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是這顆東北明珠,養育了無數生活在這裏的室韋人,俱倫泊四面皆室韋,已是雄霸帝國東北數百年之久。
當那利第一次踏上這片豐美的土地時,便被眼前的一切所深深吸引着,貪婪的欲望又一次占據了那利的全部,雖然貪婪,但那利卻還沒傻到就憑眼下自己的這點兵力去攻打這個東北霸主。
室韋與契丹同宗,初爲契丹一部落,同依附于突厥,自突厥被大唐瓦解之後,其逐漸勢大而自成一部,初分南北,後又分爲大小二十五部,現大緻分九部,雄踞大唐東北部。
因冬季之日綿長,所以大多以狩獵爲生,除了俱倫泊附近的和介部稍好一些外,其他部落均較爲貧寒,每年至十月底時便要入山穴居,以此來躲避漫長而酷寒的冬日。
當那利走至烏介可汗的牙帳前時,不由駐足停望,沒有巨纛(音dao,象征可汗王權的旗幟)高掣,也沒有大鼓在側,有的隻是一頂寒酸簡陋的營帳,與兩面回纥汗旗。
那利心中泛起一絲冷笑,而後緩步走入大帳。
透過大帳中央的火盆,透過那熊熊燃燒着的火焰,那利終于再度看到了那張熟悉而又讓自己憎惡的臉。
“哈哈哈!看看誰來了?草原上最偉大的戰士、草原之神騰格裏的兒子,那利,歡迎你重新回到可汗的王賬!”
透過火光,那利看到了那個令自己家破人亡的罪魁禍首,他正在張開雙臂迎接自己的到來,也迎接着死神的到來。
......
深州。
都說飽暖思***但這幾日來李浈思的倒并非***而是另一種欲望,一種深藏其心伴随了整整兩世的欲望。
很簡單的一個字:财。
糧草問題的解決,使得王振等一幹将士對李浈已是奉若神明,自盤古開天辟地至今,糧草都是重中之重,但卻還從沒有誰能用這樣的手段解決這個關乎軍隊生死存亡的重要難題,李浈做到了,雖然所有人都不知李浈究竟用了什麽法子僅憑一封手信便能要來整整三千石糧草,但越是如此便越是讓衆人感到李浈的深不可測,似乎這世上沒有什麽難題能夠難倒那個瘦削的少年将軍,似乎這天下就沒有什麽事是他所不能解決的。
以至于當李浈一出現在軍營中時,全軍的将士便以一種高山仰止的眼神望着自己,那種被人膜拜感覺真的——好苦惱啊!
然而李浈卻十分清楚,身在軍中若沒有真正經過幾場酣暢淋漓的勝仗,這種膜拜好似無根之水一般終究還是會散去,但至少現在自己擁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始,戰争總會有的,但卻不是現在。
不過對李浈來說,這三千鐵騎既然要來,就斷然沒有再還回去的可能。
然而對于張仲武來說,盡管對于王元逵心中的盤算了若指掌,但卻已經失去了翻盤的機會,因爲當李浈踏入深州的那一刻,自己便失去了先機,也注定了要失去一些東西,比如鎮州、易州與定州。
張仲武對李浈恨之入骨,但卻不能不救,嚴朔的囑托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朝廷,是陛下。
李承業與李浈父子是陛下欽命的幽州刺史和行軍司馬,或許在旁人看來這不過是一次簡單的任命,但張仲武卻看得清楚,這父子二人不過是陛下安插在自己地盤的一雙眼睛。
畢竟自己在對奚族用兵的事情上屢抗皇命,勢必在一定程度上要失去一些陛下的信任,由此陛下在自己眼皮底下安插一些耳目也便不足爲奇。
所以對于張仲武來說,李承業父子不能死,至少不能死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如此或許還能換回陛下對自己的一些信任,深州事件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因爲所有人都在看,要命的是遠在京城的陛下也在看。
一旦自己的營救行動有半點的猶豫遲疑,那麽陛下便有足夠的理由讓自己付出無法想象的代價。
