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忘卻派人知會麾下大将龐煥。
見此,趙弘潤的宗衛們事後都說:“從未見南梁王如此失态。”
可不是嘛,雖然南梁王趙元佐心計深沉、且做事心狠手辣,但一直以來對外都是溫文爾雅、風度翩翩,舉手投足間不失魏國姬趙氏王族子弟的儀态,從未做出過像今日這般,揪住宗衛穆青的衣襟、氣急敗壞般的質問,更遑論走出帳篷時被地上的小石頭絆倒,摔得當場暈厥。
天呐,這人設簡直崩壞。
不過話說回來,恐怕也隻有趙弘潤等這些知情者,才會明白禹王趙元佲的過世,究竟對南梁王趙元佐造成了何等巨大的打擊。
作爲上一輩的宗族子弟,靖王(南梁王)趙元佐與禹王趙元佲,從皇子時期便是立場分明的敵對方,前者乃是長皇子趙元伷的輔佐者,後者則是趙弘潤他老爹、當時被冊封爲景王的趙元偲的左膀右臂,兄弟倆爲了協助自己支持的兄弟,明争暗鬥,鬥了近十年,不過結局,卻都并非很完美。
趙弘潤一直覺得,對于南梁王趙元佐而言,禹王趙元佲可能絕非是一輩子的宿敵那麽簡單。
這從此次得知禹王趙元佲過世後、南梁王趙元佐如此失态就能看得出來。
『五叔也過世了麽……』
當晚,趙弘潤在帥帳中長籲短歎。
相比較對六叔怡王趙元俼的感情,趙弘潤以往跟他禹王趙元佲這位五叔的接觸較少,因此倒也沒有怡王趙元俼過世時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但依舊感覺心中不是滋味。
在他看來,五叔趙元佲對他魏國的貢獻,并不亞于他老丈人之一、已過世的楚汝南君熊灏——沒有汝南君熊灏,就沒有今日的楚公子暘城君熊拓,而沒有禹王趙元佲,趙弘潤他老爹趙元偲,未必能坐上魏國國君這個位置,自然也就沒有趙元偲在成爲魏王後長達二十年的勵精圖治。
更何況,在「五方伐魏戰役」時期,在魏國最艱難的時候,已隐居不出十幾年的禹王趙元佲,毅然拖着重病纏身的身體,協助魏國渡過了這場危難。
總結這種種,趙弘潤對這位五叔也是敬仰萬分,是故,當得知這位五叔過世的噩耗後,再也沒有心思與韓國糾纏,幹脆就與韓國簽訂了和議,想着盡快返回魏國,參加這位五叔的葬禮。
可奈何,南梁王趙元佐可以在當日就離開軍營返回大梁,而他,卻必須留在這邊,等到與韓國簽署完停戰協議之後。
好在邯鄲那邊,韓人也沒有繼續拖下去的意思,畢竟這場仗勝負已出,再拖下去,無論是對魏國還是對他韓國,都不是什麽有益的事。
次日,趙弘潤按照約定,率領一支魏軍前往邯鄲。
而此時,韓王然則親自領着朝中公卿與城内百姓,在邯鄲城外恭迎趙弘潤的到來。
眼瞅見這一幕,相信任何一名韓人都感覺發自肺腑的屈辱:己方堂堂國君,竟要卑躬屈膝親自在王都外迎接敵方的主帥,這是何等的屈辱?
