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媒婆好大一張嘴,很快濰坊鎮乃至高密縣有頭有臉的人家都知道蕭家三閨女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不停,暗地裏腹诽起來,甚至有人詛咒她嫁不出去找不到婆家。
這麽多年來果真也應了大家的詛咒,從蕭家老四蕭寶的口中,大家知道蕭家的丫頭一直沒有嫁人,于是衆人這就是報應,以後看誰家的女兒再敢不聽父母的話,鎮子上的人用蕭曉悅做反面教材,教育子女一定要盡孝道雲雲。
蕭學儒在鎮子也擡不起頭來,更有人時常欺負蕭學儒,還有一些潑皮地痞時不時來他們家找事兒。如果不是幾年前蕭虎從滄州學藝歸來,仗着拳腳打傷了幾個地痞無賴,怕是這些人還會糾纏着蕭家。而蕭虎也因爲毆打了地痞,反倒被人誣陷,被關在衙門裏關了一個多月,蕭學儒花了好大一筆錢才将他救了出來,送回到滄州他師傅那裏,免得蕭虎的暴脾氣上來之後再惹事端。
蕭家的大媳婦一家對蕭家也并不好,雖然蕭家老大蕭龍長得一表人才爲人熱忱踏實肯幹,這麽多年來跟着老父親苦心經營這件雜貨鋪,赢得了四鄰的好口碑。但大媳婦周氏總覺得門不當戶不對,當年她嫁給蕭龍的時候家裏窮得揭不開鍋,可如今父母家富裕了,偏偏又看不起漸漸沒落的蕭家了,明裏暗裏指桑罵槐地因爲三丫頭導緻她老周家都在高密縣擡不起頭來。
蕭家老四蕭寶有一過于憨厚,别人什麽他信什麽,也因此常常被人捉弄,别人經常騙他打探他家裏的情況,一旦得知蕭家的三閨女蕭曉悅到現在還沒有嫁出去,便哄堂大笑起來。蕭寶一直以爲别人是親近他才和他開玩笑,自己也沒心沒肺嘴裏沒有一個把門的,于是大家都在暗地裏稱唿他爲蕭傻子,久而久之成了傻子。
可沒想到的是,人家蕭家三閨女蕭曉悅不嫁則已,一嫁驚人,嫁給了江北王,當上了江北王妃當地留着辮子一輩子沒走出過濰坊鎮方圓二十裏的老百姓以爲江北王這個綽号是封号呢,還以爲王永安當真是漢人王爺那可真是鳳凰的命,難怪人家不嫁人,一般人家誰敢娶了蕭家的閨女,她可是王妃的命啊。
濰坊鎮頓時熱鬧起來,十裏八鄉的百姓紛紛跑過來觀看江北王和江北王妃,一個個感慨萬千,紛紛咱們窮鄉僻壤的濰坊也出現了金鳳凰了,要是江北王以後當了皇帝,咱們濰坊算不算是皇後的故鄉,那以後咱濰坊人出去可有的了。
老百姓一輩子沒出過遠門,見識短,又道聽途了一些内容之後自己揣度聯想,口口相傳起來越來越離譜。王永安在濰坊住了兩天,老百姓傳居然傳出了花樣,什麽大清要完蛋,江北要稱皇,跟着王永安的人将來都會被封侯拜将。又有人這王永安是皇帝的命,自古以來揚州就是好地方,這麽多年該輪到揚州人做皇帝了。
總之老百姓胡八道,但也有人愛聽願意傳,甚至連蕭傻子蕭寶也成了紅人,大家都知道他特别容易讓人忽悠,便紛紛從他那裏打聽王永安的消息。當聽到王永安手下有八十萬大軍之後,更是堅定了王永安會成爲皇帝的謠言。可惜他們哪裏知道,蕭寶是聽了評書的人曹操率領八十萬大軍南下,覺得這八十萬大軍大概和八百大軍差不多,便信口胡,而其他人卻當了真人家江北王的舅子都這麽了,還能有假?
一想到蕭寶這個傻子都能當上國舅爺,大家紛紛不淡定了,以前還沒事兒嘲笑他埋汰他忽悠他的人,立即調轉了腦袋去熘須拍馬,一個個摟着蕭寶的肩膀:“以前我們兩個關系就最好,我一直把你當做我最好的兄弟,現在啊,我打算把我妹妹嫁給我最好的兄弟,寶,你娶不娶?你要是不娶我妹子,咱們兩個就不是兄弟!”
這王永安和蕭曉悅的婚事沒辦,蕭寶的婚事差就辦成了,每天上蕭家上門提親的人絡繹不絕,媒婆都得站在門口排隊。由于向蕭寶提親的人太多了,而蕭寶又有兒傻,媒婆們紛紛換一個思路,聽蕭家老二蕭虎現在還沒成親呢,據在滄州做镖師呢,日子過的也不怎麽好,這年頭火車興起了,大家用火車運貨,镖師與镖行生意就沒落了。于是大家紛紛又給蕭虎張羅親事,一個個充滿了熱忱,仿佛蕭虎今天不答應親事,以後就娶不到老婆一樣。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媒婆們湧入蕭家,充分體現了這個亘古不變的道理。蕭學儒哭笑不得的是,居然還有一些媒婆打起了他的主意,紛紛要給她納妾續弦……
蕭家大嫂周氏現在得意起來了,走在街面上恨不得橫着走,唯恐别人不知道她姑子嫁給了江北王一樣,連帶着周家的幾個兄弟也耀武揚威的,當得知有人要給蕭家大哥蕭龍納妾之後,頓時氣得找娘家兄弟将那挑事兒的人痛打一頓。
蕭曉悅見家裏也沒有一個安靜,便與王永安商量草草地舉辦了婚宴便回揚州吧。王永安也不願意在此久留,便與嶽父商量了一下,又聽妻子的吩咐,要把寶帶走。
這蕭寶并不是真的傻子,而是他耳根子特别軟,認爲所有人都是善良的,别人什麽他就信什麽,還口無遮攔嘴上沒有一個把門的。蕭曉悅覺得這子遲早會吃虧,不如把他帶到揚州去,以後或者派到聖盧卡斯,最少聖盧卡斯那裏還有自己的房子和土地呢,蕭寶再怎麽被人騙,也不至于餓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