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意義上說,這算一次強勢回歸了,也許說明他們對北方有意。
大宋政府上上下下不是不知道新汴京城作爲都城的缺點。
不管是哪個朝代,一個國家選擇首都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首都需要位于交通樞紐處,這樣既有利于對全國的政治控制,同時又保證對首都的經濟供應,并且首都的地理位置需要适合防守,要能方便地抵禦外部的侵略行爲,最後首都附近要有一塊能生産糧食的平原,以保證首都糧食供應。
大宋建立之後,定都汴京。
但當時的趙匡胤經常有遷都的想法,因爲汴京這地方非常不易于防守,周圍都是大平原,打起仗來四面可以直接受敵,因此很多人認爲應該遷都到洛陽,最好是選擇有山川之固的長安做爲首都才是正解。
從軍事防守上看,長安的确是最佳的首都建都地,幾乎四面都是高原,東有黃河天險以及易守難攻的潼關天險,也就是函谷關,東南是武關,西南是大散關,西北是蕭關,内部的關中平原自然條件好,糧食供應充足。
長安位于四塞之地,易守難攻,進可攻,退可守,防守得當的話,外敵根本無法入侵。
可惜的是,長安與洛陽在唐安史之亂之後,均遭到了很大破壞,幾成廢墟之地,大宋先前的建設能力極差,無法也無力大規模重建。
而當時的汴京位于水陸要沖,交通便利,在漕運上則已無黃河天險,大大縮短了與江南的距離,通過汴河運來的漕糧足以維持汴京百萬人口的生存以及整個大宋政府的運轉,因此大宋開始在汴京建都也有一定的考慮。
然而可惜的是,汴京是一個易攻難守平原之城,先前大宋被迫南下也是因爲都城汴京被攻破導緻。
想想看,基本沒有攻城能力遊牧民族都能攻破它……隻能說是這真是奇葩的曆史事件。
大宋南下之後,與金對峙的大宋本應該選擇建都南京。
南京既在富庶地區之内,其地理環境又前據大江,南連重嶺,憑高據深,形勢獨勝。
自諸葛亮說“金陵,锺山龍蟠,石頭虎踞,帝王之宅”以後,曆代帝王更是認爲南京是最合适做首都的地方之一。
但當時的宋高宗卻躲到更偏安的杭州,這種定都策略顯然已經完全放棄了收複北方領土的考慮。
然而現在是風水輪流轉了……但是不管是出于什麽原因吧,大宋選擇了重新回歸汴京,這個态勢很明顯有收複北方失土的意味。
在張安國國王看來,大宋上下隻是似乎有了進取心……但是這隻是似乎。
自從大宋明确開始遷都後,他們沒有一個權臣提出過類似收回北方領土的說法,仍然是樂于争權鬥勢,哪怕是一個不重要的部門的官員安排都要争上一争!
張安國國王想要看到的大宋上上下下都有收複故土,奪回燕雲十六州的壯志的現象基本沒有出現過……就算有提到了,仍然是文天祥這樣的熱血書生,根本沒有任何政治權力。
好吧,大宋仍然是一個沒有領土進取心的大宋。
但是在權力鬥争上,他們比其它朝代可毫不遜色……而且要有發展到第二個階段的趨勢。
事實上,張安國國王知道賈平章已經自己這一幫派内内定下了自己的接班人。
那個人便是陳宜中……先前提過一些的。
賈似道初爲丞相之時,他爲了穩住自己的位置,增加後備力量而非常注意網羅人才。
當然,先前也介紹過,他那時還極爲善待太學生們。
他那時就認爲才華橫溢且血氣方剛的陳宜中很有前途,有意把他當作門生。
于是,他請宋理宗下诏讓他可以免省試而赴考。
在公元1263年的廷試中,陳宜中沒有辜負賈似道的期望而名列第二。
陳宜中果然是個人才,他較爲通時務,因而在賈似道的蔭庇下很快升遷,先後任紹興府推官校書郎。
又過了幾年,他被遷爲監察禦史。
過了不久,極端保守派陳元鳳再次出任丞相,賈似道害怕他侵占自己的權利,一心想除掉他。
便暗中指使陳宜中參陳元鳳縱使丁大全肆惡。
結果打赢了這場權鬥……陳元風被革職,任太府卿去了。
陳宜中那時考慮到在朝廷擔任禦使積怨太深,而且做地方官也有利于自己建立政績,于是在賈似道的安排下先後轉任浙西提刑、崇政殿說書、福州知府。
他在任職期間整頓生産,興修水利,積極采用流求種田之法,大面積推廣使用流求良種,引進流求的畜力……因此政績明顯。
十年後,升任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該職位相當于副宰相之職。
這時,陳宜中已經從熱血青年的書生變成中年油膩大叔了,已經漸漸跻身于實權人物之列了。
擁有一定的功名,而且還地方從政的政績,再加上在高層權力機關的曆練……還有性格上的磨煉,他已經具有接賈平章班的能力。
當然,他的名聲還不夠……賈平章害怕他鎮不住留夢炎那樣的老家夥們,盡管他也已經是個老家夥了,已經七十二歲了,整天渾身疼。
天天靠着吃流求島出産的柳精片來提神鎮痛。
張安國國王早早就注意到他,每次送禮給賈平章時,爲了不引起他的警惕,常常通過其它的方法和方式再給他送上一份。
武有法可,文有陳宜中……這便是聯邦帝國在大宋政府下一代接班人中尋找的适合充當合作者的對象。
聯邦帝國不需要他們出賣大宋政府的利益,隻要他們能接受聯邦帝國的理念就行。
但是,這次遷都之後,兩個家夥都沒有提出收複北方領土的建議……這一點讓張安國國王頗爲失望。
遠在天竺地區的吳大鵬都寄來一封信,提到了大宋的這次遷都。
吳大鵬認爲,大宋政府眼下隻要不出昏招,再給聯邦帝國三到五年的時間,我們就有能力把鞑靼強盜永久性地趕出去。
東面,讓他們滾出烏拉爾山與烏拉爾河,去和斯拉夫人雜居去;南面,讓他們去中東地區,使他們與突厥人、波斯人、回回人雜居去。
等他們攪亂了一切以後,我們再去收拾亂攤子。
當然,這前提仍然是大宋政府不能出亂子,而且側面要支持聯邦帝國……大宋可以聯金滅遼,可以聯元滅金,那麽沒有理由不可以聯商滅元。
我們對大宋沒有領土要求,沒有經濟要求,更沒有權力要求……隻要大宋還保持重商開放的老傳統就行。
我們可以用公平的貿易得到我們需要的人力與物資,可以銷售我們的各級産品……眼下來看,隻有大宋才有能力大規模購買與使用我們的奢侈商品,也有能力消化我們過剩的低級産品。
所以,沒有必要催促他們北上征戰……當然,我們也不急。
真正急的應該是鞑靼強盜們。
PS:感謝書友18041、18012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