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不必如此,本王過來是看看老張設計的船塢。”
“殿下,這就是臣設計的船塢圖稿,請殿下一閱。”說完張平從桌上拿來了四張圖稿,遞給趙德昭。
趙德昭仔細盯着張平繪制的圖稿,前面三張貌似是船塢的分體結構,而最後一張則是船塢的整體結構,不過趙德昭也略微看懂了張平筆下的意思。張平已經畫出了船塢的設計圖紙,按照張平的設想,船塢由三部分組成,塢首、塢門以及灌排水系統。
隻不過他尚有一些地方還是要求教船塢的張平,世界船塢的鼻祖。
“老張,這個一條條的地方是甚麽東西?”趙德昭指着那個地方,然後問張平道。
順着趙德昭所指的地方,張平一下子明白了,則說:“殿下,這是塢門,而這個一條條的就是堵住塢門的木頭,用來阻斷水流之用。”
“用木頭?現在不是有水泥了嗎,而且拆解木頭也很麻煩。”
“殿下若是覺得麻煩,哪裏不好?”張平聽梁王殿下說了這個存在的問題,他心裏有一絲黯然。
“倒不是如此,而是讓船工下水,在天氣熱的時候還行,萬一這冬季下水有損船工的身體!我曾經聽說在海邊那些修繕船隻的船工,長年累月浸泡在水中,而且壽命不長,到老了不是腰酸就是背痛,确實挺難受的,所以在這個問題上還是有待商榷的。”
張平聽到趙德昭說對下水對身體不好,眼淚有些濕潤了,因爲他本來就是接觸這一方面的,經常性地見過這些人,壽命短,而且到老了一身病患。唉——這就是愛護百姓的梁王殿下啊。“殿下仁德,臣替那些船工謝謝殿下了。”
“沒甚麽,你們都是大宋的子民!也就是我趙德昭的父母兄弟姊妹,百姓的安危就是我趙德昭的安危。”
“殿下——”
“好了,我們接着說事。老張啊,這個塢首倒是不要緊,因爲有水泥,可以解決地下水的漫入。不過本王擔心的事過這道塢門,因爲因爲塢門是在抽水、修船和造船時用來擋水,所以要承受塢外水壓力。若是一個不小心,造成水的洩露,會拖延船隻建造的速度的。”
“是的,殿下。”張平聽到梁王殿下這麽說了,也覺得這個塢門還欠妥當,殿下能考慮到如此的細節,真是觀察細微。
聽了梁王殿下這麽說,張平确實是遇到了一些麻煩,隻不過他這個腦袋中在思考塢門的時候,最初設想是用疊梁式的方式來阻斷水,他所指的疊梁式塢門就是采用是疊放一根根方木,方木兩端卡在門槽中,結構簡單,造價低。
然而在趙德昭看來完全沒有必要,如今有了水泥,完全可以建造一個水泥塢門,而且疊梁式操作麻煩、費時費力不讨好,若是到了冬天,還要讓船工下水到冰冷刺骨的水中,這對船工的身體也不好。
兩人因此在塢門的設計上遇到了瓶頸,兩個人就這樣呆了了片刻,之後趙德昭就說道:“老張,拿些紙筆來,本王給你畫幾道不同的塢門,你看可好,若是有滿意的就用這個了。”
“殿下,還有好多塢門?”
“的确,本王的畫技不好,見笑了。”
“殿下說笑了。”張平心道,梁王殿下如此平易近人,真是我老張的福分,能和梁王殿下共事真是幾世修來的福分啊。
然後趙德昭就拿來紙筆,在紙上依次畫出各種塢門設計的圖紙,比如這個人字門塢門,它是在垂直的人字門是在垂直門軸上轉動的兩扇門,但是趙德昭卻道因爲人字門水密性較差,所以還是有欠缺的。
再者就是橫拉門塢門,比如在門的底部和一側的上緣裝有滾輪,啓閉時門沿上、下水平軌道左右移動。但是目前看來船塢要打造的是戰船,雖然目前船隻的船隻多爲内河船隻,而且戰船的體積較大,若是采用塢門閉啓時門沿上運動,這扇塢門口子可要開一個很大的空間才能容納船隻出船塢。所以塢門閉啓時門沿上運動不适合大型船隻。
再者塢門啓閉時沿着水平軌道左右移動,這個倒是可以考慮的,這個時代百姓要承擔徭役,倒是可行的,若是放到後世橫拉門因占地較多,且增加造價,所以後世不太會會這種的,不過目前來看還是适用的。
接下來圖紙之上畫着的是浮箱式塢門,它又稱浮塢門,所謂的浮箱式塢門是可沉浮的箱形結構,在後世使用維修均較方便,不易出故障,應用最廣。隻是現在對于人力來說,需要将水中的浮箱弄上來,然後将裏面的水排空倒是一件難事,而且抽水這一環節倒是非常麻煩,所以隻能望洋欣歎了。
而圖紙上最後一種就是卧倒門,從圖紙上看,卧倒門即是在門底設兩個鉸,随即同塢檻連接,開門時門向外倒向水底門坑,不影響船舶進出,但在含沙量較大的水域,門坑易淤,不宜采用。
不過對于開封之地來說,開封城北因爲有黃河經過,而黃河含沙量較大,所以在黃河那裏确實不宜采用,而在開封以南,河道發達、漕運繁忙,船隻居多,所以能夠采用卧倒門塢門。
而張平聽完趙德昭所言,早就驚呆了下巴,而他在聽趙德昭将各種塢門之時,心中也在權衡各種塢門的利弊,綜上所述,在趙德昭以及自己的理解之下,他也隻好讓人采用左右橫拉門塢門與卧倒門的形式來操作。
