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隻靠岸,船工已經拿了跳闆,架在碼頭上。随即從船上走下來一個穿着淡綠色襦裙,上身一件碎花對襟長衣,衣袖的兩端則披着一套淡紅色的披帛,隻見這個女子輕擡繡花鞋,從船艙内走了出來,她兩隻眼睛一直盯着碼頭上的那個一個少年,自船到碼頭前她便一直緊盯着碼頭上的人。
身後的另外一個穿着粉紅色襦裙,淡黃色對襟長衣的少女,則對着那個女子道:“周姊姊,殿下都在碼頭了,可是我怎麽不見我家二蛋哥?”
“興許是有事?對了以後在人前,切莫叫商小哥兒叫二蛋。”周嘉敏對着張芃芃道。
“唔。”
碼頭上,少年見到少女之後,便沖着她笑,“周姊姊,你來了?張小娘子你也來了?”
“唔。”周嘉敏從跳闆上下來,走到了碼頭上,趙德昭便眼睛呆呆地看着周嘉敏,周嘉敏嗔怪一聲,“你怎麽這麽看我,都不好意思了。”
趙德昭擠眉弄眼道:“這哪有不好意思的?”
“周姊姊與魏王殿下是一對天生的璧人。”一旁的張芃芃調戲道,随即她忽然想起甚麽,則失落地看着調情的二人,歎了口氣。
這個時候,商浩斌便已經駕着一輛四輪馬車前來,張芃芃的眼睛見到商浩斌的時候,也一下子閃現激動,随即低下頭去,整張臉都漲的通紅。
商浩斌揮揮手道:“都請上車,午飯去廣味樓用膳,我已經喚了武淩清前來。”
周嘉敏以及張芃芃看着周圍開封熱鬧的一切,一路上都好奇地看着這一座城池,一路上則問長問短,好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
用過午膳之後,趙德昭便吩咐幾個小厮陪周嘉敏、張芃芃二人去開封逛逛,至于趙德昭、武淩清與商浩斌三人則坐在原位,一同商議接下來的事情。
首要之事便是書籍與活字印刷術,至于封賞一事,前幾日,宰相趙普與晉王趙光義則辦得不錯,南征的将士們都得到了所要。
唐宋時期,國内便有官方藏書(公藏)、私家藏書、書院藏書、寺觀藏書四大系統。
趙德昭一直有個心願,就是将天下的書籍全部重新整理一遍,然後教人攥寫排版,在大宋的各地也廣開藏書樓,讓全天下的百姓、士子們也可窺見這些珍藏的書籍,其餘二人便點頭示意。
趙德昭想起了當初在江陵府,黃州刺史孫光憲便收羅了不少的書籍,自己也在一旁參校修訂,有時候也對手抄書進行校正勘誤,此爲“勘書”。這修書之事實在是甚爲龐大,所需士子、鴻儒工夫也大。
這一趟回開封,孫光憲也帶來了不少的書籍,進獻給朝廷,而且大宋自從并(南)唐、(南)漢國疆域之後,趙匡胤下令從江甯府、興王府皇宮史館、舍人院以及其他子庫、私人藏書那裏調集了許多書籍送到開封,共計十幾餘萬卷。
趙德昭與武陵清、商浩斌告辭後,便回了宮。
……
崇政殿西北角,迎陽門内後苑中,绛霄樓(即太清樓)内,趙匡胤、趙德昭父子駐足于此,此樓内堆放着經、史、子、集、天文、圖畫等抄錄三館(昭文館、集賢院、史館)所藏之書,跨入樓内,隻見樓内的藏書很多,卻比不上江甯府的藏書。
趙德昭對趙匡胤說道:“江南李氏,自李朝伊始,便開始校雠書籍,至李煜登基之時,江甯府内,‘家至戶到,鹹慕置書;經籍道開,文武并駕’藏書風氣,以至于江甯府‘宮中藏籍萬卷’,是以江南藏書,爲天下冠。”
趙匡胤聽了點點頭道:“昭兒,此番平定江南,我大宋得金陵藏書十萬餘卷,分布三館及舍人院。其書多雠校精審,編秩完具,與國本不類,至于漢國雖然書籍少,也大多都是孤本,這次定讓翰林書院、舍人們好好校雠一番。”
