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兵部尚書李鬻才年過六旬,原工部尚書曹稚,可是到了七旬才乞老辭官的,而現任吏部尚書賀枚,年過七旬仍在職位上,這足以證明,兵部尚書李鬻在這個時候『乞骸骨』,這件事并不簡單。
當然,對此李府的解釋是,老爺(李鬻)身體狀況不佳,但朝中百官個個都是人精,豈會相信這種糊弄小孩的借口?畢竟前幾日,他們還看到李鬻這個老爺子騎着馬前往兵部本署呢。
于是,朝中大臣們将『李鬻辭官』與『兵鑄局上奏』這兩樁事聯系起來——畢竟兵鑄局的局丞李缙,就是李鬻的長子,這兩者間,肯定有什麽聯系。
甚至于,有些獨具慧眼的聰明人,已将這兩樁事與前兩日發生在慶王府那場筵席上的大事聯系了起來。
不可否認,兵部尚書李鬻猜得一點不錯,禦史言官彈劾兵鑄局這件事,就是趙弘潤暗中吩咐青鴉衆去做的。
辦法很簡單,隻要叫幾個長相淳樸的青鴉衆到兵鑄局附近的幾條街道挑唆一下,自然會有一些年輕氣盛的百姓跟着那幾名帶頭的青鴉衆到禦史台狀告兵鑄局擾民之舉。
而禦史台是言官衙門,也不怕得罪兵部或兵鑄局,隻要有百姓告狀,他們自然會彈劾兵鑄局,整件事水到渠成,毫無波瀾。
但是,兵部尚書李鬻忽然辭官,這卻有些攪亂趙弘潤的計劃。
畢竟兵部尚書李鬻乃至兵鑄局局丞李缙的父親,并且身體尚且硬朗,此人突然辭官,難免讓這件事沾染上了幾分政治色彩。
『這個貪生怕死的老狐狸……』
得知此事後,趙弘潤恨地牙癢癢。
他當然明白兵部尚書李鬻爲何辭官,因爲對方看穿了他的意圖——企圖使兵鑄局脫離兵部轄的意圖。
李鬻知道自己無法與他趙弘潤抗衡,爲免日後被慶王弘信記恨,索性就提早辭官,抽身事外。
如此一來,就算兵部最終失去了兵鑄局,也與他李鬻毫無關系,慶王弘信也至于太過于記恨他。
甚至于,慶王弘信還得感謝他,因爲他的主動辭官,可以視爲對慶王弘信的預警。
可盡管看穿了李鬻主動辭官的原因,但趙弘潤卻對他無可奈何,因爲李鬻既然主動辭官,這就說明這個老狐狸預料到自己日後已無法在兵部立足,這意味着,他兒子兵鑄局局丞李缙準備站在他趙弘潤的這邊——既然李缙主動投靠,趙弘潤又如何好再去責怪其父呢?
于是,趙弘潤隻能暗罵幾句『老狐狸』,權當洩憤。
“殿下,李老頭一辭官,無異于打草驚蛇,相信慶王也猜到殿下要對付他了。”宗衛周樸在旁說道。
“無妨。”趙弘潤擺了擺手,淡淡說道:“此事是由禦史台牽頭,與本王何幹?縱使趙五猜到是本王所爲,亦苦無證據,奈何不了本王。……你叫人聯絡青鴉衆,叫他們可以退了,相信趙五必定會派人追查那幾個帶頭的人,要是咱們的人被他拿下,這就被動了。”
“是。”周樸宗衛抱了抱拳,随即笑着說道:“爲免慶王的人遷怒于那方百姓,卑職亦會通知刑部,叫其派人監視。”
“唔。”趙弘潤滿意地點了點頭。
刑部,那是雍王弘譽入主的府衙,倘若慶王的人膽敢肆意抓捕西市的百姓,相信雍王弘譽必定會抓住此事狠狠攻擊。
吩咐妥當之後,趙弘潤遂繼續在書房裏看書。
沒辦法,由于前兩日那樁事,除了肩負着監國重任的雍王弘譽外,襄王弘璟、慶王弘信還有他趙弘潤,都被魏天子勒令禁足在各自府上,不得外出。
若在以往,似這種禁閉趙弘潤不見得會聽從,但如今他與襄王弘璟以及慶王弘信交惡,倘若公然抛頭露面,這無異于給了兩者攻擊他的把柄。
而與此同時,慶王弘信在其府上,也得知了『兵部尚書李鬻辭官』與『兵鑄局上奏』這兩樁事。
一開始,對于『兵部尚書李鬻辭官』這件事,慶王弘信是深感喜悅的,畢竟在他入主兵部後,雖然兵部尚書李鬻對他尊重非常,但說到底,雙方終歸不是一路人——慶王一個勁地往兵部塞他的心腹,而兵部尚書李鬻一直搪塞阻攔。
在這種情況下,慶王弘信早巴不得李鬻這個老東西快點滾蛋,畢竟李鬻辭了兵部尚書之職,他才能将他的人推上尚書之職,真正把持兵部權柄。
因此,對于李鬻的主動辭官,慶王弘信一開始是很高興的,他覺得李鬻這老東西總算是開竅了。
可随後,兵鑄局在并未通知兵部本署的情況下,越級上奏朝廷,懇請将司署内的工坊搬到城外,這就讓慶王弘信感覺不對勁了。
倘若李鬻并未辭官,慶王弘信頂多就是對兵鑄局的擅做主張感到不滿,可李鬻突然辭官,且他兒子李缙又在這個時候上奏朝廷,這就難免讓慶王弘信感覺到了幾分危機。
“此事必定是老八在背後搞鬼!”
