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華國科學界,現在沒有比呂丘建更爲網民們熟知的權威了!現在看到呂丘建表态,他們開始漸漸冷靜下來思考這件事;這位郭先生到底是不是隐藏在民間、卻被主流科學界敵視的大才?
到這個時候,許多人才想起自己義憤填膺了半天還沒來得及去看那個節目的視頻呢!于是他們重新打開視頻研究起來,這時候才發現這位郭先生的表現并不像自己想象得那麽好!起碼在節目中的言論看起來并不像是一位飽學之士。
“或許這位郭先生的确有天分,隻是沒有經過專業的鍛煉!我們要是給他一個機會,說不定他也能做出了不起的成就呢?”還是有些不甘心的人開始在呂丘建的圍脖下留言,不過語氣變得緩和的多了。
的确,你要說呂丘建打壓民間科學家維護自己的權威也沒人信啊!人家可不是做不出來成就的人!菲爾茲獎、諾貝爾獎和最近火熱的新型電池、引力波早已證明了一切!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實在是沒有必要做出這樣的事情。
既然别人用正常交流的語氣來說話,那麽呂丘建也不介意浪費一點時間稍作解釋,“首先,基礎領域的研究是很花錢的!天琴計劃耗費了3.5億美元的資金才發現了引力波,如此大規模的項目對于工作人員的要求當然會很嚴格,你們覺得這位郭先生表現出參與到一個投資3.5億美元的大項目中的能力了麽?”
“其次,說句可能會讓郭先生傷感的話,一般情況下,科學家創造力最旺盛的年紀是在20歲到35歲之間,大多數學者最重要的成果都是在這個年齡段做出來的!比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比如楊振甯的楊米方程,到了四十歲之後,絕大多數學者都不過是用自己的經驗來進行工作罷了!我不清楚郭先生是否有這個天賦,但是現在看來即使有也已經晚了!以他現在的年紀,既沒有精力去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又沒有經驗去指導其他人進行工作!我想,他現在還是放棄自己不切實際的夢想比較好!”
這兩條評論一發出,被那些無良媒體推起來的熱潮漸漸消散!這就好比假如一名普通武館的教師說某人沒有習武的天分,大家或許還不會相信,紛紛指責這名教師眼光不行、打壓新人巴拉巴拉!但如果是張三豐說這樣的話,絕大多數人恐怕也不會看好某人了!
至于那些無良媒體雖然不甘心這波熱潮就此消散,但是他們可并不像自己平時表現出來的那麽智障,他們都知道什麽樣的人敢惹什麽樣的人不敢惹,和呂丘建吵起來隻會讓自己的粉絲下降,這種得不償失的事情誰會去幹?他們又不是柯光那個傻貨!于是他們也悄悄地删除了自己所發的圍脖,沉寂了下去。
僅僅是發現了引力波還是不夠的,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呂丘建主持的羲和計劃又加大了在這方面的投入,接連發射了幾顆引力波探測衛星,一時間劃過成爲了引力波研究的國際中心,許許多多來自米國、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的學者紛紛趕到華國,以求能在天琴計劃和太極計劃中找到一個參與的機會。
而這些基礎研究領域并不像可控核聚變一樣需要保密,即使現在已經發現了引力波,但現在所觀測到的數據還不足以支持對引力波的深入研究,就更别說應用了!所以羅院士和郭主任等人對這些國外學者是來者不拒,隻要能力能夠達到要求,那就去給我搬磚......哦不,是做基礎研究!
能通過篩選在這兩個計劃中找到崗位的都不是一般人,平日裏耳濡目染之下,在這兩個計劃中工作的華國青年學子的專業水平也大大得到提升。可以說華國是借着天琴計劃和太極計劃這兩棵梧桐樹吸引來了金鳳凰,引導着這些青年學子由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
不過這些和呂丘建的關系并不是很大,他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上,在此期間,華國開始向月球發射探測器,先是繞月探測衛星,然後是近月探測器,經過一番充足的準備,第一台可回收探測器終于降落到了月球上,從月球表面采集了一些土壤、岩石标本回到了地球。
這台探測器有不少技術都是從可回收火箭技術中移植過去的,另外當然也少不了新型電池技術爲這台探測器提供能源!
有了從月球采集回來的氦3樣本,呂丘建立刻安排基地開始了針對性的實驗,氦3作爲聚變燃料在全新的聚變實驗裝置裏的表現要比氚氘等離子體好上不少!當衆人看到第一次試驗後反饋回來的數據,不禁心生激蕩,從這些數據裏他們似乎可以看到,距離項目成功的那個日子似乎不遠了。
在其他方面也傳來了好消息,秦風在今年的大會上順利地當選爲最新一屆的長老團大長老,呂坤齊也成爲了新一屆的總理!在他們倆人的推動以及長者、上一屆大長老等人的支持下!羲和計劃的經費和人員再次增加!
到了這個時候,呂丘建反而放緩了實驗的進展,他并沒有刻意追求早日實現核聚變,而是将這些多餘的經費和人力資源安排到了核聚變成功後的應用領域,僅僅是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還是不夠的!建立起完善的能源利用體系才能夠将這一成果的好處最大化!
秦風也并不着急,因爲他知道呂丘建的想法是對的,況且根據計劃的最新進展,他毫無疑問可以在自己的任期内等到結果。(未 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