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嗜殺,死于他統治下的人自然不少,在統一戰争過程中,殺了多少人,誰也無法精準統計,而他的大将白起,更有人稱其爲‘人屠’,僅在長平之戰就坑殺了趙國四十多萬士兵。”穿山甲接過話頭說。
經過楊剛和穿山甲的介紹,正史與野史綜合起來,似乎提煉這麽多的屍油不是難事。
“有線索嗎?”我把話題轉移開來,詢問張伯通尋找玉玺的結果,我并沒有期望他們能這麽輕易尋到玉玺,所以隻問線索。
“沒有,不過玉器到是有不少,藍田玉比例較大,其中玉璧也不少。”張伯通對大家尋找的結果進行總結,此時告訴我說。
我聽到了重點,也相信史料記載,激動問他道:“有沒有疑似的和氏璧?”
“你小子瘋了吧,還想和氏璧!”張仲亮許久都沒有吭聲,估計是被上官亞雄拿着槍抵着腦袋,當着所有人的面顔面盡失,讓他一時莫不開,而此時忽然又開口了。
“沒瘋,史料記載,和氏璧作爲明器随葬進入秦陵地宮。”我依事實說。
張仲亮即刻搖頭:“小子,野史讀了不少,看來來之前有做功課,但我如實告訴你,你看到的都是史學家們瞎編的,和你們這些折騰小說的人一樣,靠的就是想象力杜撰出來糊弄世人的,和氏璧早就不存在了,它的名字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被秦皇改了,叫‘傳國玉玺’。”
此時此刻,我知道了,我與張仲亮的分析在這裏出現了分裂,他相信玉玺由和氏璧雕琢而成,而我相信和氏璧依然在,并在秦陵地宮中。
我想了想,順着他的話說:“既然傳國玉玺是和氏璧雕琢而成的,那傳國玉玺一直傳到後唐才消聲匿迹的,怎麽可能再出現在秦陵地宮中呢?”
我反問張仲亮的時候,卻把目光抛向了張伯通,這對兄弟挺有意思的,他們居然相信傳國玉玺在秦陵地宮中。
“秦始皇雕琢玉玺,意在秦朝,他的子子孫孫相傳,他自己稱爲‘始皇帝’,也正是這個用意,旨在秦朝傳千世萬世,永世不滅,但事實上秦朝到了秦二世手上就亡了,劉邦建立大漢,子嬰那時所獻玉玺并非那枚秦朝傳國玉玺,而是用藍田玉另雕琢的一枚赝品,而真正的傳國玉玺被二世随同始皇靈柩一同葬入秦陵地宮。”張仲亮不厭其煩解釋,試圖颠覆我這些年以來對曆史知識的認識。
我稍想了想,事實上在秦二世,陳勝吳廣起義時,始皇陵确實還沒有完工。
至于傳國玉玺的赝品,在曆史上确實有過幾回,但都被一一識破,不可能劉邦就會上當。
“這些信息你是怎麽得到的?”我也好奇,張仲亮是怎麽知道這種說法的。
張仲亮得意笑道:“這些你就不用管了,我是有古籍原始記錄的信息支持的。”
我看着張仲亮的笑容,很自信,很得意,看似不容他人置疑,我又看了看張伯通,他的表情也相當自然,似乎這個證據确鑿無疑,既然如此,我也懶得再打探,這兩個老狐狸慢慢鬥。
但我轉念一想,張家兄弟可是摸金校尉,或許祖上十八代都是盜墓的,他們就是出自盜墓世家,在盜墓世家裏有一本兩本關于盜墓信息的書籍也不是沒有的,類似《盜墓筆記》,我暫且不管。
但有一個信息可以肯定,他們雖然相信玉玺在地宮,卻不知道藏在什麽地方,否則他們早就去找了。
“罷了,和你說這些也沒用,你不懂,我們還是到别處去尋找吧!”張仲亮于是輕笑我無知,轉而提議繼續尋找說。
“如你所說的是真實的話,那在這個地宮裏即便找不到玉玺,也能找到線索,我打算在長生殿中再找一下。”我堅持先探清楚長生殿再說。
張伯通擡起手腕看了一眼手表,沖我點頭道:“好吧,你找,正好到了飯點,我們在這裏吃點東西。”
此時不提吃還好,一提真有點餓了,恰好午飯時分,吃吧那就。
雇傭兵分了幹糧就在坐着吃,而我拿着幹糧邊吃邊遊走在長生殿内,這殿内的陳設我還沒看完。
把注意力移到長生殿的他處時,我才發現,殿内陳列在四處的明器幾乎被他們翻遍了,情景和當年的鬼子進村差不多,雇傭兵是拿人錢财替人辦事的打工仔,根本不懂得如何保護文物。
本來陳列明器的桌案與箱子,但凡是木質的早就腐朽得不堪重負,一些明器不僅暴露出來落滿塵土,而且還滾落到了地上,加上他們搞亂,真是一副狼藉不堪的畫面。
青銅棺的另一頭,靠牆放着一供案,供案是青銅鑄造,所以沒有腐朽,供案上擺放着六塊牌位,但已經殘破不堪,被塵土包裹着。
牌位前放着一隻香爐,本是燃香的地方。
我抹開一塊腐朽倒塌的牌位上的塵土,上面的字迹早就沒了,木質牌位在手裏稍一用力即刻碎了。
“牌位上已經得不到什麽信息了。”張伯通看我拿着牌位,于是提醒我說道。
我并沒有回應張伯通,而是繼續查尋線索,我突然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在供案上除了牌位與一個香爐之外,居然沒有放置供品,即便供品已經不存在了,那至少有盛放供品的器具,而實際上盤子都沒一個,好歹這些人也是秦皇妃子啊。
靠近四牆的明器已經翻爛了,如果有發現應該早就被發現了,我并不打算再翻一次,而是專注到了青銅棺上。
青銅棺被清理得幹淨了些,塵土已經被抹去,這樣我查看起青銅棺上的銘文就方便了許多。
在宮殿内,外面的光線無法穿透進來,即便有也不足以看清楚稍有銅鏽的青銅棺上的銘文秦篆。
我打開手電,光束直擊青銅棺上,厚重的重器氣息透來,不禁讓我生畏,或許棺内裝的是死人吧。(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