一個小小的深州,一次看似尋常的複仇行動,卻成了牽扯着京城、成德與盧龍三地之間那條無形的線,脆弱的線,一旦這根線崩斷,那麽對于盧龍來說勢必将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張仲武有絕對的理由相信一旦到了那個時候,成德軍和魏博軍絕對會抱着一副“痛打落水狗”的心态幫助朝廷的讨伐大軍來攻打自己,而到了那時,自己失去的便不僅僅是這三個州了。
張仲武是個善于權衡利弊的人,否則也不會冒着抗命不遵的風險來拖延對奚族用兵的時間,因爲不是他不想打,而是現在打得話自己的盧龍軍勢必要付出慘重的代價,而攻打奚族,放眼整個帝國也不會有第二個人比自己更有經驗,所以張仲武選擇了抗命,因爲他知道朝廷不會因此而制裁自己。
不過也正因有自己抗命在先,所以在深州一事上就萬萬不能再出現什麽纰漏,絕不能給朝廷對自己開刀的理由,畢竟在面對失去三個州與朝廷的讨伐大軍比較起來,自己甯可選擇前者。
所以此時此刻在張仲武看來,這三個州已然從自己的地圖中抹掉了,隻不過現在差的隻是朝廷的一紙文書罷了。
無論如何,在張仲武看來自己都是這場博弈中的失敗者,敗得徹底,也敗得毫無懸念。
張仲武、王元逵、李浈構成了這部默劇中的主角,而左右劇情發展的卻是遠在大明宮的大唐天子。
夜幕降臨,深州城外燈火通明,此時的風已帶着秋日的寒涼,枯黃的樹葉自天空飄落,在地上和風起舞,發出了莎莎的聲響,除了巡夜的士兵外,大部分人都已經進入夢鄉,連日來的甯靜讓他們原本緊繃的心逐漸放松開來,睡得深沉,也睡得安甯。
正在此時,隻見六名士兵自大營的不同方向迅速潛入漆黑的夜幕之中,悄無聲息,甚至連地上的落葉都不曾驚擾,直到距離大營數十丈之後,六道身影這才迅速彙攏在一起。
“将軍,馬已經備好了!”其中一名士兵低聲說道,與此同時,另外幾名士兵也紛紛向那個清瘦的身影叉手行禮。
這五人正是李浈帶來的那五名神策老兵。
李浈聞言後點了點頭,問:“沒有驚動其他人吧!”
五人沒有說話,隻點了點頭,因爲他們知道在這個時候每少說一個字便少了一分暴露的風險。
“走!”
李浈低聲說道,而後徑自向左側的一處密林中走去。
......
成德軍大營。
當李浈出現在王元逵的中軍大帳内的時候,王元逵看上去竟是出奇的平靜,似乎其早已預料到李浈會來。
“呵呵,李将軍少年豪傑,今日一見倒是讓本使覺得老了!”
王元逵沒有頂盔掼甲,而是穿了一件绯色的缺胯袍,頭紮黑色幞巾,身材并不算高,但卻盡顯武将的壯碩與挺拔,雖然面容生得算不上俊朗,舉手投足間卻有一種威嚴之勢,而颏下的那一縷青須又爲其添了幾分睿智,頗具儒将之風。
“呵呵,王使君正值當年,倒是讓小子覺得冒昧唐突了!”
李浈說着将兜鍪摘下,露出了頭上的黑色幞巾,與王元逵相比起來,年僅十六歲的他确實要顯得更稚嫩一些,再加上其本就生得柳眉鳳目一臉的清秀,與魁梧的王元逵看上去相差千裏。
似乎與常年習練那一式劍法有關,李浈雖清瘦,但卻身姿挺拔,如劍一般的挺拔,使得整個人看上去不僅精神矍铄,甚至眉宇之間有種劍的氣息,或者說那是一種危險的氣息,讓人的直覺能夠清晰感受到的危險氣息。
或許是感覺到了李浈身上的這種危險氣息,王元逵望着李浈微微一怔,雙目中迅速閃過一抹訝異之色,但卻又迅速恢複了正常。
“呵呵,李将軍請坐!”王元逵笑道,卻伸手指向了賬内最末的一張蒲團,而賬内衆将在看向李浈的目光中也大多夾雜着嘲弄之意。
李浈瞥了一眼那蒲團,而後也不介意徑自走了過去盤膝而坐,隻是卻再也不說半個字。
王元逵見狀不得不率先開口問道:“不知李将軍深夜前來所謂何意?莫不是糧草又吃完了?”
說罷之後,衆将哄然大笑,臉上嘲弄之色更甚。
不料李浈卻是故作驚訝地說道:“王使君果然料事如神,那三千石糧草業已用完,還差五千石,還望使君接濟一二!”
王元逵聞言後頓時拍案怒斥道:“李浈,你莫要胡言亂語,此番隻怕你是有來無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