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封建帝制對女xing的壓迫确實不言而喻,相夫教子是每個女子最重要的技能,更别提有時候還不得不進行傳說中的宅鬥宮鬥,這jing力全放在宮鬥宅鬥上了,哪有什麽機會搞科研。
尤其是像崔璎珞這種名門望族出身的嫡女,即使童年時因爲家長的寵溺無須被封建禮教的荼毒,ri後嫁入夫家卻也會不得不遵守這樣那樣的規矩,退一步講,就算本來那個沒被穿越的王維,依舊能夠放任妻子做自己喜歡的事,但世俗的目光呢?
這個世界是如此殘酷,以至于平庸的大衆總是難以容忍異類的存在。
但現在不一樣了,首先王維已經不是原來的王維,而是融合了以前王維靈魂的現代人,他不僅能夠引導崔璎珞更加容易的對“未來科學”進行理解,還能夠保護崔璎珞遠離世俗的眼光。
能夠淩駕在世俗之上的,便是極權,任天下人怒罵而面不改se,那是因爲有這樣的底氣,人會在意蝼蟻們的動作?
王維合上這本薄薄的《三國演義(一)》,作者名是未落,算是王維與崔璎珞兩個名字中取出一個後諧音字組成的,倒是頗有些文藝小清新,一看就是出自崔璎珞的手筆,别以爲理工科女孩就不會玩文藝。
女孩天生就是浪漫而文藝的,所以她們時常說人的一生中至少要有兩次沖動,一次爲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爲說走就走的旅行。
呵呵。
王維雖然覺得這筆名很怪,因爲這個時代的筆名應該是xx居士、xx散人之類,怎麽可能是“未落”這種沒頭沒腦意義不明的東西,但他也懶得破壞崔璎珞突發xing的文藝小清新。
反正他這自己寫出來的《三國演義》就是做實驗的,重點在于書本,而不是書的内容,他這本書情節大緻類似羅貫中的那本《三國演義》,但卻是用自己的文筆寫的,倒不像羅貫中的那麽通俗直白,而是更符合唐朝士大夫的閱讀習慣。
如果硬要說這文筆是什麽風格的話,那應該算是ri後唐宋八大家的那種平實的散文風格,類似柳宗元的《小石潭記》那種,文字優雅清新兼具美感。
因爲不是完全的抄襲,而是一種改編,所以王維寫的比較慢,不過就算他想要完全抄襲也沒這個記憶力,即使他這具身體的大腦确實不錯,勉強能做到過目不忘,但以前的他可沒這麽聰明的腦袋。
再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完全是尊劉貶曹,而王維的這本《三國演義》卻沒有這樣做,他的構思更加jing巧,比起羅貫中那比較零散,看起來主角很不明朗的三國來說,王維的三國卻是每一本都有一個明确的主角。
用比較現代的話來說,王維改編的三國,更具有代入感,如果有人喜歡曹cao,那大可以找到主要寫曹cao的那一部,裏面會詳細刻畫曹cao的形象,各種心理描寫、外貌描寫非常多,yu揚先抑、裝逼踩人這種群衆喜聞樂見的橋段更不用說了,這顯然就是讓代入曹cao這個主角的讀者,以産生爽感。
比如曹cao作爲宦官收的義子,未發迹時遭到某官員的鄙視,這是前期壓抑的時段,結果曹cao挾天子以令諸侯後,某官員卻不得不在曹cao手下做事,曹cao卻如同施舍一般原諒了這個官員,這樣笑眯眯的打臉,無疑很具有爽感。
當然也少不了劉備的扮豬吃虎,王維安排了這樣一個橋段,劉備這個一開始賣草鞋的,被某人鄙視,他覺得劉備這輩子也就永遠是個賣草鞋的了。
結果劉備在發達之後,某一次微服私訪,結果又碰到那人,那人卻不長眼,再次鄙視劉備,然後劉備身邊卻突然跳出一大幫侍衛,口稱“主公”,把那人徹底吓尿了。
明明放在後世是非常爛俗的橋段,但在王維妙筆生花之下,卻讓崔璎珞這個唯一的讀者看得津津有味,這還是她第一次對這種文學xing的書籍感興趣,像王維那些遭到閨中女子追捧的詩歌,她則毫無興趣。
若不是崔璎珞有事沒事就催稿,王維估計早就會太監爛尾了,這畢竟隻是一時的興緻而已,他又不準備拿這種書賺錢,那些回到唐宋朝卻能夠将四代名著完全抄襲出來的穿越者,其實不能對那種古白話寫出來的“名著”抱有什麽期待。
因爲時代問題,這所謂四代名著,就算放在明清時,也難登大雅之堂,更别說唐宋這兩個被唐詩與宋詞統治娛樂的時代了。
