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由于連年兵災,再加上幹旱,天災人禍導緻的饑荒超過後世人的想象,數百萬人口陷入饑不擇食的窘境。陝西的情況稍好一點,河南的災情僅次于四川,無數的難民湧進太平了幾年的西北。姜立原本用于儲備糧食的資金被消耗殆盡,不得不動用原本用在建設上的大筆資金用來買進糧食,赈濟災民,西北地域遼闊,雖然人口密度未出現太大的增長,但這些流動人口卻是極爲廉價的勞動力,隻要有活命的糧食,便能讓這些人貢獻出自己一身力氣。
爲了滿足西北發展的動力需要,姜立一口氣在黃河建了五座大型,中型的水電站,蘭州,銀川各地二十餘座規模不一的火電站。另外兩套分别約三萬噸,六萬噸不等的兩座鋼鐵廠設備紛紛在川北新發現的規模不大的鐵礦附近落戶。以原來的隴海路,蘭西路,蘭州至迪化,銀川段鐵路衍生出大量的支線,公路的修建也被推向一個新的高峰。那些湧進西北的饑民在得到充饑口糧的同時。大規模的饑荒是對西北糧食儲備的重大考驗,姜立不得不從東南亞,美國等數千裏之外的地方買進糧食。從各地湧向西北的運糧隊綿延不息,也正是這些低廉到極點的勞動力爲爲西北的基礎建設奠定最爲堅實的基礎。讓平時需要花費巨大代價才能推動的大工程,因爲這些饑民的加入得以迅速鋪開。整個西北地面四處可見那些白人設計師,工程師忙碌的身影,在他們的周邊,總會有一些年輕的民國工程師,學徒,學生。還有一片忙得熱火朝天的勞工。
與這些轟動的建設場景相比。15路軍在軍事上的改革與擴張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着,依仗着源源不斷從美國各地彙過來的資金,原本混成旅被直接改編成師,暫編旅被編成正式旅。加上直接擴編的兩個師。到民國年底,15路軍一口氣擴編到了16個步兵師,5個步兵旅,3個騎兵旅。裝甲兵,特種兵。航空兵均有一定程度的擴編。各支部隊都充斥了大量的新兵,15路軍戰半力由于新兵的填入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并且火炮的配備嚴重不足。但一口氣将總兵力擴充到接近三十萬人,這樣的規模哪怕就是窩在西北不動,也是一隻龐然巨物。僅管南京,日本派到西北的細作爲數不少,但也絕沒料到姜立在短時間内将部隊擴充到如此地步。
“你自從進入西北以來,都是步步爲營,很少看到有這麽激進的時候呢。”黃顯聲與姜立等人一起漫步在青蔥的黃河堤上,俯瞰在修整碼頭的人群說道。
“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軍事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日本自從犬養毅遇刺之後,軍國主義勢力擡頭,對于軍事上的投入也與日俱增。這次一口氣将軍隊擴充至如此規模,也是趁着這日本現在沒有大動作,一兩年的時間,進入部隊的新兵蛋子差不多也能訓成老兵了。日本現在也在蓄力,我不能讓一群新兵蛋子去跟日本人拼命,後面兩年擴軍的步伐也不會小。”姜立點頭道,“雖然力度未必會有今年這麽大。但相比之前卻要高出不少,明後兩年至少還要擴充七個師左右。”
“這次擴軍的力度比較大,兵工廠那邊的生産速度也能跟得上來,眼下15路軍羽翼已成。坐擁西北,已經不懼南京,現在紅色政權危在旦夕,受到中央軍圍追堵截,一個不慎,就有全軍覆沒之憂。還請司令伸出援手。”劉瀾波此時幾乎用哀求的語氣道。
“從文,現在紅*軍的形勢确實危急,你看這個時候是否提供一些幫助。”此時黃顯聲也皺着眉頭道。
“此時正是西北建設的高峰,上億美元的機械不斷從東面西運,若是犯了南京的忌諱,直接派兵一截,這上億美元可就打了水漂,後面抗戰就沒辦法保證。”姜立感覺有些棘手,“這樣吧,你派人給紅軍送去一筆經費,我這邊派人帶錢去打通些關系,讓紅軍西撤得順利一些。”
“紅*軍一路西撤,距離15路軍遙遠,跋山涉水,還要穿過這麽多人的地盤,直接派兵相助是不現實的,有錢能使鬼推磨,這也算是穩妥之舉了。”黃顯聲點頭,對于姜立的辦法表示認同。在民國,錢有時候比刀槍來得更好使。
姜立本身對紅色政權沒什麽反感,能曆經艱難險阻完成長征的紅軍無疑都是精銳,若是有西北武器的裝備也是一支抗戰勁旅,不過在姜立的眼裏,紅軍的意義遠不止如此,之前由于要大規模引進技術與設備,西北一直與美國與德國走得比較近,合作上的不密切導緻與蘇聯的關系始終提升不上去,而與紅軍的來到一是可以順道控制四川,另外與西北與紅軍的合并也有了一定的蘇維埃基因,在蘇聯陰影的籠罩下,才能在抗戰時期得到蘇聯的更多支持,否則以蘇聯的強勢,絕對無法坐視在遠東成長起一個強大的親美或者是親德政權,若是西北在戰場上表現得足夠強勢,恐怕蘇聯甚至會暗中在遠東與關東軍達成協議,扯西北的後腿。使得抗戰的路更加舉步維艱,相反的,若是在民國成長起來的是一個親蘇政權,至少可以爲中華赢得一口喘息的時間。紅色政權也并不是想找一個蘇聯的爹,曆史上與蘇聯的關系走得近,也确實是源自于蘇聯的強大,還有國内國防工業的薄弱。事實上國與國之間,隻有永遠的利益,最後因爲利益,還不是跟蘇聯分道揚镳了?隻要有足夠的實力,哪怕根出同源,最終也會走上陌路,若是實力足夠,把持了國内的話語權,又有誰願意放棄日本的戰争賠償,放棄外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