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迅速開好藥方,并小心翼翼的幫太後上藥。
上官玄逸悄悄的拉住了曉兒的手,他擔心她因爲太後的話,而覺得心裏不舒服。
曉兒擡起頭對他微微一笑,她才不會因爲太後的三言兩語而難過呢,在她的心裏,值得她開心的事太多,根本就沒有位置裝下無關重要的人給予她的刻意爲難。
太後上完藥後,才想起有一個姑娘救了自己,自己才沒有跌出一個好歹。
于是她看向自己的兒子:“皇上,剛才有一個姑娘救了哀家的一命,那個姑娘是誰啊?她現在在哪裏?”
皇上也不知道那姑娘是誰,他聽說太後跌倒受傷後便直接趕過來慈甯宮了,他知道皇後會處理好所有的事情,于是他看向皇後。
“回母後,那位姑娘是阮大人之女。她現在正在花廳那裏。”皇後見皇上看過來,馬上回道,夫妻兩人一直都是很有默契的。
曉兒想起剛才在禦花園和方婉萍對視的那一眼,她沒有錯過她眼中一閃而過的挑釁。
她真的以爲救了太後就能和自己叫闆了嗎?笑話!在這個世界護着自己的從來就不是太後!
不過方婉萍這次也是拼了命了,爲了救太後,雙手的手肘和膝蓋都磕破了,還被太後坐斷了一根肋骨!
果然是富貴險中求,她向來是一個很懂得把握機會的人,就算沒有機會也會制造機會的!
曉兒知道她打着劉志文和日哥兒的主意,所以她派人暗中留意着方婉萍的動靜,隻要她找機會接近劉志文,她安排的人便會想法子阻止她。
至于日哥兒,曉兒是不用擔心的,日哥兒的心防很重,并不是什麽人都能走進他的心的!
“阮大人?賢王妃,你還有一個妹妹嗎?”太後聽了這話看向阮衛珍。
阮衛珍見太後問自己的話,她走上前行了一禮,回道:“回皇祖母,臣媳是家中的獨女,隻有哥哥和弟弟,沒有妹妹。母後說的阮大人并不是家父。”
阮這個姓在帝都很少見,太後知道朝廷官員姓阮的就隻有順天府尹阮大人而已,她詫異地道:“不是你爹,那是誰?”
“母後,這位阮大人是從地方調任上來的,現在是吏部郎中。”皇上對這位阮大人還是有一點印象的,所以能答得出一個所以來。
吏部郎中,一個五品官員的女兒啊!官職有點低啊!
“那姑娘叫什麽名字,宣她進來,哀家想見一見她!”
“那姑娘叫阮婉萍,她因爲斷了一根肋骨,不方便走動,母後若是想見她,臣妾讓人擡她進來如何?”
斷了一根肋骨?自己居然将别人的肋骨都坐斷了,如果自己直接跌坐在地上,那不是盆骨都碎了!太後想到這裏,對方婉萍簡直充滿了感激!若不是她,自己這副老骨頭都散架了,說不定就這樣去面見先皇了!
“既然她受傷了,便好好的養傷吧,等傷好了再來面見就行了。”太後想了想道。
雖然現在不能見一見救了自己一命的人,但是太後也不會忘記給她一點賞賜,于是太後讓人去準備了許多補品給方婉萍送去。
太後都賞賜了,皇上和皇後自然也不能落下了,也都賞賜了一點補品給她。
安親王見此便道:“阮姑娘救了母後的命,兒臣感激不盡,回府後定給她送點補品補補身體。”
太後聽了這話滿意了,然後她又看向自己的幾個孫子。
上官玄昊和上官玄駿剛想說賞賜點什麽,後背便被人襲擊了一下,于是他們均不出聲了。
上官玄逸面無表情的站在那裏,一點反應都沒有。上官玄逸對方婉萍一點好感都沒有,怎麽可能還給她賞賜東西。
他也不相信她救太後是出于好心,與其說是出去心善,不如說她是出于算計!
上官瑞浠本來也想說賞賜點什麽的,隻是他見上官玄昊三兄弟半天都沒有反應,他也不說話了!
太後見自己幾個孫子一點表示都沒有,忍不住咳了咳。
上官玄昊偷偷看了一眼上官玄逸,見他依然是面無表情的樣子,便知道那個阮婉萍救太後一事恐怕有貓膩。
嗯,上官玄逸是他們幾兄弟中最有錢的,他都不賞賜,他這個最窮的,當然也不會賞啦,有銀子他不如留給自己的閨女做嫁妝!
上官玄駿和上官瑞浠也是這樣想的,于是兩人也無視太後的暗示了。
太後無奈,她總不能開口讓幾個孫子給别人賞賜啊!
算了,下次自己召見她時,再多賞賜一點東西吧!
——
方婉萍在外面的花廳裏躺着,她身邊有阮夫人和阮豔紅陪着。
阮夫人和阮豔紅心裏五味雜陳的,現在方婉萍救了太後,以後她們兩母女還不仗着有太後這個靠山在府中趾高氣揚!
就算是阮大人也不得不對她們兩母女禮讓三分了!
這方婉萍兩母女是救人專業戶嗎?娘親在十幾年前救了自己相公一命,現在女兒又救了太後一命!她怎麽看不出她們是如此善良的人呢!阮夫人心裏憤恨的想。
這時太後和皇上皇後的賞賜下來了,三個人加起來的賞賜可以說是很豐厚了,方婉萍一邊聽着太監報數一邊心裏樂開了花。
待太監宣讀完禮單後,阮夫人和阮豔紅跪下來謝恩,方婉萍剛想起來謝恩,那根斷掉的肋骨另她痛呼出聲,太監見此趕緊阻止:“阮姑娘有傷在身,就不必起來謝恩了。”
“臣女謝皇上太後皇後恩典!”方婉萍聽了這話躺着微微擡了擡頭算是行禮。
她說完這話又道:“公公,救太後是臣女應該做的,當不等皇上太後和皇後那麽多賞賜,臣女想親自向皇上太後和皇後謝恩,可以嗎?”
方婉萍之所以想親自謝恩,她是擔心太後和皇上他們賞賜完這些東西給自己就算了,她得在他們面前留下一個印象。
“這,......奴才替阮姑娘通報一下吧!”太後身邊的太監想了想便道。
“有勞公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