也正是因爲這樣,以至于當趙弘潤來到邯鄲時,那些在邯鄲城外的百姓,大多用仇視的目光看着他,仿佛恨不得将他千刀萬剮。
“演得不錯。”
在跟韓王然并騎前往邯鄲城内王宮的時候,趙弘潤淡淡說道:“将一位無可奈何、走投無路的君王形象演得淋漓盡緻……”
“什麽?”韓王然眨了眨眼睛,仿佛不明白趙弘潤的意思。
趙弘潤輕哼一聲,沒有解釋什麽。
事實上,他并沒有強迫韓王然親自出城迎接,更沒有強迫城内的韓人百姓出城迎接,因爲他很清楚,這隻是徒惹人記恨,并沒有什麽實際上的好處。
這一切都是韓王然自作主張罷了,至于目的嘛,很簡單,隻是爲了突出趙弘潤這個侵略者的‘蠻橫’,同時表現出他作爲韓國君王的‘無奈’——奈何國力不如魏國,故而使他這位國君遭受如此屈辱。
借這份表演,來拉攏民心,爲日後他韓國卷土重來、收複邯鄲做準備。
“倘若我是你的話,就不會這麽做。”
目視着前方,趙弘潤淡淡說道:“除非城内的韓人皆跟随你撤向北方,否則,隻要他們還是留在邯鄲,你今日的行爲,隻會害了他們……”瞥了一眼韓王然,他淡淡地補充道:“我麾下軍隊,雖有不傷百姓的軍紀,但若是有士卒遭到襲擊,則傷一殺十!……你挑唆城内百姓仇視魏軍,并不是什麽明智的決策。”
『咦?』
韓王然略帶驚訝地看了一眼趙弘潤,忽然試探道:“你……會善待城内的百姓?”
事實上,這個計策倒也并非韓王然提出,而是老丞相申不駭的建議,至于目的,趙弘潤所說的也是原因之一,但也并非全部。
老丞相申不駭覺得,邯鄲可以交割給魏國,但邯鄲人的民心,卻不可交給魏國,否則那真是人地兩失,再無收複的可能了。
因此,事先給邯鄲城内的韓人百姓埋下‘魏軍蠻橫’的種子,一方面可以卷走一部分民衆跟随王室、跟随朝廷向北方遷移,另一方面,說不定也能叫魏國無法完完全全地控制邯鄲,說不定日後會有奇效。
這種小動作,讓本來就因爲「禹王趙元佲過世」而變得有些焦躁的趙弘潤分外不喜,故而說出了「傷一殺十」這幾乎威脅的話——在魏軍占領邯鄲後,倘若有韓民膽敢襲擊他魏國的軍卒,則傷一人殺十民,以儆效尤!
不過趙弘潤這番幾乎威脅的話,卻讓韓王然聽出了另外一層意思:這個魏公子潤,似乎并未想過奴役邯鄲的韓人。
“隻要其安分守己,我便會視其爲子民。”
趙弘潤淡淡說道。
『……』
韓王然驚訝地看着趙弘潤。
要知道,「子民」這個詞可是相當重的,顧名思義,就是将百姓視爲兒子一般厚待。
想了想,韓王然鄭重地道歉道:“是寡人失策了。……若有我大韓的子民不願跟随寡人北遷,還請貴國善待之。”
看着韓王然頗爲誠懇的道歉,趙弘潤面色稍霁地點了點頭。
反正對他來說,隻要邯鄲城内的韓人不惹事,他當然也不會閑着沒事去陷害他們,畢竟他對「魏人」的定義,可不像他魏國将領司馬安等一部分人那樣狹義,否則,三川郡的陰戎又豈會心甘情願地臣服魏國,并且逐漸融入魏人之中?
片刻後,一行人便抵達了韓王宮,簽署正式停戰協議。
總得來說,韓國還是很識相的,并沒有提出什麽不切實際的要求,比如,坐落在邯鄲城内的國庫,韓人并沒有提出搬走其中庫藏的要求,可能是因爲他們很清楚,趙弘潤絕不肯答應——既然邯鄲交割給魏國,那麽,邯鄲的一切都是屬于魏國的,包括整座宮殿以及朝中士卿的府邸。
當然,出于道義,趙弘潤允許這些人帶上一些東西。
由于韓王然與趙弘潤早已有私底下的協商,且韓使韓晁、趙卓又跟趙弘潤商量過具體的協議,因此,今日魏韓兩國簽署停戰協議的過程,還是頗爲順利的,一會兒工夫就結束了。
在簽署完協議後,原本頗爲凝重緊張的氣氛,也稍稍緩解了一些。
此時韓王然這才詫異地說道:“前幾日你故意擡出秦國的大庶長趙冉,寡人還以爲你是惦記上了「武安」……”
“沒錯。”趙弘潤很坦率地承認了。
正如韓王然所言,當日趙弘潤故意叫趙冉那位秦國的大庶長出現在韓晁、趙卓二人面前,就是爲了想辦法把武安也拿過來。
倒不是惦記着武安城内那些軍用工坊,而是這座城池離邯鄲實在太近了,以至于趙弘潤始終覺得,這在日後會成爲一個隐患。
但禹王趙元佲的過世,讓急着返回大梁的趙弘潤無心再跟韓國糾纏下去,索性就放棄了。
畢竟武安雖說對邯鄲存在威脅,但若是他派遣一員大将鎮守邯鄲,這倒也不是什麽太大的問題——在他看來,若無萬全把握,韓人應該是不會在邯鄲這座曾經的王都内滋事的,更不會随意攻打邯鄲,免得損傷了這座曾經的王都。
“咦?”見趙弘潤居然坦率地承認了,韓王然頗感意外,好奇地問道:“那爲何突然改變了主意?莫非是見殺了我許多韓人、又奪了我國許多城池,心中不忍,一時起了善念?”
