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肯定什麽?”小早田秀吉也明顯在壓制怒火。
“戰場上有j-20a,數量不少,而且華夏空軍擁有的j-20a比我們的f-22a多得多,至少有數十架。”
“第二批f-22a已經到達,什麽時候能夠投入戰鬥?”
“最快也要今天下午,不過最好是今天晚上,因爲這批f-22a的飛行員已經連續飛行十多個小時,需要休息。”
“你能保證在今天晚上執行轟炸任務?”
“最遲在天亮之前完成轟炸任務。”
“山野君,你應該知道,我們沒有多少時間了。雖然第三護衛群将在明天夜間到達,但是等到那個時候,我們恐怕沒有多餘的選擇。必須在今天晚上執行轟炸任務,海自會同步發起進攻。”
“我會盡力而爲。”
“希望你能說到做到。”
結束通話,山野和夫才歎了口氣。
雖然沒有指責小早田秀吉的意思,但是山野和夫覺得,防衛大臣給空中自衛隊的負擔實在太重了。到現在,空中自衛隊已經損失了四架f-22a、十七架f-35a、十四架f-15j與三十多架f-2戰鬥機,還有一架e-767與一架e-2d。當然,那架e-2d不是被擊落的,而是因爲故障墜毀。如果把海上自衛隊損失的直升機算上,那麽從交火到現在,總共損失了一百多架作戰飛機。更重要的是,與這些作戰飛機一同損失的是數十名比飛機更寶貴,無法用價值衡量的精銳飛行員。
在跟小早田秀吉通電話之前,山野和夫收到了一份報告。
派出去的水上飛機,隻在東海找到了十一名飛行員,其中八人受了重傷,另外的全都失蹤,很可能已經成了鲨魚的早餐。這些飛行員全都來自f-2的中隊,因爲跳傘海域離扶桑本土數百千米,所以營救行動十分困難。按照搜救部隊報告,救回那些還沒找到的飛行員的概率幾乎爲零。
沒有飛行員,就算有再多的戰鬥機也沒用。
當然,戰鬥機也算不上多。
在沖突爆發前,扶桑空中自衛隊隻獲得了兩個大隊的四十架f-35a,而且在之前的訓練中摔掉了一架。除掉已經被擊落的十七架,還剩下二十二架。因爲必須留下一些戰鬥機執行本土防空任務,所以能夠部署到琉球,用來跟華夏空軍交戰的f-35a不超過一個中隊,也就是十來架左右。哪怕把已經到達的第二批f-22a算上,扶桑空中自衛隊現在擁有的具備可信戰鬥力的四代機也隻有三十八架,而能夠用于東海隻有二十多架。至于幾十架f-15j,顯然不頂事。
與之相比,華夏空軍隻是能夠用于東海的戰鬥機就不會少于兩百架,其中j-20a的數量肯定在二十架以上,或許有四十架。華夏軍方的保密工作一向出色,誰能知道華夏空軍到底裝備了多少j-20a呢?如果把華夏海軍航空兵算上,那麽華夏能夠投入東海戰場的作戰飛機必然在三百架以上。
顯然,隻是巨大的數量就足以碾壓扶桑空中自衛隊。
更重要的是,華夏空軍擁有的不隻是數量優勢,還有質量上的優勢。
不是說華夏空軍的j-20a比f-22a更好,而是華夏空軍擁有系統的優勢,擁有很多扶桑空中自衛隊夢寐以求,卻始終沒能獲得的作戰飛機。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電子攻擊機。
早在多年前,扶桑空中自衛隊就提出從花旗購買ea-18g,還得到了内閣支持,甚至說服了國會的議員。可惜的是,在扶桑當局向花旗提出購買意願之後,卻被花旗一口回絕。理由是,ea-18g這類電子攻擊機是典型的進攻武器,對于專職防守的扶桑空中自衛隊來說根本不需要。
道理沒有錯,可是現代戰争靠一味的防守就能取勝嗎?
