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正的鞑靼人絕不會懂得水戰,駕船揚帆之類的技術活對他們來說,是真心不會的。
但是,正是張弘範和劉整之類的北方漢人主動加入他們,補上了他們的這個技術層面的短闆。
他們兩個人本來就不是大宋人,隻是漢人,而且是喝了狼奶長大的漢人。
至于有傳聞說有人爲了諷刺張弘範,便把“張弘範滅宋于此”的留言改成了“宋人張弘範滅宋于此”。
這是多麽可笑的文人式浪漫想象,人家張家家族的族長是金國的官員,他又出生在鞑靼強盜集團勝了大金強盜集團的四年後,所以,最多說人家是北方地區的漢人。
劉整這個人也是如此。
後世有人說,南宋如果善待原來的遼金地區的人員,或者會延遲滅亡。
可是還要如何善待?隻要他們渡江,直接認定爲南宋人,可以在南宋境内自由走動,可以去任何大城市裏居住,還要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這對流離失所的人來說,是多麽好的待遇!
還要如何?
但是,由于這個時候的北方漢人經過遼金時代,他們喝了太多的狼奶了,已經和大宋人不太一樣了。
一個是叢林社會長大的,相信鋼刀,有奶便是娘,隻要能赢能搶到東西,無所不用極至。
一個是商業社會長大的,相信商業,總能找到經商的辦法,用交換的辦法得到需要的東西,認同理學……
用一個可能不太恰當的比喻來說,一個是信奉流氓主義。一個是信奉商業主義,雙方匹配度太差。
所以,北方經曆過遼金時代的漢人,不太會爲大宋效力的。相反,他們更願意投靠鞑靼強盜集團,這對他們來說更合适。
如果說,遼金時代,那是已經有了法制建設的後強盜集團時代。那麽,鞑靼強盜集團的到來,太對他們的胃口了,所以說,他們這時候的作戰能力驚人。
因爲鞑靼強盜集團徹底喚起了他們身上的惡,因爲作戰的收獲中,也有他們一份!
反觀大宋呢,不讓貪污,不讓搶劫……對他們吸引不大的。
這是兩種世界觀的對立。
鞑靼強盜集團借助北方漢人補上了水軍這個短闆後,他們有了攻擊襄樊兩城的能力。
但是這還不夠。蟻附式作戰攻城,那是真太難了,所以,攻打襄樊兩城時,他們總共花費了六年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在沒有回回炮之前,打了五年多的攻城戰,但是有了它的技術之後,不到一年就解決戰鬥了。
從此,鞑靼強盜集團的作戰進程更加順利了……由此可以看出回回炮的重要性。
因爲那個時空。全世界都沒有金屬管狀火炮,黑火/藥的爆炸力不夠。
大宋的南宋時期,他們是輸了,因爲鞑靼強盜集團可以說是動用了那個時空最高的科技和最有戰鬥力的軍隊。不委屈的。
經濟問題,内政問題,嚴格的說,不是主要問題,因爲鞑靼強盜集團問題更多,内部的鬥争更殘酷!
但是。也不能說凡是喝狼奶長大的人,他的世界觀完全和大宋匹配不了,也有一個特别人物,他就是張世傑。
張世傑原本是張弘範父親手下的一個小軍官,有犯法的行爲,于是奔逃到宋州,隸籍淮兵中,起初爲小校,多次立功升到黃州武定諸軍都統制。
鄂州大戰期間,在攻打安東州的戰鬥中表現兇猛,與高達援救鄂州有功,遷調官職十階。
不久随從賈似道進入黃州,戰于騣草坪,奪回敵人所俘獲的東西,加官環衛官,現在在淮南東路知安東州軍。
他在不久前,聽聞有石炮,立于城上,可以打到幾百步遠!
還有大宋官家直屬禦前火繩槍軍,能做到彈如雨下……
于是他沉不住氣了,因爲他聽說那石炮先期立在了行在臨安城城頭,這個他理解,可是以後不能不管安東州啊,這裏也是前線。
他馬上寫了公文上書請求,但是遲遲沒有回複。
這一天他等不及了,便把軍務交待給了副手後,以私人的身份去了臨安城……剛一下船,他便被城頭上林立的石炮吸引了,真是尉爲壯觀!
他馬上就要直接登上城牆,卻被守衛喝止。
張世傑先前做過環衛官,雖然隻是空官無實的閑散武臣,但是與一般的禁軍官員還是能混個臉熟。
他提了幾個人,恰巧有一個軍官正管這裏,兩人見了面後,果然認識。
那軍官說:“張知軍,如何來到這裏?”
張世傑指了指那城頭石炮,說:“正爲此物……”
那個軍官笑着說:“莫要着急,聽聞現在正在裝備襄樊二城,然後再顧其它……”
然後兩人上城觀看。
張世傑一看便明白了這個物件的妙處,看它身形巨大,一定比床弩抛射得遠了。
他細細地看看,感覺實在是很好仿制,又問了問用法,便徹底明白了。
他看着那巨大的石球說:“可打到碼頭否?”
那個軍官驕傲地說:“當然,官家命令試射時,那巨石可以在幾息間就把那碼頭上的木船砸沉……”
張世傑看了看那距離,感覺自己守住安東州城更有信心了。
他說:“爲何不用苫布草席裹好?莫要讓鞑靼人偷學了去……”
那個軍官不在乎地說:“石炮甚是沉重,就算學去了,他們也不可能從遠處運來,除非是就地取材……此地已經沒有巨木了,聽聞軍器所正在去遠處采購,而且還有更好的改動……”
張世傑頓時樂了,還能更好?!他決定要好好拜訪法可統領了。
其實中國古代曆史上,很早就會利用杠杆原理了,并且在《墨經》中,也已經提到過,比如現在大宋用的稱,就是利用杠杆原理。
但是,他們卻沒有想到利用在軍事上,讓什麽回回炮成了最先進的武器了。
這真是讓人無語。
先前,張國安給法可用鉛筆講過了杠杆的基本原理,那就是杠杆支點到受力點的距離倍之于重物石數,便等于支點到施力點距離倍之于發力石數,爲什麽這樣?
就像定動滑輪組的組合一樣,自己慢慢在實踐中摸索原理去,反正是要麽你們用幾百人,要麽你們用幾十人,或者幾個人去操作!
張國安教給他的時間點正好,而且這個主動送上門的學生也正好,整個大宋還正需要這個物件,大宋官家還很看重,大搞專權的平章也大力支持,這樣,生生就讓大宋的科技曆史發生的不小的變化!
别的民族是科技原理推動科學設備變化,而在這個大宋的時空裏,變成了科學設備倒逼着科技原理的進步。
法可統領此時終于在工匠們的幫助下,得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表達公式,而不是某個例子了,也不是隻是泛泛提到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