必要跟波斯、沙地國等能源輸出大國搞好關系嗎?就算有,也不需要趙耀國親自出馬。正是無法從根本上擺脫對進口能源的依賴,華夏才需要跟所有的能源輸出國搞好關系。
此外,CIA提供的另外一份情報也能證明這一點。
這就是,華夏一直在穩步推進以石油爲中心的戰略儲備體系,預計将在五年之内把戰略儲備能力提高一倍以上,即讓儲備的石油達到九十天的水準。持續下去的話,十年之後就能達到一百八十天的水準。也就是說,到那個時候,華夏儲備的石油能滿足國内消費市場一百八十天的需求。
顯然,花旗也不過如此。
如果真的能夠用核能取代化石能源,用電動汽車取代燒油的汽車,華夏需要儲備這麽多的石油嗎?
要知道,華夏本身也是産油國,而且占到了總消費量的三分之一。
如果核能能取代化石能源,那麽華夏自己生産的石油就足夠航空、化工等領域的正常消耗了,根本沒有必要儲備太多石油。
這些,讓特魯尼相信,趙耀國故意搞了個“國家新能源戰略”規劃出來,目的就是要花旗等國在該領域跟進,以此消耗花旗的國力,同時掩蓋其真實戰略企圖。很明顯,華夏依然要高度依賴進口能源。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内,華夏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而這就是華夏的死穴。
一個國家再強大,如果連維持國民經濟正常運行的能源都沒有,還有什麽可怕的呢?
在曆史上,類似的事例比比皆是。一百多年前的日耳曼,在工業領域全面超越了大不列颠,卻因爲沒有充足的能源,兩次遭受慘敗。後來的扶桑也是如此,同樣因爲沒有足夠的能源而遭受慘敗。
當然,特魯尼也相信,隻要能抓住華夏的死穴,那麽華夏的下場會更加悲慘。
《減稅法案》隻是一個開端,或者說爲特魯尼的下一步行動打下了基礎。接下來,就應該在能源問題上做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