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今天将手下們召集起來,部署下一步任務。
“各位,咱們明天早晨出發,軍隊先向北進發,到廣陽一帶消滅一股黃巾軍,然後,揮軍南下,繼而進軍中原參與更大規模的圍剿黃巾軍的戰役。”
在場的人一聽有些糊塗,既然最終要南下,何不現在就揮軍向南方進發,走那些冤枉路幹什麽?
“司馬大人,我們直接南下不就行了嗎?何必非得先北上呢?”
“文遠,咱們現在隻是路過此地,雖然消滅了一股黃巾賊寇,但是,名不正言不順,忙到最後,說不定這些軍功全落在黑影裏去了。這樣的結果,你們願意嗎?”
這話說得,軍人最重要的不就是軍功嘛!誰願意幹光出力沒好處的事情。所以,聞聽此言,大家把頭要的跟貨郎鼓似得。
“我已經将這裏的戰報寫好了,等咱們出發時,将我們的戰報送達幽州太守劉焉那裏。同時,我們進軍廣陽,消滅了幽州的黃巾賊衆,再去見劉太守,到時候就有話說了,呵呵。”
原來這裏面還有這些鬼道道,衆人恍然大悟。
高順絕對是個好部下,堅決支持劉展的決定。
“司馬大人,你怎麽決定,我們怎麽幹,快發命令。”
“好,首先,諸位要有心理準備,這場戰争時間恐怕要接近一年的時間。戰功少不了,但是,長期作戰卻很辛苦,無論是心理和物質,都要做好各項準備。”
“請司馬大人放心,我們不怕辛苦,一定緊跟大人建功立業。”
原來,劉展這段時間将記憶整理了一下,知道了這段曆史的大概,黃巾起義提前爆發了。
钜鹿有張角兄弟三人,一弟張寶,一弟張梁。那張角本是個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藥,遇一老人,碧眼童顔,手執藜杖,喚張角至一洞中,以天書三卷受之,曰:“此名《太平要術》。汝得之,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
張角拜問老者姓名,老人曰:“吾乃南華老仙也。”言訖,化陣清風而去。
張角自得到此書以後,曉夜攻習,自稱能呼風喚雨,号爲“太平道人”。
此時,恰好中原瘟疫流行開來時,張角散施符水,爲人治病,自稱“大賢良師”。有徒弟五百餘人,雲遊四方,皆能書符念咒。
此後,徒衆越來越多,張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稱爲将軍;又到處散布謠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又雲:“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書“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門上。青,幽,徐,冀,荊,揚,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賢良師張角名字。張角遣其黨馬元義,暗贈金帛,結交中涓封婿,以爲内應。
張角與其弟商議曰:“至難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順,若不趁勢取天下,誠爲可惜。”
原本起義是有完善的計劃和步驟的,張角派遣大方首領馬元義,往來于洛陽和各州之間,準備調集荊、揚兩州的道徒數萬人,潛赴邺城,并積極聯絡洛陽皇宮中的宦官信徒,充當内應,确定三月五日在洛陽和各州同時起義。
可是,正當起義即将發動的關鍵時刻,太平道内部卻出了個叛徒,濟南人唐周,向朝廷上書告密,使得起義計劃全部洩露。
東漢王朝聞報後,即行嚴厲鎮壓,收捕起義首腦人物。天子劉宏召大将軍何進調兵,擒馬元義,斬之,次收封婿等一幹人下獄。
這一突然變故,打亂了起義部署,張角聞知事情敗露,爲了扭轉被動不利局面,當機立斷,星夜舉兵,決定提前舉行起義。
張角自稱“天公将軍”,張寶稱“地公将軍”,張梁稱“人公将軍”。
蠱惑衆人曰:“今漢運将終,大聖人出。汝等皆宜順天從正,以樂太平。”
四方百姓,裹黃巾從張角反者四五十萬,賊勢浩大,官軍望風而靡。因起義軍以黃巾纏頭爲标志,故史稱“黃巾起義”正式爆發了。
東漢末年,社會危機日益深重,是窮苦農民與世家豪強矛盾激化的結果。而漢王朝外戚、宦官争權,宦官與外戚兩大集團,交替專政,買賣官爵,朝政日漸**。加上地方豪強,大量的兼并土地,農民民不聊生,賦稅日趨沉重,社會動蕩不安,民衆流離失所,階級矛盾高度激化。小規模的農民戰争,此落彼起,連綿不斷。在此之前,已經多次爆發過小規模的起義,但均遭到東漢王朝的無情鎮壓。
黃巾起義爆發後,聲勢十分浩大,史稱“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
黃巾軍主力,分布在三個地區:首領張角,他的弟弟張寶和張梁他們率領義軍主力,活躍于冀州地區,在北方形成中心。
張曼成自稱“神上使”,帶領黃巾軍,活躍在南陽地區,形成南方地區的起義中心。
波才、彭脫等人率部轉戰于颍川(郡治在今河南禹縣)、汝南(郡治在今河南汝南東北)、陳國(郡治所在今河南睢陽)一帶,成爲東方地區的革命主力。
各路黃巾軍所到之處,燒官府、打豪強、攻塢壁、占城邑所向披靡。
八州并起的黃巾大起義,讓東漢朝廷震動,天子劉宏,在惶恐不安之餘,急忙調兵遣将鎮壓起義:任命何進爲大将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屯兵都亭,以保衛京師;在函谷、太谷等八個險隘要沖,設置八關都尉,以加強洛陽外圍的防禦;下诏解除“黨禁”,以緩和統治集團内部的矛盾;出宮中藏錢收實官兵,用西園馬匹裝備軍隊,擴充騎兵,增設西園八校,以加強軍隊實力,爾後,朝廷調集軍隊,派遣中郎将盧植,皇甫嵩,朱隽,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
掌握了這場戰争的大略,今後的路也就好走了,劉展心裏已經有了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