慶王弘信不傻,他前兩日才跟老八趙弘潤撕破臉皮,轉眼兩日後,他兵部的尚書辭官、兵鑄局亦提出搬到城外,這天底下的事哪有這麽巧的?
于是,他召來宗衛長顔朗,吩咐道:“顔朗,你即刻前往兵鑄局去見那李缙。”
“遵命。”宗衛顔朗抱拳而退,帶着幾個宗衛騎着馬直奔兵鑄局。
待等顔朗到了兵鑄局,他發現,兵鑄局内的工坊,今日居然停工熄火,以往人滿爲患的兵鑄局,今日竟見不着幾個活人。
見此,顔良深深皺緊了眉頭。
因爲他很清楚,目前兵鑄局正在打造的這批軍備,就是用來給北二軍、北三軍更替裝備的——尤其是将軍姜鄙麾下的北三軍,兩次北疆戰役,北三軍裝備落後的問題已明顯暴露出來,落後于肅王軍的裝備最起碼十年。
在這種情況下,慶王弘信咬了咬牙,拿出一大筆錢投入兵鑄局,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向兵鑄局定了數萬套軍備,爲了就是讓北二軍、北三軍的裝備換代。
沒想到,這批軍備還未鍛造出來,兵鑄局突然要搬了,這可如何是好?
如此龐大的兵鑄局,全部搬到城外,沒個一兩個月根本搬不完。再加上後續的種種瑣碎事,兵鑄局能在明年四五月開工就不錯了。
換而言之,這批軍備至少得耽擱小半年。
别看這小半年似乎不長,問題在于,明年,肅王軍又要更換裝備了,到時候,兵鑄局到底是優先鍛造肅王軍的軍備,還是鍛造北二軍、北三軍的裝備?
想想也知道,兵鑄局必定是優先滿足肅王軍。
原因很簡單,倘若兵鑄局不能滿足肅王軍,某位肅王就會不滿,而這位肅王不滿,冶造局就會給兵鑄局下絆子——隻要冶造局切斷鐵胚、粗鋼等原料的供應,兵鑄局上上下下所有的工坊都得停工。
如此一來,北二軍、北三軍這批軍備,要等到幾時?
後年?
等到後年,這批軍備都快要淘汰了,還要它作甚!
想到這裏,慶王弘信的宗衛長顔朗緊步來到兵鑄局局丞李缙所在的署房,勒令李缙延遲兵鑄局搬遷的日期。
對此,李缙振振有詞地說道:“宗衛大人,并非是下官要搬,而是禦史台彈劾我兵鑄局擾民,勒令我兵鑄局搬至城外,此事更以驚動陛下,除非陛下與禦史台收回成命,否則,恕下官不敢擅做主張。”
聽聞此言,顔朗大感震驚,驚愕問道:“陛下已下令,叫你兵鑄局搬至城外?”
李缙心下微微一笑,臉上卻嚴肅地說道:“不,是垂拱殿下的令。”
『垂拱殿……襄王!』
顔朗心中頓時醒悟。
如今的垂拱殿,除魏天子外,就隻有肩負着監國重任的雍王有權下達這種命令。
心驚之餘,顔朗詢問李缙道:“李大人,倘若兵鑄局開始搬遷,不知幾時能再次開工?”
“這個嘛……”
兵鑄局局丞李缙苦笑着說道:“這事就要看工部與冶造局了。”
“什麽意思?”顔朗驚聲問道。
“是這樣的。”李缙解釋道:“雖說我兵鑄局在城外可以随便劃一塊土地建造官署屋舍,但鍛造的地爐,則需要工部來砌造,我兵鑄局不善營建;然而砌造地爐所需的火磚,則需要冶造來煅燒……”
聽着李缙條理分明的解釋,顔朗的心都涼了。
雖說他直覺認爲,李缙不至于會在這種事上欺騙他,可問題是,冶造局,那可是肅王趙弘潤執掌的司署啊,而工部那幫人,他們與冶造局的關系好到合穿一條褲子。
既然肅王趙弘潤要拿這件事在對付慶王弘信,那麽,冶造局與工部在這件事上卡他三五個月,這根本不成問題。
“李大人,就不能再通融通融麽?顔某認爲可以這樣,在城外新署造好之前,貴署仍舊在城内……”
然而,顔朗的話還未說完,就被李缙搖頭打斷了:“我兵鑄局今日宣布停工,民怨稍熄,不敢再開,使民怨複起。”
顔朗又勸說了一陣,見李缙始終不肯,遂一怒之下離開了兵鑄局。
他剛離開,李缙的外甥就走了進來,笑嘻嘻地說道:“還是舅舅高明,早早猜到慶王的心思,提早将工匠們遣散……”
李缙微微一笑,淡淡目視着宗衛顔朗離去的方向。
肅王趙弘潤牽頭、雍王趙弘譽拍闆,縱使是慶王趙弘信竭力反對,亦難招架。
這場諸皇子間的争鬥,事實上開局就已分出了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