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花旗已經幾十年沒有生産常規潛艇了。
在沖突之後的兩年内,華夏總共出售了二十六艘常規潛艇,而且全是在039B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S26與S20型。也正是依靠這兩種潛艇,華夏一躍成爲全球第一大常規潛艇出口國,二十六艘的訂單總價高達四百二十億綠币。隻不過,這二十六艘潛艇的交付工作一直持續到十多年之後。
華夏潛艇能夠熱銷,也是沖突的結果。
雖然華夏沒有承認扶桑第三護衛群是被自己的潛艇殲滅,扶桑當局也沒有承認,雙方甚至沒有公布任何與第三護衛群遭到伏擊有關的消息,但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也沒法管住參戰官兵的嘴巴。關于華夏潛艇伏擊第三護衛群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傳得沸沸揚揚,甚至被人添油加醋。
當然,這些傳聞并非全都不可信。
最有說服力的是,在扶桑當局宣布停火後幾個小時,一艘華夏海軍的常規潛艇出現在東海,而且在上浮之後得到了航空兵的全程掩護。在返回基地之後,這艘潛艇就被送進維修船塢,該艇的官兵也被隔離了起來,直到數日之後才返回駐地。再說了,沒有被擊沉的那艘扶桑驅逐艦确實挨了一條魚雷,還是隻有潛艇使用的重型魚雷。所有迹象都表明,伏擊第三護衛群的就是華夏海軍的潛艇,而且很有可能是常規潛艇。至于是一艘潛艇,還是幾艘,根本不重要。别忘了,扶桑海上自衛隊的護衛群以反潛爲主,卻遭到華夏潛艇伏擊,足以證明華夏潛艇的戰鬥力。
幾個月後,華夏就與波斯簽署了軍售合同,以一百二十億綠币的總價,向波斯出口了八艘S26型潛艇,其中四艘在華夏建造,另外四艘由華夏提供技術援助在波斯的海軍造船廠建造。此外,合同還包含了人員培訓與技術轉讓。在完成了這份合同後,因爲對S26的性能十分滿意,波斯還花費八十億綠币從華夏直接采購了四艘S26T型潛艇,其中包含對原有八艘進行現代化改進。也就是說,隻是波斯就用了兩百億綠币從華夏采購了十二艘潛艇,這也是當時金額最大的軍售之一。
華夏潛艇能熱銷全球,不止是性能出色,也不止是價格合理,還與華夏願意接受多種付款方式有關。拿波斯訂購的十二艘潛艇來說,雖然合同總金額高達二百億綠币,但是波斯實際支付的隻是第一批四艘的六十億綠币,另外一百四十億全以油田開采權轉移支付。對于很多資金不是很寬裕,特别是缺少外彙的國家來說,易貨交易顯然更受歡迎。再說了,華夏也歡迎其他國家用華元購買軍火,因此對很多與華夏在經貿領域往來密切的國家來說,購買華夏的軍火更加劃算。
當然,不止是潛艇,還包括戰鬥機、防空系統、反艦導彈。
簡單的說,通過出售軍火,并且在軍火貿易中鼓勵購買國用華元支付,對推廣華元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從這個角度來看,華夏與花旗不隻是在軍火貿易上展開競争,更是通過軍火貿易争奪國際金融的話語權,或者說華夏通過推銷軍火提高華元在國際金融中的地位,而受到威脅的就是花旗。
對華夏與花旗這樣的大國來說,多賣點軍火與少賣點軍火,影響微乎其微。從具體的數據來看,在沖突之後的五年内,華夏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收獲了大概六百億綠币,而華夏本國的軍費開支爲一萬四千億,其中的采購費用爲三千五百億。也就是說,出口軍火的收入隻相當于本國采購費用的六分之一。哪怕賣得少一點,比如出口減少了一百億,對華夏軍火企業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畢竟華夏本國的軍事建設所提供的巨額訂單就能讓軍火企業賺到足夠的利潤。在花旗也是如此,即花旗出口的軍火相當于本國軍備采購的七分之一,對花旗軍火企業的影響很小。
兩國在全球範圍内傾銷軍火,除了政治與外交方面的因素,就是在爲金融服務。
要從花旗購買軍火,自然得用花旗的綠币支付。雖然華夏不反對購買國用綠币支付購買軍火的費用,但是更歡迎買家用華元支付。如果買家需要華夏提供貸款擔保,或者要采用易貨貿易,就更得用華元結算。很明顯,在推銷軍火的同時,華元也被衆多需要從華夏購買軍火的國家當成儲備貨币。
隻是,圍繞金融話語權的對抗,僅僅是華夏與花旗經濟對抗的冰山一角。
在這個大舞台上,華夏與花旗扮演了兩個截然相反的角色。
随着特魯尼赢得了第二屆任期,花旗在反全球化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隻不過,特魯尼并沒放棄貿易,也沒否認貿易的巨大價值。在第二屆任期中,特魯尼除了繼續推進再工業化之外,最主要的經濟政策就是建立以花旗爲中心的區域經貿組織,以此确保花旗在經濟上的絕對霸權。