趙弘潤翻了翻白眼,沒好氣地說道:“抱歉,我可沒有對敵對國手下留情的意思……隻是,國内有一位長輩去世了。”
韓王然愣了愣,忽然問道:“是敬仰的長輩麽?”
趙弘潤不明所以地點了點頭。
見此,韓王然長長歎了口氣,惆怅地說道:“很不是滋味吧?寡人前一陣子也嘗過個中滋味……”
“誰過世了?”趙弘潤好奇問道。
“上谷守馬奢大人。”韓王然低聲說道,随即,他見趙弘潤面露不解之色,遂正色解釋道:“在寡人韬光養晦之際,國内唯有李睦、馬奢、暴鸢等寥寥幾人堅定不移地支持寡人,寡人昔日曾想過,待有朝一日我重奪大權,必定要善待這幾位忠誠之士,卻不曾想……”
說到最後,他唏噓不已。
趙弘潤恍然地點了點頭,上谷守馬奢,确實是一位值得敬重的韓國将領。
在沉默了片刻後,他詢問道:“接下來有何打算?”
聽聞此言,韓王然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趙弘潤,半真半假地說道:“還能有何打算?先确定新都的所在,随後應付來自秦國的威脅……這一點,潤公子應該很清楚才對。貴國的戰事結束了,可我國的戰争,怕是遙遙無期、遠沒有結束的時候。”
“呵呵。”聽着韓王然淡淡的諷刺,趙弘潤笑了兩聲,便結束了這個話題。
同樣出于籠絡邯鄲城内百姓的目的,或者說是爲了反制韓王然今日親自出城迎接的亂心之策,在韓王然帶着一些朝中士卿離開邯鄲時,趙弘潤亦帶領諸魏将送至城外,這讓在後跟随觀瞧的邯鄲城内百姓有些茫然:不是說魏人蠻橫麽?怎麽魏國的儲君會親自相送他韓國的國君呢?難道這是另外一種羞辱方式?
這些邯鄲城内百姓的心思,趙弘潤當然猜想不到,并且,他也沒工夫去猜測,因爲他看到了率軍前來迎駕的韓将樂弈、秦開、暴鸢、靳黈、司馬尚等人。
心中忽然想到一件事,趙弘潤在親自相送韓王然登上車辇時,對樂弈說道:“樂弈将軍欠本王一件東西。”
“唔?”樂弈聽聞有些不解,他幾時欠這位魏公子什麽東西了?
而此時,就見趙弘潤微笑着說道:“前幾日在那個戰場上,有一件東西應該作爲本王的戰利品,然而,樂弈将軍卻不解風情地将其帶走了。”
“何物?”樂弈還是沒有明白過來。
見此,趙弘潤笑着說道:“便是樂弈将軍的……将旗!”
一聽這話,樂弈微微色變,而在旁的秦開、暴鸢、靳黈等人,亦是面帶怒容,尤其是司馬尚,一雙眼睛瞪着趙弘潤,仿佛恨不得将其生吞。
『趙潤……這是在挑釁樂弈?』
韓王然饒有興緻地在旁看着,心中很是納悶,因爲據他的觀察,趙弘潤應該是很欣賞樂弈才是,怎麽可能在大庭廣衆之下羞辱樂弈呢?
