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手下人看來,王永安近日練武練槍,實在是一種自虐式的發洩。袁世凱一改統一之前的支持态度,越來越咄咄逼人,架空内閣總理,驅趕王永安,試圖做一個獨裁統治者。而能夠與袁世凱對抗的南方革命黨分崩離析,江北系遭到排擠,王永安被趕去川邊,這時候的他豈能不内心焦躁。
王永安被趕去川邊,也讓在京的北洋系大佬們開心不已,這個唯一能讓北洋系吃癟的家夥終于走了。他要是再不走,京師的北洋大佬們幾乎都被給氣瘋了,而兔死狐悲,不少革命黨出身的官員們這才發現沒有了王永安這個靶子,北洋系官員們開始直接排擠他們了,而到了此時他們才方知後悔。
袁世凱與日本談判終于破冰了,王永安被趕到了窮鄉僻壤的川邊,直接面對英國壓力和臧人叛亂,想要殲滅叛亂臧軍至少需要兩年時間,而這兩年之内形勢如何,誰能知道呢?
日本首相更換頻繁,長則三年短則三個月,山本權兵衛都不知道自己這個首相能夠坐在位置上多久,讓王永安去川邊兩年,他們接受了這個條件。當然,山本權兵衛等日本官員根本不想打仗,一旦戰争發生,以陸軍作爲依靠的長州藩将再一次執掌大權。
在袁世凱變相地接受了日本的第一個條件,将王永安趕出中央之後,中日和談才陸續破冰,随後日本提出了賠償,但袁世凱提出中國百廢待興沒錢賠償日本,他提出向日本貸款賠償日本。由于迪海鐵路計劃破産,日本正金銀行空準備了大一筆錢,此時袁世凱提出貸款,正金銀行恰好能夠拿得出來,于是便貸款給北洋政府五百萬日圓,用于安置中日雙方陣亡将士家屬。伍佰萬日圓中三百五十萬用于安置日方陣亡士兵,一百五十萬用于安置中方陣亡士兵,相當于便向地賠償日本政府了。
而這個條件也是雙方能夠接受的唯一條件,袁世凱不敢簽訂賠償條約,作爲開國大總統中國的華盛頓,他的這種外交智慧也避免了中華民國被侮辱。即便名義上隻是安撫陣亡士兵家屬,但實際上還是一種戰争賠款,可不管是中方還是日方,全都被袁世凱的外交手腕所折服。
對日本來說,如果是戰争賠款的話,這賠款未免太少了,國民絕不接受,因此淡化江都之戰才是日本政府如今最頭疼的事兒。山本權兵衛與西園寺公望商議之後決定先弱化國内對話對立情緒,而後要求報紙上不得在提起江都之戰,最後抹滅江都之戰的一切報道,避免刺激國内的軍國主義情緒。與此同時,袁世凱也漸漸要求國内不要宣傳江都之戰了,畢竟這場戰争是江北系的功勞,北洋隻是暗中幫助而已。
很快,關于釋放日本戰俘一事也得到解決,如今一萬多日本戰俘被關押在揚州,由國防軍第七師負責看守,戰俘們白天幹活兒,重修江北的道路橋梁,甚至開荒種田,晚上則集體學習中國文化批評日本軍國主義,如果批評得不深刻則第二天沒有糧食吃,于是這一萬多人漸漸被洗腦了……
釋放日本戰俘分五批次,第一批釋放一千人,第二批釋放三千人,第三批釋放一千人,第四批釋放兩千人,最後釋放三千五百餘人。其中第一批次全是傷員,第二批次則是台灣戰俘,第三批是日本青年志願者和傷員,第四批是日本陸軍中軍齡較短的士兵和部分台灣士兵,最後則是日本老兵。從士兵構成來看,日本老兵占了大多數,這也是給中**隊造成重大傷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關于釋放戰俘的問題,袁世凱是征求了王永安的意見和建議的,畢竟戰俘掌握在王永安的手中,對于王永安分五批次釋放的要求,袁世凱倒是無所謂,隻是日本方面連連抗議。王永安的借口則是日本需要同時從朝鮮撤軍,你們不撤軍我卻釋放戰俘,你們以爲中國人都是笨蛋嗎?
日本談判方最不願意和王永安談,這個打敗過日本,咄咄逼人的年輕人實在給人太大壓力,而這種壓力來源于王永安的自信和對日方的蔑視,畢竟他是直接打敗了日本人的那個領帥。迫于王永安的壓力,日本方面接受了五批次釋放戰俘的要求,同時他們也漸漸從朝鮮半島撤軍——山本權兵衛根本就不願意打仗,所謂撤軍隻是将口号改了一下,日本人征召了大量朝鮮人修建軍營,卻沒有真的去朝鮮的打算。當然,在朝鮮的軍營也許現在用不到,但誰知道以後能否用得到呢,讓朝鮮人去幹活兒總比讓他們聚在一起商量造反好,反正死了的朝鮮人才是好朝鮮人嘛。
中日談判越來越接近尾聲,袁世凱心情大悅,北方危機終于解除了,而他也後悔自己趕走了王永安,如果早讓王永安加入談判,也許日本人就不會這麽斤斤計較了。在幫助政府與日本談判接近終結之後,王永安也即将告别京師的生活,準備南下返回江北帶領軍隊,明年五月份春暖花開,大軍開拔前往川邊。
報紙上對王永安的批評漸漸地減少直至消失,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那些自诩爲中立的報紙肯定是收了銀子所以才一直在诋毀王永安,如今王永安離開京師,這些文人墨客收不到銀子了,自然也不會再批評王永安了。劉通暗中查了幾家報紙,掌握了他們收受錢财故意诋毀王永安的證據,并準備動手。王永安告訴劉通不着急動手,需要等他回到江北之後再行動手,切記做好僞裝不要被人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