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在朝會之上,當天子和群臣就座之後,董卓便以目示意,着袁隗出言倡議廢帝另立。身爲太傅的袁隗面露難se,但卻也知道既然事情到了這一步,也沒有瞻前顧後的必要了,于是在群臣還沒有開口說什麽之前,他便起身說道:“陛下,臣袁隗有本奏。”
在被天子允許之後,袁隗就将自己準備了一夜的奏章拿了出來,然後開始将廢立之事進行了陳奏,直言天子無德,緻使洛陽城遭難,百姓流離失所,百官難以各司其職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便是請天子讓位,讓有德有才者即位。
當袁隗讀這一道表章時,他的雙眼不時偷偷地打量着四周官員,看他們有何反應。而出乎他意料的是,這些人的臉上都沒有一點憤怒之se,隻是一片的麻木,似乎是早料到了有這麽一ri了。要說有所反應,也是對于這個倡議者是他袁隗而感到有些驚訝。
要知道就在前幾ri裏,當董卓提出要廢帝另立時,袁隗可是那個反對得最爲激烈的臣子了。可沒想到不過短短幾ri工夫,袁隗的态度居然就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這讓許多人都頗難接受。不過一想到最近鬧得甚嚣塵上的袁家爲惡一事,大家便也就釋然了,這一切都是董卓在後面指使的,袁隗不過是個傀儡而已。
好不容易将手中表章讀完,袁隗便看向了天子劉辯:“還請陛下能以天下社稷,黎民蒼生爲念,退位讓賢!臣以爲陳留王劉協天資聰穎,才能出衆,更是先帝所出,正是适合的天子人選,還請陛下讓位陳留王。”
此時大殿之上很是安靜,所有人都盯着小小的天子打量,他們都在等着天子表态。但這時候十多歲的少年天子卻徹底蒙了,隻是用驚恐的目光看着袁隗,一點表示也沒有。雖然他年紀還小,卻也知道自己的這個位置代表着什麽,一旦被廢,又将會遭到什麽樣的對待,所以這一刻,恐懼徹底占據了他的身心,使他完全說不出話來了。
董卓坐在那裏,看着衆人皆不開口,心裏卻是有些不耐煩了。事情到了這一步,他相信已沒有人再敢與自己唱反調了,那麽這麽拖着就顯得毫無意義了,便即開口:“諸位以爲袁太傅的奏表如何哪,廢帝另立是否與我大漢朝廷有利哪?”
聽得董卓這麽一問,衆人才突然醒悟過來,現在事情幾乎已成定局,無論如何都無法改變了。現在最要緊的還是順從了董卓的意思,然後再想其他爲好。所以當即就有官員起身應道:“袁太傅所慮甚是,天子當有德有能者才能擔當,還請陛下以天下爲念!”
“還請陛下以天下爲念……”很快地,數十名臣子盡都站了出來,向天子拜倒說道。隻有十來個秉xing剛強之人冷着張臉沒有站出來贊同此事,畢竟他們還做不出這等悖逆之舉。不過在這個時候,他們也不敢站出來爲天子說話,因爲袁隗奏章裏提到的一些問題是真實存在的,無論是各地的亂局還是之前的十常侍之亂,都是在這個少年天子就位之後才發生的,真要追究的話,他的責任不可謂不重了。
不過他們的不表态看在董卓眼裏已經是一種反對了,這讓他心中暗藏恨意,隻是現在當以廢立爲要,暫時還不好動他們罷了。
少年天子看着群臣同時請他退位,臉se就徹底白了,他已完全不知道自己該有什麽樣的反應,是應他們所請就此宣布禅讓呢,還是堅決不肯呢?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尖利的聲音從殿外傳了進來:“你們這些佞臣,先帝才殡天不過幾ri,你們便已起了異心,竟就此欺侮我們孤兒寡母了……各位大人,先帝在時可對你們不薄哪,你們怎能做出如此大逆之事來,這讓後人如何看待你們!”