二人見绛霄樓内的翰林官員、舍人們、士子已經内侍們都在搬運整理書籍,他便和趙匡胤二人一起去了上書房。
趙匡胤的上書房桌子上的一角則放着一隻柴窯(柴窯是五代十國皇帝周世宗柴榮的禦窯,據記載創建于五代後周顯德初年河南鄭州。但是至今尚未發現實物及遺址)出爐的瓶子,此瓶名喚玉屏翠,從色澤上看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滋潤細媚有細紋。
不過現在趙德昭的一門心思,當在活字印刷之上,等解決了此事,他也要想想曆史上的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定、鈞),讓大宋的瓷器傳揚整個世界。
此刻,趙匡胤已經到了禦桌前,二人正在計較如何行事。
藏書樓的之事,也是國之大事,趙匡胤這幾日也一直在思考中。不過雕版的價格太貴,每頁的書籍都要雕刻一個版本,雕刻一個版本至少需要十天半個月的工夫,所需的時間也是好大,而整理那些浩如煙海的書籍所需的工夫這樣子算下來要幾年工夫了,還有萬一錯了個字,整塊雕版都沒用了,除此之外還需保證此雕版的完整,工匠們的勞作。
是以趙德昭便将活字印刷這一秘術上呈給趙匡胤,趙匡胤一聽,手裏頭拿着一枚玉印章在紙上一遍又一遍地印着,他讓張德鈞拿來幾枚玉印章在印奁内蘸取了一些印泥,試了一下,澄心堂紙上便出現了一整排清晰的印章拓印,随即趙匡胤便明白趙德昭說的法子了。
“這李煜果真是個妙人啊,澄心堂紙真不錯,此紙膚卵如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冠于一時,當然還有昭兒的活字印刷也是不錯,若問世,則天下間修書越發簡便,書籍價錢自然也便宜許多。”
趙德昭聽見趙匡胤如此盛贊,他臉一紅,此法并非他所想,他道:“爹爹謬贊了。”
此法果真不錯,是以趙匡胤便讓将作監李清與魏王趙德昭二人一并負責活字印刷之事。
至于李煜,這一次也一并參與此事,歸于二人下首,其餘如韓熙載、徐铉、徐锴以及江南士大夫、士子也一并加入了校雠當中,朝廷也派了各地的鴻儒等人入京,與大宋翰林官吏一并修書。
修書、校雠等事已經開展。
至于活字印刷還在瓦子坡将作監内試驗當中。
這一日,秋高氣爽,在瓦子坡一帶。
至于爲何不用木材,趙德昭借鑒了曆史上畢昇的想法,畢竟有上一世的經驗在,趙德昭也擔心木材紋理疏密不勻,刻制困難,木活字沾水後變形,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木活字沾水後變形,以及和藥劑粘在一起不容易分開等原因,是以趙德昭也同畢昇一般,沒有使用木活字。
而泥活字因爲成本低,用料随意,成爲一種被使用的材料。
工匠們按照魏王趙德昭吩咐,先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緻的毛坯,識字的工匠們已經在毛坯上的一端刻上反體單字。
趙德昭看去的時候,隻見那毛坯上字劃突起的高度像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
因爲這一次乃是試驗,是以上面的字都是一個“一”字。
它們被整齊得碼放起來,擱置在一塊闆上,中間也有間隔,随即被推進大窯内準備進行燒制。
