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德昭從王樸府上離開之後,心情稍微好了些,然後三人一道去了廣味酒樓。
而最近酒樓之内收到的錢币之中摻雜一些鐵錢,光是從江南唐國那邊傳過來的鐵錢就不計其數,而唐國已經意識到了發行鐵錢的危害,所以早在去年就已經廢除了鐵錢“永通泉貨”的流通,而恰恰相反此錢已經流通至大宋境内,因此想法設法要廢止此錢流通。
趙德昭心情失落,不等日落時分,就匆匆回宮,回宮前捎帶了一些酒菜飯食,然後趙德昭一路上都在思考錢币一事。
錢本農器,其狀類鏟,用以劃地除草者。生民之初,人各自給自足,無所謂交易,更無所謂過籌,偶有所需,即以農器爲交易之媒。是農器者,即當時所用之過籌,亦即今日之所謂币也。
此後,因交易之增繁,漸緻農器之不足以應用,遂象其形而制物以代之。其形狀及用途均與農器之錢等,故仍名之曰錢,此通籌之所以名錢者以此。
而鑄造錢币之金屬主要以銅與鐵居多。雖然鐵的熔點(155℃)比銅(108℃)高得多,這使得鐵比銅難以熔煉的,但是鐵礦分布多,且中國大地上缺銅,銅礦資源不是很豐富,銅礦儲量少又受技術的影響,因此這個時代大範圍地使用鐵錢,而用銅錢基本上爲折算币,即大小币互相流通,而以鐵錢居多。銅錢的基本單位爲“文”,和“貫(缗)”,一貫合一千文。
五代十國又值分裂時期,人口極少,爲了帶動社會的發展需求,五代十國時期各國政府都開始巨量鑄造鐵錢,造成鐵錢的通貨膨脹以緻以一當十與銅錢并行流通。
所以如果以鐵錢爲主要貨币必然産生官鑄、私鑄錢一起流通,而官鑄錢也會像現在的紙*币一樣毫無節制的制造出來,最後的結果隻能是經濟崩潰。
鐵錢遠比銅錢賤,數額大時不便攜帶,又容易生鏽,這個事情使用鐵錢是出于無奈。
不過趙德昭雖然知道各種金屬具體的埋藏地點,但是你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它變出來,而且開采難度也大,受限于技術方面,而此時發行錢币也是萬萬不能的,紙筆技術條件不行,雖然輕巧,但是不易受百姓歡迎,容易受潮、火損等條件,而如今大宋尚未統一,此事可以等大宋統一全國,休養生息幾年,再等合适的時機在推行。
所以說暫時也把難題交給了朝中大臣。
次日朝會開始,趙德昭也開始步入早朝的環節,一身官袍,頭戴自己發明的長翅帽,走起路來一搖一搖的。
當初範質等人以五代時期,沿襲凡遇重大事情,皇帝命宰相坐議;待賜茶,宰相退下的舊制。新朝初立,建隆元年二月的時候,範質等人認爲自己在新朝仍爲相,曾經請每事具割進呈取旨于趙匡胤,而趙匡胤當時也想把宰相坐議之制廢除,但是趙德昭卻言坐不過是個制度,站也是一個制度,若是廢除坐議制度,畢竟這是周禮,于禮不合,而且人如果站久了,這個腦袋瓜子就不靈了,到時候參議朝政的時候就會昏昏欲睡,且也要照顧到一些年紀上了歲數的大臣,所以說還是不要在意這個細節了,畢竟它是以前就有的,還是讨論其他事情吧。
趙德昭嘴上這麽說,其實也是爲了自己和大臣們好,畢竟站久了對身體不好,而且他覺得如果後世再出現一個跪禮的話,恐怕對臣子來言就更加不利了,若是後世再動不動就下跪,這會讓一個民族失去脊梁的,而且趙匡胤乃開國之君,後世君王若是想改革,必定有朝臣站出來指着他的鼻子說,這是祖宗家法。所以趙德昭打算抑制這股風潮,索性穿越一次就把錯誤的給改正。
群臣聽了也覺得有理,所以此事就不再議論了。
所以後世之人還是想着感謝我們的趙德昭吧,而現在趙德昭坐于文臣隊伍之中。
“有事啓奏,無事退朝!”張德鈞一聲公鴨嗓。
趙德昭看來自己的老師王樸一眼,然後王樸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腰帶後面别着奏折,手執笏,道:“陛下,臣王樸有本奏!”
“文伯何事?”
王樸将奏折從腰帶後面拿出來,然後遞給張德鈞,張德鈞遞給趙匡胤,趙匡胤大緻地一閱,然後見到了王樸奏折中所言的鐵錢之利弊及開封出現唐國大批鐵錢。
趙匡胤皺皺眉頭,道:“文伯所言屬實?那開封街頭出現這麽多鐵錢,據說鐵錢輕薄,十個鐵錢才能抵上一個銅錢,不知諸位如何如何?”