衆人聽得這話立刻轉頭看去,正看到太後何氏滿臉悲憤地站在那裏,指着衆人大聲呵斥着。原來當袁隗突然上奏要天子讓位時,已有機靈的宮人見狀不妙跑去禀報太後了。而太後一聽這事也是又氣又急,不假思索地就趕了來。此時見到群臣居然都在向天子請奏,要他退位,就再也忍不住而大聲呵斥了。
殿中群臣在聽得太後這呵斥後,都露出了羞愧之se,深爲自己被董卓的強勢所迫,居然行此悖逆之事而感到慚愧。眼見得殿中情勢突然一變,董卓的眼睛便眯了起來,他是絕對不會容許事情再出變化的,所以便即開口了:“太後,早在一月之前,我等群臣就已上表勸谏天子,讓太後不得幹涉朝政了。而你今ri又突然來到這裏,可是犯了大忌諱的。”
“什麽大忌諱,這都是你董卓别有用心的借口而已,如今居然還想要謀奪帝位,實在是豈有此理!諸位大人,你們都是先帝朝的股肱之臣,豈能受這麽個小人利用,而做出遺禍天下的事情來……”太後再次喝道。
董卓的眼中閃過一道殺氣,沒想到這個女人居然如此不識好歹,看來隻有用強了。打定主意之後,董卓便一聲喝:“衛士何在,還不将這個擾亂朝會的婦人給我拖下去?”這回他都不稱其爲太後了。
那些衛士都是董卓帶來的西涼jing兵,自然服從他的命令了。當下二話不說便上前将太後半扶半拖地往外拉去。而太後在那一邊掙紮,一邊還叫嚷着:“各位大人,你們可都是先帝看重的人哪,萬不能因一時糊塗,就受人脅迫,做出讓子孫蒙羞之事來哪……”聲音到此突然而止,顯然是被人堵住了嘴。
董卓手下如此嚣張的做法也讓群臣一陣膽寒,他們居然敢如此對待當朝太後?雖然這個太後很可能就要不是了,但現在她畢竟還是太後啊,這可是從未有過的事情。不過,這也從另一面表現出了董卓必要做成此事的決心,衆人心下更是不敢與之唱反調了。
而借着這次太後出來擾亂,董卓更有了對天子發難的借口:“我大漢一直以來都是多災多難,朝中争鬥不休,究其原委,這外戚也是極其惡劣的根源。而陳留王之母族在前番之亂裏盡皆喪盡,若換其爲迪,則天下幸甚。當今太後不思在後宮靜養,反而一再yu插手朝事,實在非國之幸,所以還請天子退位!”
看着董卓氣勢洶洶地盯着自己,讓劉辯大感畏懼,這時群臣再次請奏,讓他退位,已再無退路,又已被吓得不知所措的少年天子隻得點頭,用顫抖的聲音道:“卿……卿等所言甚是,朕這便退位讓賢,讓陳留王即位便是……”
群臣聽得天子這話,才總算是松了口氣,但自袁隗以下,許多人的心裏都感到沉甸甸的,他們很清楚自己将來在史書裏将被寫成是一個欺淩幼年天子的jian佞了。
大漢中平六年九月二十八ri,在群臣建言之下,才剛登上天子大位不過數月的少年天子劉辯被迫來到太廟祭告天地祖宗,自陳其罪,而将天子之位讓了出來。旋即,陳留王劉協被立爲天子,而劉辯則被封爲弘農王。
自此開始,董卓在洛陽城的絕對權威才正式得以确立,他不但被拜爲太師高位,而且還享有劍履上殿,見君不名的特權,幾乎與前朝之伊尹、霍光有着同樣大的權勢了。
洛陽城盡在掌握,又有西涼之地爲後盾的董卓便開始将目光瞄向了中原更廣闊的天地,他的野心已不止于以往的位列三公,而是取天子之位而代之。
??????????
而與此同時地,馬越之名也随之在洛陽城中傳揚開來。本來他作爲董卓麾下一謀士聲名很是難顯,何況他之前又有意低調行事,就使自己更不被人所知了。但這一回,因爲袁家之事,他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開始躍入衆人眼簾,大家這才知道原來在董卓幕下還有一個如此行事狠辣的人爲其出謀劃策。
此人既能代董卓行此大事,就必然是董卓身邊極其要緊的人物。所以當董卓之勢大漲,洛陽城中權貴想要着力巴結時,馬越這個新近崛起的人物也成了他們争相請見之人。這是與馬越進洛陽後所希望的情況完全相反的一幕,但事到如今他也隻有接受了。至少此時他還不可能與董卓劃清界限,那就隻有以其心腹的身份多加應酬了。
但馬越之名真正讓天下人所知,卻還是因爲下面發生的針對袁家一案的決定,這才讓所有人都知道了原來他的手段要比大家想象中的更加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