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好些。”
“活了更多人,還是死了更多人?”
“……活了更多的人。”
師太忽然說道:“施主可否能向窗外一望?”
安靜看向窗外……窗外是一片幽幽的竹林。
師太說:“世人所見爲竹,老納我卻見到了遠處有溪水,有梅花鹿……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如何能被一叢竹林遮蓋了眼睛?!”
好吧,安靜知道,師太給了她一碗心靈雞……但是至少心情好多了。
安靜離開尼姑庵時,感覺天空格外高遠了,不知不覺中,1283年的秋天要來了。
張安國還真沒有發現安靜的變化,大家暫時仍要各自忙活各自的事情。
大宋政府現在有了一件巨大的争執事件,連張安國都不由得不關心起來,他把與呂氏軍事集團交往的問題全交給了吳大鵬去處理。
大宋朝廷在一次朝會上,有官員提出要遷都回汴梁。
公元1127年,宋欽宗同志領導下的大宋帝國被金國滅了,京城汴梁被占領,還改名字爲汴京。
先前,鞑靼強盜集團将黃河之南的土地陸續賣于大宋政府,這其中就有汴京。
當然,那時的汴京早已經不是先前的樣子,整個城池已經完全破廢了。
大宋政府後來下了大力氣重新修建,到現在已經修發将近兩年了,故都已經開始有了都城的模樣。
仰仗鋼筋水泥與流求造房法,他們修建的速度遠比以前要快。
那個提出遷都的官員是受賈平章指使的,而且遷都的理由很充分……臨安本來就是個臨時安置的意思,是權宜之計而已,隻不過權宜久了些,一百多年了。
還有一個實際的問題是,臨安城裏的皇宮實在是太憋曲了。
仍是公元1127年,金軍攻破大宋都城後,康王趙構率皇室南遷。
在公元1138年,宋高宗趙構暫定杭州爲臨安行在,在杭州城東南、鳳凰山東麓的宋城路一帶修建宮城禁苑。
皇宮東起鳳山門,西至鳳凰山西麓,南起苕帚灣,北至萬松嶺,方圓不過九裏。
如果曆史不改變,享國三百餘年的趙宋王朝,其經濟規模曾一度占世界經濟總量的六成以上。
當年,汴梁的人口超過百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翻開《清明上河圖》,就可以從畫卷中領略當時趙宋的繁華和富有。
可是,坐擁巨額财富的宋王朝,其宮室卻是曆朝曆代中格局最小的,既不如漢唐時長安宮城的恢弘,也不及後世明清時紫禁城規模之宏大,甚至站在開封的酒樓“豐樂樓”上就可以俯瞰整個宮禁。
那麽,當年大宋的曆代皇帝爲什麽不擴修宮室呢?
開封在唐代時隻是一座州城,所以宋朝的皇宮其實是以前的節度使治所,那麽當時這座皇城有多大呢?
答案是隻有5裏。
大宋官家難道就不想擴修宮室,讓皇宮看起來更氣派嗎?
他們是真想!……可是卻不能。
因爲皇城周圍住滿了居民和商戶,擴修宮室,就意味着要将皇城周圍的民房全部拆除或許有人會說,那還不簡單,大宋官家隻要一聲令下,将百姓遷走就是了。
可是在宋朝,這事還真不好辦。
公元985年,宋太宗想要擴修宮室,就令大臣測繪規劃,可是宮城周圍實在是沒有空地,要擴修就得拆民房。
于是宋太宗就派人與百姓協商,協商的結果是“居民多不欲徙”,百姓不同意搬會不會是宋太宗愛惜百姓,所以才不願采取強制措施呢?
還真不是他一個人這樣。
公元1106年,喜歡大興土木的宋徽宗也想要擴修宮室,可是周圍百姓還是不同意遷走,徽宗也隻好作罷。
直到北宋滅亡,這座皇城也沒擴修1裏。
靖康之變後,杭州成爲了臨時國都。
此時的皇宮比開封城内的更爲狹小,以至于大宋官家走的陛階都隻有一級……實在是不好看。
在1131年,大臣提議擴修皇城,可是不湊巧,有幾座寺廟剛好在皇城邊,高宗隻好制止。
那麽爲什麽宋朝的君主無論昏君明君都不敢強拆百姓房屋擴修宮城呢?
原因有二:一是因爲宋朝承認财産私有,即使是皇城周邊的房屋也是屬于百姓個人所有的,任何人都沒有權利掠奪。
二是因爲拆百姓房屋,需要給補償,而且補償款很高。
高到什麽程度呢?
1083年,開封府爲修整街道,需要将城牆三十步範圍内的民房全部拆除……當時參考市價給出的補償款是每戶170貫錢!
這些錢可以在開封下轄縣買一套大宅。
這還僅僅是偏僻地方的補償價格,如果是皇城周圍這樣的繁華地段,補償款會更高。
不僅如此,即使是沒有産權的租住戶也需要給補償,而補償标準是每戶5貫錢。
所以,即便大宋官家想要強行擴修宮室,僅支付給周圍百姓的補償款這一項就是非常大的一筆開支,不得不有所節制。
這也導緻了大宋王朝的皇宮如同他們的陵墓一樣,成爲了曆朝曆代中最爲簡陋的。
你什麽時候聽到過有盜大宋皇陵的事情?!
但是現在的情況不同了,原先的汴梁城已經不複存在,一切都在重建之中。
汴梁城周邊地形平坦,還有四大水系流過,可以輕松借用上水力運輸……在那裏重修的皇宮周長竟然有四十裏!
而且那裏的新城結構仍與過去相同,整體上依然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池組成……當然,都進行了等比例的擴建。
原先的汴梁城能容納一百五十萬人,新的汴梁城依然要有這個規模。
賈平章極力推進遷都是有他的政治目的。
一是遷都到了新汴梁城後,可以公開提拔一批新人;二是讓他的主要對手們爲難!
汴梁地區的氣候可大大不同與臨安城啊……一些老派人員可要考慮考慮你的身體了……嘿嘿。
直到現在,賈平章還沒有把自己劃歸到老人的範疇,認爲自己還屬于中年組呢。
他都沒有想到過,他自己能不能受的了!
按照你那一幫提議,我們這一幫就要反對的基本原則,一些老派人員當場就提出了反對,理由同樣充足,新汴梁城還遠遠沒有建完,何必急于遷都呢?!
一切都要從長計議嘛!
原本一直被當成擺設的大宋官家趙顯此時卻突然發言:“我贊同遷都一事!”
當時整個崇政殿裏都安靜了……這是大宋官家第一次發言呢,沒有被謝老太皇太後代表。
PS:感謝書友澳洲老吳、書友19333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