當然,扶桑空中自衛隊缺少的不止是電子攻擊機。
在c-2實現了量産之後,扶桑空中自衛隊以其爲平台,改造了大型電子戰機。隻是,受到搭載設備限制,這些大型電子戰機是徒有其表。原因很簡單,電子戰機的關鍵并不是空中平台,而是搭載的電子設備。因爲無法獲得具有進攻性質的電子戰設備,所以這幾架大型電子戰機的作戰能力極爲有限。
很明顯,扶桑空中自衛隊缺少的就是進攻能力。
這一點,在戰鬥機上也有體現。
與花旗、以及其他衆多國家不一樣,扶桑購買的f-35a是空優型,即以制空爲主,打擊能力很有限。雖然機體等設備沒有太大區别,但是通過對電子設備與火控系統的限制,使得這些f-35a無法使用jdam之類的進攻彈藥。直到采購f-22a的事情确定下來,加上東海局勢持續惡化,花旗才給扶桑松綁,對扶桑采購的f-35a進行系統升級,使其獲得了攜帶打擊彈藥的能力。問題是,之前的訓練課題主要就是空戰,所以很多f-35a的飛行員沒能及時完成打擊訓練。
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都是花旗對扶桑的限制。
在簽署了f-22a的采購合同之後,山野和夫就提出,希望能夠采購、或者通過其他渠道獲得一批多用途戰鬥機,替換即将到達使用壽命的f-2。當然,真實目的是要增強空中自衛隊的打擊能力。雖然扶桑當局進行了公開招标,包括高盧的“陣風”m3在内,數種戰鬥機參與競标,但是扶桑的采購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花旗的f-15e,準确的說是f-15e的深度改進型。在私下的談判中,扶桑甚至提出可以購買二手的f-15e,然後進行延壽改進,條件是要對一批扶桑空中自衛隊的f-15j進行類似改進。這麽做,其實就是爲了盡快獲得一批多用途戰鬥機。隻可惜,花旗再次拒絕了扶桑的要求,以f-15e的生産線已經關閉爲由,讓扶桑另想他法。因爲高盧的報價高得離譜,歐洲聯合研制的ef2000又無法達到扶桑的要求,至于伊萬國的su-35根本就不是多用途戰鬥機,而且扶桑不會購買夙敵的戰鬥機,所以此事就沒了下文。
如果有像ea-18g這樣的電子攻擊機,以及充足的多用途戰鬥機,局面絕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華夏空軍能夠掌握主動權,占據優勢地位,靠的就是建立在電子攻擊機、多用途戰鬥機之上的系統作戰能力。
當然,說得直接一點,華夏空軍一直在努力增強進攻力量。
空軍不是陸軍,空軍是爲進攻而生。
如果說三十年前的華夏空軍還是一支純粹的防空力量,那麽在迅猛發展三十年後,華夏空軍已經是當今最強大的空中進攻力量之一。這一點,在華夏空軍的裝備體系上表現得非常突出。
要知道,華夏空軍今些年來裝備的戰鬥機,大部分都是多用途戰鬥機,純粹的制空戰鬥機幾乎沒有。即便是以制空爲主的j-20a,也是多用途戰鬥機,隻是因爲數量有限,所以主要用于制空作戰。隻要有需要,j-20a随時能夠挂上精确制導彈藥,擔負起踢開對手防空大門的重任。至于裝備數量衆多的j-11系列戰鬥機,從j-11b開始就是多用途戰鬥機,有很強的打擊能力。即便是j-10系列戰鬥機,從j-10b開始也增強了打擊能力。此外,華夏空軍還擁有數量衆多的專用攻擊機,比如生産了數百架jh-7,以及才開始量産、恐怕也會生産數百架的j-16。算上之前從伊萬國引進的su-30系列戰鬥機,華夏空軍擁有的多用途戰鬥機超過了一千架。
這是個什麽概念?
以數量爲準,華夏空軍的戰術打擊能力僅次于花旗空軍,比排在第三位的伊萬國整整多了一倍。
與這樣的對手交戰,扶桑空中自衛隊根本沒有勝算。
山野和夫并不是怯懦,而是看清了真相。如果隻是一場短時間的沖突,問題還不是很突出。如果演變成戰争,哪怕是沖突時間延長,扶桑空中自衛隊必然會敗下陣來。很簡單,華夏有完整的軍事航空工業,從生産線下來的作戰飛機将源源不斷的補充給空軍,而扶桑空中自衛隊能夠獲得多少作戰飛機,根本不由自身決定,而是由花旗決定,即花旗願意與能夠提供多少作戰飛機。隻要來自花旗的援助中斷,那麽最多隻要幾天,扶桑空中自衛隊就會拼掉全部的作戰飛機。
正是如此,山野和夫一直主張控制沖突規模。
隻是現在看來,小早田秀吉顯然跟他的主張背道而馳,至少沒有表現出來。要不然,爲什麽要派戰鬥機前去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