出于好奇,他索性在旁靜靜觀瞧着。
“……”目不轉睛地盯着趙弘潤,樂弈沉默了半響,忽然點頭說道:“公子說得對,樂某确實欠公子此物。”
說罷,他對身後的親衛吩咐了一句,叫後者取下将旗,遞向趙弘潤。
見此,趙弘潤身後的宗衛周樸上前将樂弈的将旗接過。
看着這面将旗滿意地笑了笑,趙弘潤用眼睛掃過諸韓将,忽然又說道:“還有秦開将軍。”
秦開敢怒不敢言,隻好也吩咐親衛取下将旗,交給趙弘潤的宗衛穆青。
而在此期間,暴脾氣的暴鸢終于按捺不住,低聲說道:“潤公子莫要欺人太甚!”
趙弘潤還未開口,就聽宗衛穆青喝道:“放肆!……你們以爲人人都有資格将将旗陳列在我家殿下的藏庫内麽?”
一聽這話,諸韓将反而一愣。
“穆青,不得無禮。”呵斥了穆青一聲,趙弘潤對樂弈、秦開二人解釋道:“絕非羞辱兩位的意思,隻是爲了滿足本王的一個小小愛好而已。……本王覺得,能與兩位這等豪将馳騁于一個戰場,乃生平之幸;且倘若能将兩位的将旗陳列于庫内,更是幸中之幸……”
聽了這話,樂弈與秦開二将面色稍霁。
随即,樂弈好奇問道:“且不知,潤公子的收藏内,已有哪些?”
趙弘潤笑了笑,如數家珍般說道:“有齊國的田耽,秦國的陽泉君嬴镹、渭陽君嬴華、長信侯王戬,以及王龁等等。”
聽聞此言,諸韓将面色動容:好家夥!
齊國的田耽,縱使在他韓國亦鼎鼎有名,而秦國的陽泉君嬴镹、渭陽君嬴華、長信侯王戬等人,雖然在他韓國名氣不大,但一聽這爵位,就是絕非等閑之輩,然而這些将領,竟然皆成這位魏公子的手下敗将。
想到這裏,樂弈與秦開心中倒也不那麽難受了,甚至于,隐隐約約反而有一種榮耀——畢竟此地諸多他韓國将領,可眼前這位魏公子潤,卻僅僅隻索要了他們二人的将旗。
從某種角度上說,這是否是承認了他們二人呢?
『……明明等同于羞辱,爲何我卻有種沾沾自喜?』
與樂弈對視一眼,秦開的内心很是糾結。
不過話說回來,倘若說樂弈與秦開的心情此刻頗爲糾結的話,那在旁的暴鸢、靳黈、司馬尚、公仲朋、田苓、許曆等将領,表情就更加糾結了,甚至于,還滿臉尴尬。
尤其是暴鸢與靳黈,在諸将當中,就屬他倆與趙弘潤交手的次數最多,而且是一敗再敗,可尴尬的是,趙弘潤絲毫沒有向他們索要将旗的意思。
這……真的很尴尬。
說不定他倆此刻在心中狂喊:喂,趙潤,難道你忘記我了麽?趕緊向我索要将旗啊混蛋!
可能是注意到了在場的氣氛有些詭異,趙弘潤在環視一周後,忽然說道:“其實,還有一面将旗本王也十分想要……”
一聽這話,諸韓國将領頓時豎起了耳朵,卻見趙弘潤遺憾地說道:“上谷守馬奢将軍。……可惜,這面将旗本王是永遠也拿不到了,可惜,可惜。”
聽聞此言,站在韓王然身邊的馬括精神一振,插嘴道:“能得到趙潤公子的認可,相信家父在九泉之下,亦頗感欣慰。”
“家父?”趙弘潤愣了愣,好奇問道:“足下是……”
韓王然在旁介紹道:“這位,便是馬奢大人的大公子,馬括。”
“哦。”趙弘潤點了點頭,說道:“本王平生敬重的人不多,似楚國的汝南君熊灏、壽陵君景舍,然而令尊,卻值得本王敬重,隻可惜……如此豪傑,中道而崩。”
聰明的馬括,當然不會說出什麽「我将家父的将旗送一面給你」這種蠢話,畢竟這等同于是對眼前這位魏公子的羞辱,同樣也是對他父親的不尊。
正如魏公子潤所言,這是一件憾事。
不得不說,趙弘潤向樂弈、秦開二人索要将旗的舉動,雖然一開始讓氣氛變得格外僵硬,但在經過宗衛穆青與趙弘潤本人的解釋後,這反而沖散了幾分「魏韓之戰」所導緻的敵意。
就是苦了樂弈、秦開這兩位韓将,時不時就能感覺到同僚們那幽怨的目光。
對此,樂弈、秦開二人哭笑不得之餘,也是無可奈何:又不是我倆主動送上門的,是那魏公子潤強行索要的好不好,跟咱倆有何關系?