事實上,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早在數年前,華夏的工業産值就超過了花期,成爲全球第一大工業國,而且是唯一的全工業國。雖然在高端制造業領域,花旗依然有着絕對霸權,特别是在引領全球經濟發展的尖端産業方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動搖花旗的地位,但是在華夏開始推進産業革命,特别是在高端制造業上發力之後,花旗的霸權地位史無前例的受到了直接挑戰。可惜的是,在花旗當局認清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無法阻止華夏的前進步伐了。關鍵就是,花旗無法在保持全球霸權的同時跟華夏在經濟領域展開全面競争,因此要想什麽都不丢掉,花旗就必須借助其他國家的力量。
别忘了,再過幾年,華夏的經濟總量就将超越花旗,成爲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憑借龐大的體量,華夏必然會在高端制造業向花旗發起挑戰。事實上,華夏已經在很多領域發起了挑戰。比如C919支線客機已經獲得了幾乎所有華夏航空公司的訂單,隻是國内銷量就超過了兩千架,基本取代了B737與A320。幾年之後,華夏的第一種三百座級别的寬機體客機,即C929就會下線。不出所料的話,很快就會取代B767與A330。等到規劃中的遠程客機,即C939問世,至少華夏民航市場就與花旗、歐洲的客機沒有什麽關系了,而華夏民航市場正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類似的事情在各個行業都在發生,即便是花旗引以爲傲的芯片行業,也即将遭受來自華夏的沖擊。按照華夏在數年前提出的芯片産業規劃,最快在西元2025年,華夏的芯片企業将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占據全球總産量的半壁江山,從根本上解決高度依賴進口的問題。
從根本上講,當擁有十四億人的華夏全面實現了工業化,并且走上科技興國、以及科技創新的道路,隻是巨大的慣性就能碾碎遇到的所有障礙,包括競争對手。要知道,華夏是全球第一個十億人口級的工業國。
站在花旗的角度看,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人口,即能夠組織起來進行工業化生産的勞動力規模。
在花旗積極推動下,包括楓葉國、澳國、大不列颠在内的十多個國家響應建立區域經貿組織的号召。照此趨勢發展下去,最終将出現一個囊括了十多個發達國家,擁有九億人口的龐大經濟體。雖然在人口規模上,依然比華夏少,但是憑借更堅實的基礎,特别是在高端制造業的優勢,這個以花旗爲首的經濟體必然會繼續掌控世界經濟命脈,花旗也将繼續主宰全球經濟的制高點。
與花旗截然相反,華夏依然在推動經濟全球化。
因爲做爲後來者,所以華夏很難在發達國家俱樂部裏找到盟友,畢竟沒有一個發達國家願意跟一個擁有十四億人,能夠在任何一個行業内投入足夠的人力資源,從而輕易碾壓所有競争對手的國家分享已經擁有的市場。即便隻是爲了維護自身利益,這些既得利益者也會義無返顧的追随花旗的腳步,成爲華夏的競争對手。
顯然,華夏能夠争取的隻有非發達國家,也就是發達國家之外的國家。
其實,這也是沖突之後,華夏在外交政策上最爲顯著的特點,即以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名義,在衆多國家進行廣泛投資,通過投資擴大華夏的影響力,最終以經濟上的密切關系爲華夏的衆多企業開辟海外市場,而這些海外市場所帶來的利潤,必然會提高華夏企業在各個行業的競争力。
毫無疑問,華夏與花旗在經濟領域的競争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争。
隻是,沒有任何人懷疑經濟戰争的重要性。
花旗以經濟立國,華夏同樣以經濟立國。當兩個經濟規模最龐大的國家開始在各個領域展開直接競争的時候,沒有一個國家能置身事外,也沒有一個國家不會受到影響。雖然這不是兩個大國對抗的最終形式,但是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結束之後,必然隻有其中一個能夠屹立世界之巅。
由此可見,華夏與花旗的對抗根本無法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