所幸塢門的設計方案已經通過了,而接下去就是設計船塢其他地方的部分了。
第三個地方就是這個排水灌水的系統了,灌水不打緊,一打開閘門,水就會迫不及待地流淌進來,隻不過這個排水,确實讓人挺費勁的。而如今要抽幹船塢中的水,也隻能借鑒農田中手搖水車——古代的人力水泵來解決了。所幸這個時代擁有許多抽水的器具,比如翻車,筒車、辘轳等等,然後剩下的就交給勞動人民了,畢竟在原先的時代都是這麽來的。
按照規劃,兩人商讨了一會兒,接下去商讨的就是室内船塢與室外船塢了。趙德昭在依照後世的參考設計了室内船塢的構造圖,依照趙德昭的設想以及容納船隻的空間大小,暫時隻能營造小型的室内船塢,而且所需建造之大型的室内船塢也需要質量過硬的鋼筋與大型鋼架,而且爲了達到最大的空間,頂部爲穹頂。
到目前爲止是大型的室内建築暫時做不出來的,所以隻能建造小型的室内船塢,而材料由水泥鋼筋爲龍骨支架,現澆爲主。
“殿下吩咐所做的時期都讓工匠去做了。”張平道。
“很好!”趙德昭點頭稱意。
随後他把船塢的建造工作禀告給了趙匡胤,次日乃是黃道吉日,在請神祈禱之後,船塢的建造開始破土動工了,教船塢官員開動第一把土,然後開始命人挖掘取土,按照金明池的深度标準來讓,随即兩萬勞役開始往外挖土,而那些土塊稍微好一點的就拿去燒制陶瓷器皿,而制作好的陶瓷器皿就開始出售,來填補修建船塢的财政不足。
稍微次一點就被運送到城外鹽澤地,然後鋪上,在上面種植旱地作物。過了大半個月,一個可以容納兩艘大船的池子已經挖掘出了,而接下去的人物就是在池子周圍構建鋼筋水泥圍堰,然後将整個池子底部與四周全部澆上水泥,防止地下水溢出與地表水的灌入,而整個澆築構建工程大概要持續一個多月的時間不間斷,然後還要等水泥徹底幹後再實行地表建築的建設。
船塢在張平的指導之下開始建造了,因爲有水泥這個物事兒,張平操作的船塢之法就更加簡單了,按照他的設想以及在趙德昭的改進以及輔助之下,他設計了兩種船塢——幹船塢以及浮船塢。
張平命人在開封一處地方,建造船塢,其中幹船塢,三面接陸一面臨水,分爲塢口、塢室和塢首。
塢口之于進出船舶,設有擋水塢門,排灌水設備建在塢口兩側的塢墩中;
塢室之于放置船舶,在塢室的底闆上設有支承船舶的龍骨墩和邊墩;
塢首之于塢口相對,其平面形狀可以是矩形、半圓形和菱形,塢首的空間是塢室的一部分,在這裏拆裝槳和尾軸。
當船舶進入幹船塢修理時,首先用灌洩水設施向塢内充水,待塢内與塢外水位齊平時,打開塢門,将船舶牽入塢内,随即将塢内水體抽幹,使船舶坐落于龍骨墩上。隻是抽水現在還需要人工來完成。
修完或建完的船舶出塢時,首先向塢内灌水,至塢門内外水位齊平時,打開塢門,牽船出塢。
而另外一種就是浮船塢,它是一種可以移動并能浮沉的凹字形船艙。用于修、造船舶。
與此同時城外的金明池拓寬工程已經圓滿結束,大宋天子趙匡胤與梁王趙德昭以及在場的百官以及百姓們全都在現在觀看入水情景。
趙匡胤在命人鑿開圍堰,引入蔡河水流之時,那水流早已迫不及待湧入,方才還是黑黝黝的一個巨坑。忽然之間底層已經湧入了水花,水聲作響,在場的每一人都覺得非常驚歎。
在場之人期盼着這一池池水早日灌滿,而等待了一日半後,原本還是黑黝黝的巨坑底部,如今水波蕩漾,十裏黃色水面渾濁不堪,從城牆上望去一片大澤之情形。
而在開封另一水道旁,船塢的建造工程也在進行之中,看到這一情形,趙德昭除了高興有些心酸,他覺得若是事情按照他的預期發展下去,大宋一定會更加強大。
而現在隻是邁出了一小步,之後驚蟄時節,趙德昭又去了城外如家占城水稻的種植情況,發現水稻綠綠蔥蔥,長勢喜人,看來情況很好。
于此同時,在觀稼殿内擺着一尊農神後稷的神像,農神的雙眼眯笑着,好似在慶賀占城水稻種植成功,從此大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而在殿外田野間,體驗老農生活的趙弘殷、杜氏以及趙匡胤看到這一塊莊稼之時,心中在感慨,爲何不早一點發現這種水稻呢。
但是爲了比較占城水稻與本土水稻的區别,心思缜密的大宋天子趙匡胤随即就吩咐内侍喚來掌國家倉廪之官的司農卿,随即問道開封附近的水稻情況如何,然後将觀稼殿的占城水稻跟其他水稻比較,細心的司農卿發現這種新式的占城國來的水稻秧苗長勢可好,比開封城外的其他水稻稍微粗壯些。
而趙匡胤在聽了司農卿的禀告之後,忽然懊悔爲何不多種一些。而在一旁的太上皇就以欲速則不達來勸告皇帝,等秋收之後再行比較,到時候一切好說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