“陛下,去年唐國已經廢除了此錢的流通,而之後“永通泉貨”慢慢出現在了開封,據說現在宋國之内從開封一路往南皆是此錢,此錢現如今充斥大宋國内,老臣認爲若是長此以往,這銅錢将不複使用,而銅錢可能流向私人私家,到時候這銅錢估計又要被拿去制造大佛了。”
這時候趙普出列道:“陛下,王相所言極是,臣府上下人丫鬟出去采買之時,就曾經碰到有人在收受銅錢,而将鐵錢兌換。而銅乃是我大宋鑄造器物之用。而我大宋銅器少,鐵器居多,銅價格居高不下。”
趙德昭道:“父皇,王相兩位大臣所言極是!然自漢初,郡國并立,币值混亂。且郡國、私家擁有鑄币之權,貨币失控,天下财賦不掌于朝廷之中,乃是緻其漢景帝七國之亂之元兇之一。武帝時期,由于對外征伐不斷,朝廷從此前‘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之豐盈一變而爲入不敷出之困局。‘而富商大賈或蹛财役貧,轉榖百數,廢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給’。朝廷除了靠鬻武功爵等行爲快速增加收入外,其國内冶鑄煮鹽,财或累萬金,而不佐國家之急,黎民重困。于是武帝與公卿議,更錢造币以贍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以此增加朝廷稅收,打擊商人,此即漢武帝币制改革的初衷。曆經前後六次革除弊端,基本上解決了此問題,将此鑄造币權統一于朝廷。而今日開封鐵錢居多,又爲唐國之劣币,若是流通下去,恐怕市面上的銅錢都去了商人、官宦、寺院等地方,而鐵錢容易鏽蝕,且十個唐國鐵錢才能抵上一個銅錢,若是大量攜帶鐵錢,十分不便。與其如此,百姓還不如以鐵錢換銅錢來得方便得多,所以會出現銅錢荒的可能,而且百姓之家喜歡鑄造銅器,所以暗中會收藏大量的銅錢,用以鑄造佛像等銅器,這樣的事情不知道諸位大臣家中是否會發生。”
“對啊!”那些官員家中也會大量的銅器,基本都是器具,而禮佛之家基本上用銅器鑄造佛像。除此之外,陪葬之時也是用的銅器。
“是!”
坐在座位上的大臣都有感而發,畢竟趙德昭說的對。
趙德昭接着說道:“諸位大臣可銅錢居少,不知道我大宋何處地方可有銅礦發現,據兒臣所知,南漢銅礦居多,銅産饒、處、建、英、信、汀、漳、劍八州隻是如今相隔甚遠,不在我大宋統治之下。而銅與鹽一樣,都是朝廷控制的,後唐、後晉都曾下诏并許百姓逐便自鑄造,然我大宋初立,允許百姓私采銅金銀等礦,恐怕一時之間難以收歸朝廷!”
趙普聽了梁王趙德昭的一番話,即說道:“陛下,梁王所言極是,如今大宋銅礦坑冶業分官營和民營,官營的由官府掌握,在銅礦坑冶處設置監、冶、場、務等機構,招集坑戶,支給本錢;坑戶自雇工匠從事開采,采得礦石後即送到官爐中冶煉,已有采礦、碓磨、淘洗、上爐四道工序,産品則交給官府,不得私有,然後日後再将民營之權步步收歸朝廷或者在民間設置屬官,管理民間采礦,這樣所需十幾年之後全部再變成朝廷專營。”
“則平所言甚是!”
“陛下,臣範質有事要奏!我大宋立國初期尚未制造新币,不若趁此機會,制造新錢,發行新錢?也好與那唐國劣币相區别。“
“哦!不知何解?
“陛下,範質認爲錢式沿襲’周元通寶’成規,爲小平錢,而暫時采用銅鐵并行,所折之數爲折十,并與銅鐵币後分刻星、月紋等以視作區别。陛下認爲如何?”
“文素建議不錯,諸位認爲如何?”
下面坐着的大臣也都不說話,表示默認.
“臣等認爲範司徒有理!”重臣皆認爲範質的建議不錯。
不過此刻趙德昭道:“父皇,不若将此錢使用年限僅限爲五年時期,到時候若是等到新的替代物品,再鑄造其他的。”
“五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不知道梁王爲何說五年?”
“五年!對的父皇,兒臣認爲五年的時間足夠我們尋找其他的材料制造其他金屬的貨币!而且兒臣相信其他地方一定能夠找到銅礦或是其他的,兒臣聽聞海外蠻荒之地尚有未開采之地,若讓兒臣找到這些礦藏,兒臣就有辦法去找替代之物了。”
“哦?昭兒從哪裏得知的消息?”趙匡胤疑惑道。
“父皇,昭兒從無庸子道長那裏聽聞了,此前在淮南之地,兒臣曾在滁州遇到無庸子道長,聽他說大宋四周有礦,所以兒臣鬥膽說五年了。”
事實上趙德昭說這句話的時候,他的心中還是十分爲難的,因爲他也隻是從後世一丁點的信息獲知其他地方有鑄造錢币的金屬,但是不管是能夠鑄造錢币還是其他的,趙德昭都要想方設法找到,剛才說五年其實時間還算長的,他相信隻要給他一段時間回憶一下前世礦藏的分布地區,他一定盡其所能找到它們的下落的。
“諸位大臣認爲五年如何?”趙匡胤問道。
“五年可行啊!相信梁王一定能夠找到的!”這時候趙光義回道。
趙匡胤頭一擡,發現皇弟趙光義贊同自家侄兒說法。
而殿堂之上,一些大臣則陷入了思考之中,王樸當然認爲自己的學生有自己的一套,不過尋找新礦也有些難度,他心中尚且存有一絲疑惑。
範質等人認爲五年并不長也并不短,若是發現了那就萬事ok,若是沒發現倒也沒有甚麽損壞,隻是這個确實急不得,事關民生、國家社稷,豈能一言以蔽之。隻是五年這個條例暫時不能明面上公之于衆,否則也會招惹來一批投機的商人,趁機擡高銅價。
而之後朝廷開始下令鑄造新币,此币即爲“宋通元寶”,錢式沿襲“周元通寶”成規,爲小平錢。錢文順讀,是國号加寶文的國号錢。
朝廷接着明文公布:禁輕小惡錢及鐵錫錢,限一個月之内送官,逾期治罪有差,私鑄者棄市。江南錢不得至江北。
而市面上的江南錢才開始一點點有所緩和,但是治标不治本,趙德昭即将打算尋找新的礦藏。(未完待續)