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據我現在所知道的信息來看,我與張家兄弟的目标是不一緻的,他們最終想得到的是玉玺,那枚由秦朝開國皇帝秦始皇雕刻的傳國玉玺,而我的目的是與他不同的,玉玺隻是個工具。
至于張家兄弟要傳國玉玺何用,就不知道了,或許是賣錢,畢竟那東西價值連城。
關于傳國玉玺,在史書上有明确記載,還一直傳到後唐才消失,而張家兄弟卻堅信玉玺在地宮,這是要颠覆我對史實的認識。
不過對于傳國玉玺制作的材料來源是一直史學家們争議的話題,至今無法确定傳國玉玺到底是用和氏璧制作而成還是另選了一塊藍田玉制作的。
和氏璧很久早就失傳了,這塊所謂天下共傳的寶玉相傳随秦始皇一同葬入地宮,前提自然是沒有把和氏璧雕琢成傳國玉玺。
這一系列的事情都存在疑問,如果傳國玉玺是和氏璧雕琢而成的,那麽必須颠覆人們對玉璧的認識,至少和氏璧不長像如今我們所認識的玉璧,那種環狀玉器。
在這一系列的史料前,我下意識地認爲張家兄弟尋找的其實是和氏璧。
玉璧我們到是現過一塊,在楚王宮裏得到的一塊玉璧,此刻正裝在趙林生的背包裏,當時疑似玉璧就是傳說中天下共傳的和氏美玉。
我并不打算把我所知道的史料與現的玉璧告訴張家兄弟,或許他們知道史料記載,隻是不相信。
“長生殿裏有六具青銅棺,棺上銘文内容顯示,都是屬于秦皇妃子的靈柩,青銅棺打不開,也不能暴力撬開,在青銅棺棺蓋上有玺印鑄造文字,我想那必然就是鎖,須要用玉玺來開,既然鎖在長生殿,那鑰匙定然就是周邊。”張伯通分析與我聽,他所說的似乎也合情合理。
我聽後點頭默許張伯通的分析,但我有一個問題,于是問他:“你說傳國玉玺就在秦陵地宮,對于鎖在這裏,鑰匙帶出進行否定,我想你是害怕有人得到鑰匙會掘開地宮進行破壞,有道理,所以選擇把鑰匙和鎖一起埋葬在地下。”
我也進行分析,張家兄弟聽了也表示認同點頭,我繼續說:“這樣的話,也存在麻煩,如若有人依舊掘開地宮進入大墓,就可以尋找到鑰匙,這樣豈不是一樣可以對靈柩進行破壞嗎?”
張家兄弟聽了頻頻點頭,顯然我的分析也對,合情合理。
青銅靈柩設置鎖這種機關就是爲防盜墓者打開棺椁,驚擾棺椁中的靈魂,即便設置了鎖,爲存萬無一失,應該當時就把鑰匙毀掉,這樣就可以保證永遠沒有人可以利用鑰匙打開棺椁,徹底排除了這種可能。
彼此的分析都表明,這種機關的設置與天啓方式都不符合邏輯。
“進去再看看。”張伯通不甘心失敗,更不願意放棄。
現在已經沒有了油粽子與鬼骨的攻擊,血粽子也被束縛住了,沒有危險,我們暫時有足夠的時間再進長生殿一探究竟。
“秦始皇在統一天下之後,在都城鹹陽大興土木,把戰國時期其他六雄的都城宮殿都原樣仿制一遍,安在鹹陽,還搜羅了天下寶物進入鹹陽城,就連六國佳麗都進駐鹹陽,秦始皇雖然無後,可妃子衆多,爲什麽隻有六口銅棺,六個妃子殉葬?”曆史是個非常有意思的東西,不管正史野史,都吸引着一批愛好者,這一番話是老k說的,而且基本都符合史料,不禁讓我多看了他一眼。
當然,老k也算是有知識的人,否則怎麽能擔任起文學編輯之職。
“秦皇信奉‘六’這個數,所以布置六口青銅棺。”我回答老k,但我又不能肯定是這個原因而布置六口青銅棺在長生殿,于是補充說,“大概是這樣吧!”
秦皇信奉的東西很多,比如黑色,源自五行,也就是五德學說,自認爲周朝是火德,而水克火,于是秦朝自然奉行水德,五行之中,水爲黑色,所以秦朝宮殿與服飾以黑爲主色調,與水德相對應的數是“六”,所以許多東西上都表現出“六”,比如法冠高度,車軌寬度,在長生殿中布置六口青銅棺大概依據也是源自五德學說的水德。
就連刑法也與五德學說密切相關,水德主刑殺,所以政治統治力求嚴酷,或許這也是導緻秦皇殘暴執政的根本原因。
“要不我們四下找找,或許會有奇出現。”張仲亮試探性地與張伯通說。
盜墓本來就是探險,既然探險就有許許多多的不确定,當張仲亮提出再次尋找,期望奇迹出現時,我并不阻攔。
此時在達成合作的情況下,我們這隊人馬又壯大了些,共有十六七人。
張伯通支會大胡子,大胡子揮手讓自己的兄弟行動起來,我們自然也要一起出動。
第一次進入長生殿時很匆忙,我幾乎沒有對宮殿内的陳設進行仔細的觀察,就連六口青銅棺也是粗略地看過而已。
尤爲特殊的是長生殿内沒有次間,整個殿堂就是一個極大的空間,六口青銅棺擺放在宮殿的正中央,非常顯眼,與六口青銅棺對應的位置,靠近正對殿門的裏面牆下,放置着一張銅案,銅案上與青銅棺對應擺放着六塊靈位,這也是我們可以斷定六口青銅棺是六位妃子的根據之一。
青銅供案兩側起,一直延伸到殿門兩側,都擺滿了陪葬明器。
長生殿内所有一切東西都落滿了塵土,塵土已經沉積得足有幾厘米厚,特别是地面上,塵土更厚些,腳踩在上面,就留下一個深深的腳印,像是踩在冬日裏的積雪上一樣。
腐朽的氣息充斥着整個長生殿,隻是所有人都戴着防毒口罩,才會感覺這種腐朽的氣息稍淡些,不過也不好受,好在都是盜墓探險來的,否則一般人是頂不住地宮裏腐朽的氣息。
在青銅棺的前頭,向殿門的一端,每口青銅棺前都放置着一隻直徑約爲三十厘米的青銅鼎,無耳,卻不像鼎,應該叫“爐”合适些,圓形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