唔,可能也稍稍有些歡喜吧。
畢竟再怎麽說,魏國的公子潤,那也是橫掃中原、響當當的名将,更是魏國下任的君王,敗在其手中,且将旗也被其索要走作爲陳列,仔細說起來,這倒也不是什麽恥辱的事,畢竟,魏公子潤是認可了他們,相比較暴鸢、靳黈這些在魏公子潤手中一敗再敗,可魏公子潤卻連他們的将旗都懶得索要的将領,樂弈與秦開足以自傲了。
甚至于,就連一開始對趙弘潤怒目而視的代郡守司馬尚,對樂弈與秦開也有幾分羨慕,隻可惜,他這場仗敗得太慘了。
在又閑聊了幾句後,韓王然便向趙弘潤告辭,登上了車辇,在諸多軍隊的保護下,攜帶着許多願意跟随王室與朝廷向北遷移的邯鄲百姓,浩浩蕩蕩向北方而去。
而在送走韓王然後,趙弘潤亦回到了邯鄲,一方面按照兩國的約定,派人通知鄢陵軍撤出巨鹿、邢台等地,回軍駐守邯鄲,一方面則命伍忌、翟璜、龐煥、曹焱等将領駐守邯鄲與邯鄲南部諸城池,靜等朝廷與天策府的調遣。
在吩咐完畢這些事後,趙弘潤則帶着東宮衛、侍妾趙雀與宗衛們,與燕王趙疆一同火速返回大梁,希望能趕上五叔禹王趙元佲的葬禮。
這一路上,趙弘潤一行人先是馬不停蹄、日夜兼程趕到蕩陰,随即又乘坐舟船逆流前往大梁,足足趕了七八日的路程,這才趕回大梁境内河域。
好在禹王趙元佲身份不同尋常,按照下葬的規格,需要魏天子趙元偲或者太子趙潤在場,因此無論是朝廷還是宗府,都等着趙弘潤返回大梁,否則,趙弘潤這一行人還真趕不上這次的葬禮。
值得一提的是,在返回大梁的途中,趙弘潤接二連三地收到了金令,整整收到了七八塊,都叫他立刻返回大梁。
趙弘潤起初以爲是他老子趙元偲命他返回大梁參加五叔禹王趙元佲的葬禮,直到抵達大梁之後,他這才明白,情況完全不是那麽一回事:那些金令,并非是他老爹趙元偲發的,而是内侍監的大太監童憲代發,請他這位東宮太子立刻返回大梁主持大局。
原因很簡單,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禹王趙元佲過世之後,得知這個噩耗的魏王趙元偲,悲痛萬分,一下子就跨了。
在這種情況下,大太監童憲唯有違規矯诏,連連發出金令叫趙弘潤這位東宮太子返回大梁,免得夜長夢多,叫某些人以爲有可趁之機。
回到大梁,趙弘潤幾乎是馬不停蹄地趕到皇宮,甚至于,在皇宮門前也未下馬,直接馳馬闖到甘露殿。
此時,大太監童憲早已得知這位殿下歸來的消息,正站在殿外等候。
“童公公,情況如何?”趙弘潤急聲問道。
隻見大太監童憲眼眶泛紅,滿臉悲色,強撐着笑容說道:“太子殿下來了,陛下強撐至今日,就爲見太子最後一面。”
『最後……一面?』
聽聞此言,趙弘潤如遭雷擊,待片刻之後,快步闖入了甘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