石炭、木炭混在一起,此刻已經點燃了,而窯口已經被堵上,窯口附近的溫度也一下子升高了。
燒制的燒窯工匠便要更加自己多年的燒窯判斷什麽時候才能燒制完成。
而在燒制的時候,窯内的溫度極其重要,這時候則叫火候,火候過低,燒制的容易脆;火候過高,則那些毛坯活字就會一下子就會裂開縫隙,影響使用。
燒制這些比燒制瓷器掌握的火候更要困難,而且燒制的時辰也不需要有燒制瓷器那樣長。
石炭已經燒完,等溫度降下來後,工匠們才打開窯口,拿出燒制的毛坯字。
等出來後,趙德昭便先看看這些木活字的成色以及耐勞度等。
随即他讓工匠們開始試驗一下木活字的效果,工匠們便挑選了成色以及耐勞度等不錯的泥活字。
工匠們已經帶來了鐵闆、藥劑等。
工匠們先在泥活字與鐵闆之間敷一層藥劑,此藥劑乃是用松脂、蠟和紙灰混合制成而成。
因爲都是同樣的字,所以排版很簡單,不一會兒,泥活字已經全部排在了帶框的鐵闆上,與藥劑極好地粘連在了一起。
排滿一框就成爲一版。
工匠們已經将此鐵闆拿到煤餅爐上烘烤着。
等藥劑稍微融化,工匠們用一塊平闆把字面壓平,藥劑冷卻凝固後,就成爲一塊穩固的版型。
趙德昭看了一下,他覺得十分滿意,一旁的工匠也在等待奇迹發生。
将作監李清已經拿來了雪白的澄心堂紙作爲書籍的紙張試驗。
工匠們拿來了徽墨,與澄心堂紙一樣,以及歙硯,這些都是出自歙縣。
工匠們用刷子在闆上刷上徽墨,随即覆蓋上澄心堂紙,用石料闆磚擠壓。
工匠們掀開紙條,隻見雪白之上已經出現了方方正正的楷體,雖然全部都是“一”字,可這畢竟是大宋曆史上第一次用活字印刷術出來的。
趙德昭立馬讓内侍将這一章紙條傳送到趙匡胤福甯殿的内書房那裏。
“你們做得很好,這是我大宋第一張活字印出來的紙,意義也是非凡,我定會讓陛下好好獎賞你們的。”
這些工匠們知道這意味着甚麽,是以他們全部跪伏在地,口中喊道:“多謝魏王千歲,多謝陛下。”
“你們起來罷,别動不動就跪了。”
印完以後,工匠們又用火把藥劑烤化,用手輕輕一抖,活字就可以從鐵闆上脫落下來,再按韻放回原來木格裏,以備下次再用。
福甯殿内書房内,趙匡胤看見紙上印刷字的時候,就問了内侍,随即他龍顔大悅,提起禦筆在紙上寫了幾個字:大宋乾德五年将作監禦制。
活字印刷術的成功,爲書籍的修訂、傳播奠定了很大的基礎。
于此同時,借助活字印刷術,朝廷的編篡整理書籍也加快了速度。
這一段日子内,開封百姓、士子到處可見街頭出現陸續間多了幾家書坊,這幾家書坊都是朝廷幕後開設的幾家,他們的活字刻闆都是通過将作監那兒提供。
大小娘子們路過書坊,也入了這書坊内,她們拿起書架上的《紅樓夢》、《白蛇傳》兩本書,然後翻開扉頁看了起來,一個小娘子猛然間嗅了一口,道:“這本紅樓夢與白蛇傳上面的字真是清晰,好像是剛印出來的呢,上面滿滿的都是書香味呢。”
另外随同的幾個小娘子也拿起書來嗅了一口,道:“果真如薇娘說的一樣。”
......
ps.
書坊是古代出書賣書二合一的書店,誕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後在大街小巷盛行。書坊書架上是市民“喜聞樂見”的實用醫書、生活用書、世情小說、八卦小報、科考複習“指南”等,這表明北宋時期商業活躍,市民階層。
感謝神冷舞、絕聲悼武、愛笑的宋營的打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