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在會議上大聲疾呼:“我們一定要抓住兇手,抓住幕後黑手,抓住那些破壞共和的人!”
王永安心中玩味起來,這宋教仁遇刺似乎時間上來的早了一些,也許是因爲自己這支小蝴蝶的原因,讓很多曆史上的事件或提前或延後發生了。但曆史上的著名事件卻又陸陸續續地産生,并沒有因爲自己的出現而消失,這不得不讓王永安感慨曆史的慣性是多麽的強大,滄海一粟的小人物終究隻能影響卻無法阻止曆史的發生。
與會衆人中自然王永安最有發言權,畢竟他也遭遇了行刺一事,隻是宋教仁身亡,而王永安安然無恙罷了,袁世凱希望王永安能夠說什麽,最後王永安不得不表态說:“宋教仁遇刺發生在滬市,我希望盡快成立專案調查組前往滬市進行調查,在調查組找到證據之前,任何随意作出結論的人,都有轉移公衆視線的嫌疑。”
袁世凱拍案叫絕,随後立即成立專案調查組前往滬市進行調查,而王永安此時也爲了下一任内閣而奔走,第一任内閣總理唐紹儀随後宣布辭職,内閣十二部也随之解散了。
宋教仁遇刺與唐紹儀辭職沒有因果關系,卻又前後聯系,因爲宋教仁的身份是民黨黨魁,而在前一個月的國會選舉中,民黨大獲全勝,無論是參議院還是衆議院,民黨票數均過半,按照國際慣例來說,國會選舉中獲勝的黨派魁首自動出任内閣總理,并有權重新組建内閣。而唐紹儀似乎也有心成就宋教仁,于是接受了國會的辭職申請,等待宋教仁從滬市來到京師之後,即刻辭職移交内閣總理權力。
宋教仁固然沒有孫逸仙能出牛,但是宋教仁的人脈要遠遠超過孫逸仙,在民黨黨内地位極高,由于孫逸仙在南京臨時政府中的政治經驗的不足和犯下不少戰略性的錯誤,導緻南京臨時政府分道揚镳,宋教仁車技重組民黨,并逼走了孫逸仙。這也是孫逸仙最終接受南北和談,并接受接受袁世凱任命爲鐵路總局局長的原因之一,畢竟他成爲了一個光杆司令,除了陳其美和黃興沒有人再支持他。
宋教仁聯合了民黨保守派、複興社等衆多派系,被選爲民黨總裁。在孫逸仙醉心于十年十萬公裏鐵路的時候,宋教仁默默地發展黨派成員,并最終在國會選舉中一舉獲勝,震驚了天下。而這個消息卻被同時發生的王永安遇刺案淹沒,直到得意洋洋的宋教仁前些時日在滬市舉行的民黨大會上公開且明确地撇開孫孫逸仙發明的五權憲法而大講他自己三權分立的憲政設想:“讨論憲法,行政、立法、司法三權應如何分配,中央與地方之關系及權限應如何規定,是皆當依法理,據事實,以極細密心思研究者”。
如果說宋教仁僅僅反對孫逸仙也就罷了,随後他以更加激烈言辭全盤否定袁世凱政府當局的内政外交,認爲隻有民黨方面出面組織的議會政黨責任内閣,才是救治“不良政府”的醫生。
按照英法慣例來說,總統是虛職,國會最大有權組閣,而按照美國的辦法,國會選舉出來的便是總統,宋教仁甚至可以直接踢走袁世凱,隻是宋教仁得意洋洋地認爲畢竟袁世凱爲推翻滿清立下赫赫功勞,就讓他做虛職總統吧。但是對于内閣十二部,宋教仁很不滿意,他批評如今的内閣十二部很多人都是屍位素餐不謀其政,而有一些政府人員則隻會貪污受賄不做實事,因此他要堅定地進行組閣,重新任命内閣十二部和四總局人選。
實際上宋教仁是在向所有人宣布,接下來内閣改組,你們必須向我臣服,快點對我表示效忠吧,我已經張開胸懷了……
可如今的内閣十二部人選是北洋、江北和民黨三方博弈的後果,當初爲了能夠推翻滿清建立中華民國,三方都做出了不小的讓步,經過兩年的反複談判,如今宋教仁還沒有擔任内閣總理,居然全盤否定了當初的結構。
後世有一句話叫做不作死就不會死,宋教仁正應了那句話。
他犯下了諸多大錯,首先他不應該否定民黨建立者孫逸仙的建黨綱領,這相當于民黨分裂了,雖然孫逸仙是一個嘴炮領袖,但畢竟是孫逸仙創建了民黨,對黨派有着極大的貢獻,宋教仁出于黨争的原因徹底否定孫逸仙,否定了很多人心中的偶像,得罪了不少民黨中人。
其次,宋教仁誤以爲中國國會與外國國會相同,隻要民黨取得了國會的領導權,他便是内閣總理了,而唐紹儀爲了遏制袁世凱的獨裁選擇辭職也給了他一個錯誤的信号,讓他飄飄然了起來。但此時的中國尚且沒有确定國家實行總統制還是總理制,結果宋教仁便認爲中國必須實行總理制,甚至提出徹底改選内閣的決定。
最後,宋教仁完全不懂得政治鬥争中的縱橫關系,在還沒有擔任内閣總理之前,宋教仁便大言不慚且大談天下改革,完全沒有拉攏另一派系民黨和江北系來對抗強大的北洋系的想法,犯了政治上的一個大錯。
尤其是民黨獲勝之後,完全沒有理會江北系的立場和态度,甚至于宋教仁認爲王永安、張謇、陳兆棠等江北系官員會主動向他靠近,隻可惜江北系隻認實力不認他這個未來内閣總理,因此宋教仁還批評王永安說:“江北官吏幹涉軍隊過多,勢必會影響國家穩定,國家不穩定談何崛起。”
王永安生了病沒有理會宋教仁,卻讓宋教仁以爲王永安怕了他,氣焰更加嚣張,而報紙開始對宋教仁吹捧起來,認爲宋教仁組閣必定能夠開創中華民國之璀璨明天雲雲,完全忽略了袁世凱的态度,以爲袁世凱真是一個傀儡總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