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又一陣沉悶而低沉的鼓角之聲響起,秦軍一線的戰車兵,一個個拉下了鐵制的面當,禦手們開始拉扯起馬缰,揮起長鞭,讓那些戰馬緩緩地開始前行,三百餘輛戰車,一字排開,相距不到十步,這個距離,晉軍不管如何再次變換陣列,都不可能象剛才那樣,分開橫隊,再從側面或刺或以斜盾掀翻戰車了,回複一線橫隊,正面硬抗,大約是唯一的選擇。
苻融的神色冷峻,他手中的騎槊高舉,而在他的身前,三百部戰車之後,五萬多各族步兵,已經緩緩地跟在戰車之後,開始行進,與紀律嚴明,陣形嚴整的晉軍步兵不同,這些來自于不同地區,不同種族,連語言也各不相同的異族士兵們,雖然如同潮水一樣地前進,但是陣列卻是完全散亂,苻融也懶得讓他們列陣而前,這樣亂哄哄地一團,手持刀斧圓盾,以跳蕩兵,刀斧手的形式出擊,反而更好。
毛當的眉頭緊鎖,低聲道:“陽平公,我們這樣一下子壓上所有的主力,真的行嗎?要不要用鐵騎先沖一下敵軍的側面試試?還有…………”
毛當說到這裏,一指十餘裏外,淝水沿線的另外兩處戰場,左軍方向,謝琰的兵馬已經有一萬餘人過了河,這會兒在河岸邊展開,正在和石越的五萬人馬,打得有來有回,箭矢遮天,小隊的步兵伴随着戰馬的沖擊,來回沖殺,但前線晉軍組織的一線橫列,卻如同鋼鐵森林一般,巋然不動,後面的晉軍步兵,正沿着十餘道架起的浮橋,源源不斷地從南岸沖過來,暫時雙方還是形成了一個均勢。
至于右軍那裏,張蚝正帶着萬餘步騎,在晉軍的陣中來回沖殺,這位以勇武聞名天下的猛将,在雙方戰鬥僵持了一個多時辰之後,終于按捺不住性子,帶着自己手下的三千餘鐵騎,從側翼發起了突擊。
對面謝石和桓伊所部的右軍,本就是八萬晉軍中戰鬥力最弱的一支,并非經過了嚴格訓練的北府軍,雖然這些以京城宿衛軍和豫州西府軍爲主的部隊,也算得上是裝備精良的精銳,但是在張蚝那支縱橫天下,征戰南北的鐵騎沖擊下,仍然是不能抵擋,側翼被沖開了口子。
秦軍三千餘鐵騎,在晉軍陣形之中左沖右突,攪得原來嚴整有序的陣形,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即使是桓伊站在大帥旗下,指揮着親衛部隊一次次地反擊,仍然無法阻止張蚝的沖擊,至少有三十餘名晉軍騎将,被張蚝一人挑于馬下,眼看晉軍右軍,已逞不支之勢,全軍崩潰,亦在半個時辰之内的事。
苻融點了點頭,沉聲道:“是的,我軍左軍相持,右軍即将取勝,不過,決勝的根本還是在中軍這裏,張蚝在一個時辰内不可能幫上忙,我們如果再不攻擊,劉裕這裏若是再次得到了增援,戰機就會失去,三百輛戰車沖擊這五千晉軍問題不大,但要是晉軍的數量增加到兩萬以上,就沒那麽容易沖下了。”
說到這裏,苻融一指浮橋之上,一面大大的“劉”字将旗下,紫面長髯的劉牢之,正騎着高頭大馬,帶着千餘步騎飛快地沖過浮橋,秦軍的投石車仍然在不停地發射,在淝水之中不停地掀起陣陣浪花,濺得這些晉軍援兵滿身都是,卻無法阻止他們前進的腳步,哪怕半步。
苻融的眉頭一皺,說道:“這個紫面大将,好像就是晉軍什麽老虎部隊的總指揮,鷹揚将軍劉牢之,而他身邊的那條大漢,應該就是他的那個以勇武見長的兒子劉敬宣,雖然這批晉軍過來的不多,隻有兩千人不到,但劉牢之親自動了,應該是他手下的精兵,看起來,晉軍是打算發起全面的突擊了。”
毛當微微一愣:“不可能吧,才兩千人過來,加上劉裕現在的人馬,也不超過七千人,難道隻靠這七千人,就能戰勝我們幾十萬大軍?”
苻融歎了口氣:“我軍十萬以上的部隊分散在兩翼,正面不過十餘萬人馬,還有七八萬人在護衛天王,以現在的情況看,并沒有絕對的優勢,想那梁成,五萬大軍,阻水列陣,不也是給五千晉軍擊潰了嗎?我看這劉牢之是想把那夜的事情再來一次,一個劉裕已經是勇冠三軍了,要是再加上這兩千生力軍,當先猛突,隻怕我軍前軍的五萬步兵,也擋他不住!”
說到這裏,苻融的眼中冷芒一閃:“所以現在絕不能有别的想法,戰車隻有在突擊的時候才是利器,若是讓敵軍反沖擊,不僅速度無法發揮,還會阻止後面步兵上前厮殺的通道,傳令,放棄弓箭和飛石的攻擊,鐵甲戰車全面沖陣,與敵接觸之時,所有投石車全面轟擊敵陣,不得有誤!”
毛當的臉色一變:“陽平公?你是認真的嗎?我軍的戰車沖着陣哪,這時候飛石攻擊,難道這三百部鐵甲戰車不要了嗎?”
苻融冷冷地說道:“若不是沖陣時發射投石,隻怕晉軍以大盾木排防護,我軍也傷不到他們,前幾次沖擊之前我軍都以箭雨飛石攻擊,卻是收效極微,毛将軍,這支老虎部隊,是晉軍的頭等精銳,劉牢之,劉裕這樣的将校,是萬中挑一的虎将,不管我們損失多大,隻要能把這支晉軍消滅,就是成功!”
毛當咬了咬牙:“謹遵陽平公将令,末将願意領兵出戰,必取劉牢之,劉裕二賊首級!”
苻融的眼中閃過一道冷芒,他緩緩地拉下了面當,策馬而前:“不,這一回,我要親自押陣突擊,毛将軍,你看守好後方的投石車和弓箭手,記住了,當我軍戰車沖入敵陣的時候,就全面攻擊,以最快的速度,把矢石全部發射掉,因爲,我的五萬大軍,會在戰車沖陣之後就發起全面的攻擊,打掃戰場,不給敵軍任何喘息的機會!”
毛當看着已經騎出幾十步的苻融,以拳按胸:“末将在這裏祝陽平公旗開得勝。”
苻融的聲音随風傳來:“大秦必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