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特雖然浪費了一天的時間,但是爲自己的十萬軍隊搞到了一年都吃不完的糧食,這個問題當然不能簡單地說值得或者值不得來判斷,如果蘇軍的幾十萬大軍,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内趕到奧爾斯克,那文森特這樣做就是危險的,可是蘇軍并沒有這樣快的反應速度,文森特就用兩天的時間,就跑了一千多點公裏,這根本是蘇聯根本沒有想到的舉動。文森特估計蘇軍的大部隊要趕到奧爾斯克,最起碼需要五天的時間,五天的時間,足夠文森特布置城防。
驅逐完奧爾斯克的市民後,文森特一邊命令自己的四個步兵師布置城防,對于武器彈藥什麽的文森特就是問着張俊要的那一萬兩千卡車的物資,當然當中有三千卡車的燃料,二千卡車的糧食,七千卡車的彈藥,每一輛卡車算五噸,文森特就最少擁有三萬噸的武器彈藥,這些彈藥足夠文森特堅持三個月的,當然重要看戰鬥的激烈程度來确定,畢竟黨衛軍的空中補給就隻有五十架b-29,每天最多運送兩百噸物資。
而文森特可是擁有十二萬人的部隊,一旦整個奧爾斯克陷入四面戰火的地步,那彈藥消耗也是非常驚人的。另外戰争中的其他損毀也是必須考慮的。所以文森特給自己的彈藥儲備估計的是全面戰争的話。用三個月。
三個月的時間要打完巴巴羅薩計劃的一二階段。根本是不可能的,當張俊收到文森特的電報後當然是萬分驚喜,自己抛出的一個死棋算是到達指定位置,這下就看斯大林出招了。從德國間諜發來的情報分析,斯大林調動了差不多八十萬正規軍前去圍剿這些膽大包天的黨衛軍,文森特的十多萬人,困守孤城,要面對八倍于自己的敵人。還是萬分危險的,并且蘇聯還可以随時增援。
張俊與隆美爾仔細地商量了一下,此時的文森特最需要什麽,張俊與隆美爾讨論半天,文森特該有的都有了,就是防空力量要差一點,結果張俊與隆美爾一合計,決定用一天一夜的時間,給文森特運送一個防空師去,當然文森特也有防空炮。隻是數量不是很多,再說這些防空炮還可以用來對付蘇聯的步兵和坦克。那可是一種武器多鍾用途。
至于派給文森特兩個航空團,文森特什麽時候把奧爾斯克的廣場清理好,兩個航空團就什麽時間到位,一個航空團擁有一百六十四架飛機,兩個團總共三百二十八架,其中五個大隊是“六爺”殲擊機,四個水平轟炸機大隊,至于文森特怎麽使用這些空軍力量,那就是文森特自己的事情了。
文森特當然不會不重視空軍的作用,在驅逐完奧爾斯克的市民後,文森特就下令全力清理奧爾斯克廣場,這個工作也不繁重,半天的時間就能完成,當文森特把廣場整理好就立即給總指揮部發來了請求空軍進駐奧爾斯克的電報。不過讓文森特欣喜的是,來的不光是整整個兩個航空團,另外總司令還運來一個防空高炮師,這下文森特可是感激涕零了,城市防禦最怕的就是蘇聯的大規模轟炸,如果所有建築都被炸成一片廢墟,那文森特也是沒有辦法防守的。
爲了這個城市防禦,可是不能完全龜縮在城市裏面防守,那是在沒有情況下,文森特才會那樣做。如果把所有部隊放在城市内,隻要蘇聯人舍得用大量的炮彈轟擊,面積不是很大奧爾斯克,要不了一個月就會變成一片廢墟。
針對這一情況,文森特把四個黨衛軍步兵師全部部署到了城外,要知道文森特手裏還有兩萬多運輸兵,這兩萬多人就成了文森特的補充兵員和城市防守兵力,至于大炮,文森特同樣是部署到城外,文森特這樣安排的意思,自己采取主動防禦的策略。不使用呆闆的被動防禦辦法。
文森特這樣布置的好處當然也是有道理的,自己手裏可是有三個滿編的虎式重型坦克師,同時支援三個方向絕對沒有問題,隻要有空軍的保護,文森特相信自己的坦克絕對能起到絕對的作用,如果把自己的坦克師放在城市裏面,作用将大大降低。
不管文森特的布置對不對,既然文森特作爲前線的指揮官,當然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想法打仗,文森特的安排甚至可以不用請示張俊,隻需要向張俊報告他的戰術安排就可以了。
