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歎了口氣:“我們漢朝的時候,曾經通過西域,然後從西域又再往西,到了大月氏所在的大夏,再往大夏向西,到過安息帝國,這點你是知道的吧,我們的史書中也有紀錄。”
王妙音點了點頭:“這些我見過,而據說漢使在安息的時候還聽說,安息再往西萬裏,還有一個強大的帝國,叫大秦,是嗎?這個大秦還在後漢的時候,派使者來後漢朝貢過呢。”
劉裕微微一笑:“我們的史書會把所有來遣使通好的國家和勢力,都叫朝貢,這算是我們中原王朝老子天下第一的這種心态了。其實,換個思路,漢使張骞出使大月氏,難道也是我們大漢向大月氏朝貢了?”
王妙音笑着擺了擺手:“我們都明白這不過是面子罷了,中原的文化,一向是追求四方蠻夷雖遠來服的這套,不用糾結這個。這個大秦聽說離我們就有兩三萬裏之遙遠,是真的嗎?”
劉裕點了點頭:“這話不錯,大秦隻是我們中原随便起的名字,并不是他們的本名,他們的本名是叫羅馬帝國,曾經是建立過一個幅圓遼闊,地方萬裏,人口數千萬的超級大帝國,若說規模和人口,并不在我們中原王朝之下。在漢朝的時期,也是雄起于西方的世界性大帝國。”
王妙音正色道:“我知道這個大秦,嗯,用你的話說叫羅馬,是個非常強大的帝國,連安息都對他有所敬畏,那這樣大的帝國,又怎麽會給盎格魯,撒克遜這樣的海盜給征服了呢?”
劉裕歎了口氣:“此事說來話長,現在時間緊迫,我們沒有功夫在這裏回顧曆史,你隻要想想,我們中原王朝曆史悠久,國力強大,在西晉的時候,更是一度看起來四夷賓服,天下無敵,人口衆多,幅員遼闊,又怎麽會短短幾年時間,就永嘉之亂,讓五胡入主,直到現在,北方還是胡虜所占據呢?”
王妙音的眉頭一皺:“那是因爲我們内部争權奪利,有了八王之亂,才讓胡虜趁虛而入,難道,羅馬帝國也是這樣亡的?”
劉裕點了點頭:“差不多,羅馬帝國強大之時,國民人皆好戰,以爲國捐軀爲榮,但幾百年下來後,卻是驕奢淫逸,貪生怕死,和我們這個時代有的一拼,士人貴族都厭惡當兵的,軍戶幾乎成爲低人一等的奴隸,即使是桓溫,也會給士族子弟們當面嘲笑是老兵。若非如此,世家高門怎麽會失去軍權,讓我們這些丘八們有上位的機會呢?”
王妙音歎了口氣:“貪生怕死,懶惰安逸是人性,亂世之中,隻有從軍才能保身家性命,而承平日久,自然軍人地位會降低,這是古往今來,難以改變的事實,看來羅馬帝國,也難逃這個宿命啊。裕哥哥,你推行的那個軍功爵位代降,,非爵不爲官的制度,就是爲了防止這種情況再次出現吧。”
劉裕擺了擺手:“這是後話,暫時不提,先回正事,羅馬帝國到了後期,無人願意從軍,所以不得已,從帝國境内的蠻族部落大規模地征兵從軍。噢,對了,忘了跟你說了,這個羅馬帝國的境内蠻夷衆多,說起來還和我們大漢有關系呢!”
王妙音有些意外:“這和我們大漢有啥關系?隔了幾萬裏,史書上甚至都沒有紀錄過這個羅馬帝國,或者大秦的事情呢。”
劉裕笑道:“還記得漢朝和匈奴的大戰嗎?從漢武大帝對匈奴正式反擊開始,漢匈戰争持續上百年,直到西漢變成東漢後,東漢中期,大将軍窦憲才北征北匈奴,封狼居胥,算是徹底把匈奴勢力逐出漠北草原,匈奴王族部落一路西遷,不知所蹤,而鮮卑各部,尤其是拓跋氏,也是在這段時間才從遼東以北的苦寒之地西遷,進入漠北的,如果匈奴汗廷還在,他們安敢如此?”
王妙音笑了起來:“是的,匈奴逃到哪裏去了,這是曆史上的未解之謎,一邊是各路蠻夷紛紛進入中原,到西晉時,南匈奴五部被整體遷入并州,而關中也是漢羌各半,最後引發了五胡亂華。另一方面,北匈奴西走之後,就再無消息傳來,仿佛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之中,你是不是想說,這北匈奴最後居然一路遊蕩到了羅馬帝國,成了他們境内的蠻夷?”
劉裕平靜地說道:“你算是說對了一半,在漠北,到西域,再到河中那裏,有着萬裏方圓的廣闊草原,這些草原上,也有着大大小小,數以千計的遊牧部落,北匈奴西遷之後,具體曆史不知而知,但是在他們西遷百年之後,有一支名叫匈人的部落,突然出現在羅馬帝國的東部草原,他們燒殺掠奪,無惡不做,跟匈奴的做法幾乎是一模一樣,逼得這萬裏之内的草原之上,衆多的遊牧部落無法立足,隻能向羅馬帝國境内逃亡。噢,對了,這些部落的統稱叫日爾曼,就象我們把草原上的這些遊牧部落,統稱叫匈奴一樣。”
王妙音點了點頭:“我有點明白了,就象南匈奴被北匈奴攻擊,無法在漠南立足,後來再次受到鮮卑的威脅,幹脆就請求入中原受庇護,成爲曹魏的子民,這羅馬帝國也是收留了被匈奴,噢,不,是被這些匈人攻擊的日爾曼部落,進了帝國境内,正好羅馬國人不想當兵,于是讓這些日爾曼人從軍當兵。就跟八王之亂時,朝廷下令要劉淵回五部匈奴征兵平叛一樣?”
劉裕微微一笑:“是的,羅馬也要面臨匈人的攻擊,光靠此時的羅馬軍隊,難以對付來去如風的匈人騎兵,要知道,就連漢高祖初逢匈奴時,都有白登之恥,同樣是以車步軍隊爲主的羅馬軍團,也難敵匈人騎兵,後來是靠了日爾曼部衆的支援,才勉強慘勝,匈人戰敗而退,從此再次消失在草原之中。”(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