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光和九年三月,太傅袁隗上書天子,揭露冀州牧王芬接連合肥候欲圖廢立之事,并将合肥候一家俱皆綁縛在京。
天子劉宏大怒,将合肥候革去封爵,寸剮淩遲。全家百餘口,無論男女老少,盡數斬了。随即,傳旨令王芬回京。
王芬在得了晏明回報後,本就整日忐忑不安,此刻接報,登時吓了個魂飛魄散。彷徨數日,便在晏明準備動手之時,當夜王府忽然失火。紛紛亂亂的鬧騰一宿。到了第二天早上卻發現,這位王太守竟一根白绫把自個兒了結了。
至此,一樁牽連内外,暗中蓄謀良久的謀反大案,就此忽然止息了風波。[
消息由晏明帶回,劉璋沉默良久,隻是點點頭也未再多說什麽。王芬之死,雖然仍如史書上所記,是自盡而死,但當晚那場火卻太過蹊跷。
這其中,有沒有黑手推動,或者根本就是旁人玩的殺人滅口,實在是難說的很。既然眼前的危機解除了,劉璋也懶得再去深究。說到底,不管怎麽玩陰謀詭計,到得最後,還是要真刀真槍的憑實力争鬥。
如王芬這樣的犧牲品,不過是天下大亂,各方角逐前的開胃菜罷了,不值得多費心思。
隻是讓劉璋出乎意料的,卻是那位陳琳。被算計一番後,果然被袁家恨上了。隻不過這陳琳風骨雖差,智慧卻真不低。一轉頭,哪也不去,直直又回了□□,言詞懇切,求投門下,便做個刀筆小吏也是甘願。
劉璋瞠目結舌,很有些反應不過來。後世之時,書中多記古代士大夫如何如何鐵骨铮铮、百折不屈。當日陳琳屈膝求命,劉璋雖也鄙視,但一來書中記載便有些苗頭,二來,當時事關性命,劉璋倒也能理解。
但是,如今,這陳琳爲了一勞永逸,竟然巴巴的跑回來,明言求庇于門下,此君之臉皮,還是讓劉璋小小的汗了一把。
待到沒好氣的揮手将其斥退,這才搖頭苦笑。俗語有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果然大有道理。後世書中所記,不過是爲後人勵志而舉的個例,真正能達到那份境界的,千萬人中又能有幾個?
想到這些,劉璋對那陳琳的惡感倒也減去不少。芸芸衆生,百态俱存。若非如此,哪來的後世各朝,蒙元與大清更是不可能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便隻眼下這三國時代,曆次争戰後,也是降将降臣無數,所不同者,不過是降伏的訴求,與招降之人的實力和手段而已。
想通這些,劉璋微微晃頭,将那些莫名其妙的感慨抛開,舉步往後房走去。
這些日子,因着天氣緣故,各個戰場都是一片對峙相持局面,平靜之中卻在醞釀着力量,等待更大的爆發。
小丫頭趙雨經過多日的将養,已然是有大好的趨勢。劉璋每日探看,見她面色嬌紅,清麗如昔,心下也自安慰。今天過來,便想問問,這渾丫頭是怎麽混到自己親衛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