4月8日,文森特剛剛把奧爾斯克城外的陣地布置好,八十多萬蘇軍也開始到達奧爾斯克周邊了,這八十萬蘇軍到達奧爾斯克後,并沒有立即進攻,而是把奧爾斯克團團圍住,同時動用大量的挖土機,挖掘了數到環繞整個奧爾斯克的反坦克壕溝,看來蘇軍要用比較穩妥的辦法來解決這些突入縱深的德軍。
當然這隻是表面現象,而深沉的原因就是這次的蘇軍前線指揮官是華西列夫斯基大将,這個人可是要穩重的多,後世對他的評價也是非常的高,“斯大林格勒反攻作戰的指導者,克裏米亞的收複者和柯尼斯堡的毀滅者,蘇聯陸軍三駕馬車外最具有才華的将領。”可見此人卓越的軍事才能。
本來華西列夫斯基大将,正在主持莫斯科的布防工作,因爲德國國防軍的攻勢很猛,人數和武器一點也不比蘇軍少,這種情況下華西列夫斯基大将建議斯大林未雨綢缪,在基輔戰役階段,就開始着手布置蘇聯首都莫斯科的防禦,用陣地戰,消耗戰,把來時洶湧的德軍拖入到蘇聯寒冷的冬季。
這樣蘇聯才有足夠的時候武裝起來,最後赢得最終的勝利,并且等待國際形勢的變化。斯大林接受了華西列夫斯基大将的建議,讓華西列夫斯基大将全面組織莫斯科的布防工作。可是意向不到的情況出現了,德國突然像瘋了一樣,派出十多萬大軍,攜帶大量的作戰物資千裏奔襲到蘇聯的歐亞分界線——奧爾斯克。
隻要德軍牢牢占據這裏,就可以随時轟炸蘇聯的歐亞大鐵路還有烏拉爾工業區,這等于把蘇聯切割爲互不相通的兩半,同時還直接威脅到蘇聯把戰争進行下去的源泉——烏拉爾工業區,如果這種情況出現,蘇聯亡國就是必然了,斯大林不是不懂戰略,當然也是看出了德國黨衛軍總司令張俊的險惡用心,連忙派出了自己最得力,最能幹的大将——華西列夫斯基大将。
華西列夫斯基大将接到斯大林的命令,連忙抽調部隊就向奧爾斯克趕,奧爾斯克的重要性華西列夫斯基大将當然知道得十分清楚,可以說此時的奧爾斯克就是關系到蘇聯生死存亡的一個城市,必須盡快消滅這些德國黨衛軍,哪怕爲止犧牲無數的将士,也在所不惜。
但是華西列夫斯基大将并沒有盲目地用兵,而是仔細分析了奧爾斯克黨衛軍的一些情況後,建議斯大林放下面子,放低身段,放棄政治分歧,立即馬上派出高級官員訪問英法美三國,甚至可以和他們簽訂反歐盟同盟條約。
因爲華西列夫斯基大将從全面的情況,仔細地分析,才建議斯大林這樣做的,德國糾結的歐盟的那些流氓國家,對蘇聯的進攻總兵力達到了八百多萬,而蘇聯的正規軍才550萬,并且是經過大清洗的部隊,戰鬥力的的确确很差,從蘇芬戰争就可以看出來,芬蘭軍隊那樣的三流軍隊,就讓蘇聯紅軍付出了十分慘重的代價,這讓華西列夫斯基大将非常清楚地看到了蘇軍的真實戰鬥力。
兵力不占優勢,兵員素質也不如歐盟軍隊,武器和科技更不用說了,這種情況下的蘇聯,要想憑借自己的力量,獨自打敗歐盟的入侵,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所以華西列夫斯基大将才建議斯大林找英法美三國結盟。
英法美明不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嗎?當然明白,不要認爲資本主義國家的軍事指揮官都是白癡,那是洗腦的瞎吹,英法美三國的國家領導人都知道一旦歐盟消滅了蘇聯,在歐盟獲得蘇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礦産後,哪麽歐盟的下一步就是掉頭橫掃英法美三國,隻是這些帝國主義國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盤,看什麽時候參戰最有利。
最有利的時候當然是歐盟與蘇聯打的兩敗俱傷,筋疲力盡的時候,最好的情況就是最後一個歐盟士兵打死最後一個蘇聯士兵,然後英法美三國每個國家出兵一人,消滅掉那僅剩的一個歐盟士兵,這樣英法美三國就可以瓜分勝利果實了,當然這隻是帝國主義國家的美好願望。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