畢竟無論是唐詩、宋詞抑或是小說,所面對的對象是讀書人士大夫這個并不算大的群體,而不是那一大批連字都不識的人民群衆。
王維的改編已經盡可能貼近唐朝士大夫們的審美,但這個“荒誕”的《三國演義》銷量也十分低,連五本都沒賣出,還好王維也就印了十本,但這成本即使經過了改良,但相對來說依舊很高,畢竟還是雕版印刷。
而王維本來抱有期望的“活字版印刷”卻在崔璎珞這個技術達人的解釋下,終于明白它爲什麽到明清時都不是主流的印刷術了。
因爲從制作工藝上,雕版雖然工程浩大,但是隻要是熟練的木工都可以進行雕版的活計,印刷技術容易普及;而活字印刷工藝要求高,如後來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所言,“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火燒令堅”,排版後要“字平如砥”,沒有高超的手工藝人,是非常困難的,工藝本身有很大的局限xing,推廣價值就不大。
而從人工考慮,活字印刷時,無論何種檢字排版,都要求排版工人必須識字,這在人力成本上要求就非常高,就這個時代來說,有哪個讀書識字人會願意去當排版工人?但是雕版印刷則不同,雕版的木工無須識字,隻要能按照文字範模,照葫蘆畫瓢地雕刻即可。
從印刷質量來看,雕版印刷出來的書籍,其印刷質量和美觀程度,普遍好于活字印刷,雕版印刷還能印插圖的。
這卻是事實,王維這個總是喜歡想當然的文科僧,被他自己率先“發明”的活字版印刷打臉了……
不過這活字版印刷也不是一點意義都沒有,這個思路是正确的,隻是材料與技術跟不上而已,首先需要尋找一種最佳的字模材料,崔璎珞正在試驗中……據說已經尋找到一種名爲“鉛”的材料了,還要熔煉一些其他金屬,至于油墨,則必須是脂肪xing的。
總之王維這個文科僧是完全插不上嘴了,他隻能期待崔璎珞能夠有很大的突破。
“小說處女作”撲街是在王維的意料之中,畢竟世家子弟是基本上不會去書店買書的,因爲家中都有藏書,一個名門世家憑什麽成爲名門,就是因爲對文化知識的壟斷,所以大規模的書籍與印刷,實際上是在撬名門世家的底,王維不敢大肆印書,也怕某些勢力聯合起來反制。
而去書店買書的寒門子弟,卻又絕對不可能買這種“雜書”“地攤文學”,而是買對科舉有用的書,所以可以想象“名著”《三國演義》這受衆是多麽低了。
别提什麽平民百姓了,連吃都吃不飽,字都認不全,還有閑情逸緻去看書?
當然了,這與王維的沒有進行宣傳也有很大的關系,不過他現在确實也沒把太多心思放到這上面,作爲一個熱衷于權勢的年輕人,他從來都分得清主次。
時間并不早了,王維準備去杏園赴探花宴了,而書店的掌櫃則暗暗松了口氣,王維可是一句話就能決定他去留的存在,而他現在則對報酬十分滿意,可不想被炒鱿魚。
“王公子。”一個略顯僵硬的聲音在王維耳邊想起,語氣中的緊張讓人很容易就能察覺的到。
王維不由循聲望去,才發現是個稍稍眼熟的平民少年,穿着土裏土氣的短衫,面黃肌瘦,不過濃眉大眼的樣子并不算難看,給人的感覺倒是挺忠厚老實的。
還好王維的記憶力确實不錯,很快就想起這少年是那個“進士團”中的一個小厮,比較沉默寡言,當ri去王維與崔璎珞的那座古宅時,都沒有提起勇氣和王維說一句話。
此時王維倒是比較好奇,這個明明是平民子弟的少年爲什麽來到這個書店,還鼓起這麽大的勇氣和他說話。
當然不是說平民子弟不能進書店,像王維所開的這個書店,不像其他書店那麽不近人情,不買書就趕人,他的這個書店比較像後世的書店,允許客人待在這裏看書,隻可惜這古代的讀書人真心要面子,從來沒見過“厚顔無恥”的待在書店看白書的。
隻是對這個看起來連溫飽都不能滿足的少年來說,買書無疑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王維很好奇,是什麽促進這個濃眉大眼長相忠厚老實的少年明白“知識改變命運”這個道理。
============
求收藏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