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CEO就能決定,但是誰讓他還身兼CEO這個職位,并且還不願放權呢。
“董事長,這幾天我們的股票一直在漲。”
斯金納擡頭看着下屬:“這不是好事嗎?我們的股票今年跌了不少,如今開始回升,這很正常啊。”
許多人分析,金融市場已經探底了,該開始回彈,他們公司的股票價格回升,也屬于正常情況,這有什麽可奇怪的嗎?
“董事長,你沒聽明白,我們發現有人在股市大量的收購我們公司的股票。”
嗯?有人大量收購他們立拓公司的股票?這是什麽情況?難道說有人知道他們正在跟華夏那邊的鋁業公司正在談合作,打算趁機賺上一筆?
可這個合作還在洽談中,框架還未敲定呢,也并沒有對外公布啊。公司内部知道的人也僅有幾位董事,這些人把消息透露給别人了?
這可不太好,要是在跟華夏那邊正式談判的時候,忽然有人大量抛售他們立拓集團的股票,導緻他們股價下跌,那麽華夏鋁業付出同樣的現金,就能得到更多的股票了,這樣他們可就虧了啊。
“知道是誰嗎?哪個國家的機構?”他們立拓集團的董事也來自不同的國家,有英國的,西班牙的,澳大利亞的,加拿大的,米國的等等,如果知道是哪個國家的機構在收購他們股票,也能幫助他縮小懷疑的範圍。
“根據我們調查,可能是來自英國和俄羅斯。”
英國和俄羅斯?
斯金納有些迷茫了,英國還好說,除了他還有兩位董事是英國人。但是俄羅斯那邊,并沒有公司的董事啊,倒是有一位副總,難道是這些人聯合起來了?
沒錯,去年必和必托想要收購他們立拓的時候,那些人就表示過贊同。收購的消息被爆出來後,那些人還套現了不少公司的股票呢。
如今公司的股票價格大跌,他們再次吃進,等拉高之後抛出去,又能賺一筆,肯定是這樣。
“去通知一下,明天召開董事會,商量一下年終的事情。”
斯金納打開電腦,看着公司的股票價格還在上漲,今天這又漲了百分之二。
如果有重大利好消息出現的時候,公司股票價格大漲百分之十都正常。可是明明今年公司的營業額和利潤都在減少,也沒有什麽利好消息出現,股價怎麽會出現這麽大幅度的上漲,而且還是連續上漲了好幾天?
立拓雖然在鐵礦石上不如淡水河谷還有必和必托,但是在鋁業上已經是世界第一了,銅業上也是世界領先的,憑什麽就要被必和必托收購?
公司還在賺錢呢,也沒有出現虧損,爲什麽一定要賣掉?就算是賣,也絕對不會賣給必和必托這種野心家!
去年必和必托想要收購立拓的時候,并沒有提前打招呼,而是直接在股市開始大量收購立拓集團的股票,三個市場同時收購。
這種沒經過立拓公司董事會允許,強行收購的方式,在行業中被稱爲敵意收購或者惡意收購。
其實作爲公司的CEO來看,對方這種敵意收購,他并不反對。因爲要想完成敵意收購,就要在股市溢價購買他們公司的股票,股票價格漲高,那麽所有的股東都會獲利,CEO的任務就是讓所有股東獲利,這個并不沖突。
但是作爲公司的董事長,這點他就不能同意了。一旦讓對方收購到足夠的數量,那麽對方的股權就會提升,他這個董事長的位子又豈能坐穩了?
而且敵意收購之後,就算他們同意将立拓集團的股票轉換爲必和必托的股票,可是對方是溢價收購的,那麽很快公司的股價就會跌落回來。
小股東将股票賣掉了,拿着錢走了,他這種大股東得到的一般也都是股票,短時間還無法出售,隻能眼睜睜看着股票下跌,他的資産膨脹後又縮水,這能好受?
你真要是想收購,可以,不要用什麽股票來支付,直接拿現金。你要是給現金,不需要你溢價百分之五十以上,你溢價百分之二十,我就樂不得的答應了。
一般公司被收購之後,管理層也要進行重組,業務也會重組,他這個董事長的位子,肯定也沒了。
如果運氣好,還能當上個董事或者CEO,運氣不好,就隻能當個閑散股東,這種權力忽然消失的情況,他怎麽能接受?
更何況從長遠來看,必和必托那種收購方式,根本就是借雞生蛋。因爲必和必托打算使用的是杠杆收購,那時候都開價到了一千七百多億美元了,但是他們實際拿出來的,也就一百多億美元而已。
他們以即将收購到的立拓公司股票作爲抵押,然後從銀行借款,這比一般的舉債收購還讓人難以接受。
不過也幸好當時立拓集團拒絕了,否則還不知道會發生多大的麻煩呢。因爲杠杆收購,必然要從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然後那些機構又會将這些借款轉化爲債券發行出去。
最終的結果就是必和必托用一百多億美元就做到了一千多億美元的事情,銀行等機構得到了立拓集團的抵押股票還有借款利息,然後将這些債務做成債券出售,并且找保險公司或者其他銀行機構擔保。
誰買了這個債券,誰最終就會虧死。這就是雷蔓兄弟銀行那時候最擅長的金融手段,資産證券化,多少公司也因爲這麽操作而破産了。
想到這些的時候,斯金納正在翻閱文件的手頓住了。
等等,惡意收購。
這一次的手段,怎麽跟上一次必和必托收購他們立拓集團的手段如此相像?
難道說,是必和必托再一次打算展開惡意收購了?這一回是否有公司的股東已經倒向了必和必托?
不行,這件事必須馬上查清,上一次這麽弄,就讓立拓公司的股價最終下跌了不少。要是再這麽來一次,肯定跌的會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