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無論杞王登基還是兖王登基,都必須要有一位足以能夠在朝中震懾百官的重臣支持,如今前朝的官員貶得貶、死得死,而距離京城最近的,便隻有東都的文饒公!但同時也隻有他才能讓百官信服。所以我猜兖王也好,延慶公主和杞王也好,都會派人前往東都去請李德裕回京主持大局!”
說罷,鄭畋想了想又道:“說不定......現在有人已經出發了!”
“既如此......”劉弘若有所思,“那爲何一開始時大郎不直接說明?反而留下這麽一句意晦難明的話,若是我們揣測失誤,豈非要誤了大事?”
鄭畋轉而笑道:“呵呵,對于澤遠來說,總有些事是無法預知的,若骊山那邊的事情順利,京城便安全無虞,此前不過都隻是他的一種猜測,隻是今日卻都一一應驗了!”
“那你的意思是說,骊山那邊......不順利?”劉弘問道。
鄭畋點了點頭,道:“至少有些事并不在澤遠的預料之中,至于是什麽事,我們便不得而知了!”
“咳......咳咳......咳咳咳......”
也許是無法耐受天氣的寒冷,劇烈的咳嗽讓嚴恒感到有些呼吸困難,同時全身本已包紮好的傷口因爲震動,隐隐滲出了些許血漬。
“嚴恒!”
正在此時,趙婉的一道嬌喝将三人的視線吸引了過去。
隻見趙婉正端着一碗熱氣騰騰的藥湯站在堂屋門前,怒氣沖沖地望向這裏。
劉弘與鄭畋二人這才想起嚴恒傷勢未愈,随即不由分說地将其拉扯着走回堂屋。
三人老老實實地被趙婉訓斥一番之後,走至鄭畋跟前道:“方才阿姊讓月兒送來一封手信,說是交給你的!”
“程都知?!”
鄭畋早已知道程伶兒與李浈的關系,所以對此也并不覺得意外,隻是讓他好奇的是,這封信中的内容。
蠟封完好。
但令鄭畋感覺不太正常的卻正是這枚蠟封。
平康坊距離安邑坊僅僅一個十字街的距離,按理說程伶兒根本沒必要用蠟封的。
除非......
紅袖招是平康坊内最大的一間青樓,其内多以達官貴人和書生士子居多,所以這裏能得到的消息也多爲廟堂之事和那些大人物的風流韻事,而程伶兒在這個時候送來一封手信。
直覺告訴鄭畋,這其中定是一樁驚天動地的大事。
果然,鄭畋打開手信後隻掃了一眼,面色便驟然變得有些泛白。
“究竟出了何事?”劉弘忙問。
鄭畋沒有說話,神色有些凝重,将信遞給了劉弘。
嚴恒則半倚在榻上,雖閉着眼睛,但頭卻是微微側傾着,時刻關注着二人之間的對話。
至于趙婉,自從李浈離開後,似乎還不曾笑過,而程伶兒的這封信無疑令她變得更加不安和緊張。
劉弘的手有些微微發抖,以至于那張藤黃紙上的字都變得有些模糊不清。
“這......這是......真......真的?!!”
确認三遍之後,劉弘手中的藤黃紙飄然落下。
鄭畋沒有說話,但那張愈發陰沉的臉,早已說明了一切。
鄭畋不相信程伶兒會在這件事上如此輕率,在無萬全把握之前,以程伶兒的性格是絕對不會寫這封信的。
“出了何事?”
似乎感到了氣氛的緊張,嚴恒艱難地睜開眼睛。
劉弘轉頭看了看嚴恒,又看了看同樣緊張不安的趙婉,緩緩說道:“陛下在骊山行宮遇刺......龍馭賓天了!”
“怎......怎會這樣?!”
趙婉失聲驚呼,不過她關心的并不是天子,而是天子的兒子,自己最愛的那個男人。
嚴恒瞪大了眼睛盯着鄭畋與劉弘,竟是一句話也說不出口,直到片刻之後才稍稍緩過神來,忙問道:“刺客是誰?!”
聞聽此言之後,鄭畋與劉弘緩緩垂下了頭。
“到底是誰?”嚴恒強撐着坐直了身子,掙紮着想要站起來,卻發覺自己竟是周身無力。
而就在此時,隻見趙婉俯身一把将地掉落在地的手信撿了起來,隻看了一眼,目光頓時變得呆滞無神。
信,從趙婉的手上再一次飄落在了地上,同時掉落的,還是趙婉的淚。
“是......李浈!”
趙婉喃喃自語,她自然不相信李浈會殺死自己的父親,她自然知道這并不是事情的真相。
但她,無能爲力。
“大郎?!”
嚴恒聞言一愣,而後将右拳重重地砸在榻上,“這定是仇士良那閹狗的誣陷之詞!”
“不光是澤遠,還有蕭良!”
無論何時何地何事,鄭畋似乎永遠是最先冷靜下來的那一個。
“還有白相、裴相、封大夫、馬寺卿......朝中大小官員近百位,皆被仇士良視作了亂臣叛黨!”
“那李浈可還安全?!”趙婉脫口而出。
對于這些事情她并不關心,即便天塌了又怎樣?即便天下的人都死了又怎樣?
她要的隻是那個男人還活着。
鄭畋搖了搖頭,道:“不知道,但我相信澤遠一定有法子離開那裏!何況高将軍、老骨和王計都在骊山附近,應該不會有事的!”
不過隻有鄭畋知道,這番話的可信度就連自己都不知有多少。
“紹懿回去多久了?”
突然,鄭畋開口問了一句聽似與此事毫無關聯的話。
劉弘當即答道:“約莫有六七日了,一路上我已安排好了人手接應,一天換一匹馬的話,此時應該到得了冀州!”
鄭畋點了點頭,“關中十萬神策軍,若無援軍,我們毫無勝算,其他藩鎮我們并不了解,所以此時唯有借河朔兵馬!”
說罷,鄭畋擡頭歎道:“看來澤遠早已想到會有這麽一天,隻是他若讓紹懿走得再早些便好了!”
“隻是紹懿又怎會知道京城的變故?畢竟他離開時這一切還未發生!”劉弘問道。
鄭畋點了點頭道:“他自然不會知道,但你們莫忘了,在京城還有冀州、幽州、魏州的進奏院!”
進奏院,爲地方藩鎮駐于京城的聯絡機構,設進奏官數人,雜役小吏無算,一則負責爲本鎮奏遞表文,二則向藩鎮傳達朝廷诏令、文牒,及辦理本鎮在京的一應事務。
而對于藩鎮來說,其更重要的作用,卻是爲藩鎮刺探朝堂的一切動向和勢頭。
正因其本職如此,所以這些人天生便有着對京城大小事務的敏感力,鄭畋相信,像這樣天大的消息,進奏院絕對是第一個知道的地方。
所以當自己正在看這封手信的時候,三州的進奏院怕是早已派出八百裏加急的快馬直奔河北了。
但随即,鄭畋似乎又想到了什麽,緩緩說道:“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封信中的另一條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